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华商报》"茅奖全接触"系列报道 探寻"茅奖"背后精神土壤

齐雅文
2019年09月10日13:23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华商报》“茅奖全接触”系列报道探寻“茅奖”背后精神土壤

  每4年一次的茅盾文学奖总是备受瞩目,2019年8月16日,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终于公布,梁晓声的《人世间》、徐怀中的《牵风记》、徐则臣的《北上》、陈彦的《主角》、李洱的《应物兄》榜上有名。名单一出,各方媒体报道纷至沓来。其中,《华商报》从8月28日起,在文化新闻版连续多期推出“茅奖全接触”系列报道,深度对话5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也让众多读者了解到,奖项光环后5位作家的精神世界。

  挖掘故事寻找精神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华商报》此次的5篇报道并没有将重点限制在茅盾文学奖上,而是以5位作家的获奖作品为切入口,通过交谈来探寻他们背后的成长环境和整体创作生涯,展现文学的精神力量。

  作为陕西人的陈彦,其多数作品都聚焦了陕西文化,诸多作品中皆能读到秦腔的魅力。此次的获奖作品《主角》就叙述了秦腔名伶忆秦娥近半个世纪人生的兴衰际遇,及其与秦腔及大历史之间的复杂关联。或许正是因为本土优势,《华商报》在首期便推出陈彦专访,报道着重聚焦了陈彦作为陕西人,其作品反映的秦腔文化。报道从陈彦的写作方法转变、自身的秦腔情怀和不同作品的写作区别等多方面展现了陈彦的创作风格和个人特色,也让读者能够了解到好作品的动力源泉。尤其在第四部分,报道由陈彦此次的获奖延伸到陕西文学界,也让奖项的影响力不只体现在作者本身,而是激励着更多文学创作者创造更多的好作品。

  生活就是作品最丰厚的养分来源,《华商报》对本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的5篇专访,几乎都对作家的成长环境进行了详细描写。在梁晓声专访中,有梁晓声对于自己阅读历程的总结,从小人书到西方名著,丰富的阅读为写作打下了基础。又如对徐则臣的专访中,谈到了河流对自己写作生涯的特殊意义,将自己与大运河的点滴娓娓道来,无形中向读者解释了作品中河流元素反复出现的原因。同样,徐怀中的报道结合了作者在1947年第二野战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经历,写出《牵风记》创作前后的故事,也让读者领略到一部作品诞生的不易。包括在李洱的专访中,记者询问他日常生活中的阅读偏向,也探究了生活给予作品的影响。5篇专访都是语言生动,从获奖作品切入,以小见大,带领读者探寻到了作者的个人魅力。

  多方视角帮助读者阅读

  的确,茅盾文学奖是具有崇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如何让更多人看得懂报道,《华商报》在这个系列报道中进行了设计规划。

  尽管5位作家的获奖作品已是高口碑的畅销书,但是相信一本书没看过的也是大有人在。因此,《华商报》此次的“茅奖全接触”系列报道并没有选择将专访稿件简单堆砌,而是在每期的专访中配备了另外与获奖作品联系紧密的相关稿件。

  在对陈彦的报道中,记者对《主角》一书的责任编辑李亚梓进行采访;在对梁晓声的报道中,增加了编辑对此书的推荐理由;在对徐怀中的报道中,有《牵风记》责编胡玉萍讲述的背后故事和作品解析;在对徐则臣的报道中,增加了对《北上》一书的专家评价;在对李洱的报道中,也有对于《应物兄》的作品解析。通过不同人的第三视角,对5本获奖作品进行评价,而不是作者对自己作品的自说自话,这样的报道与版面策划将此次的系列报道变得多元、有趣。对图书的责编的采访,既有他们对书的评价,也有一些出版背后的故事,能让读者了解更多;而与之相配的作品解析和专家评价,则让整个版面的报道多了一丝更为客观的视角和专业性。

  对获奖者原话的呈现,也让读者体会到作者当时的语气和心情,而且作家会时不时蹦出一些“金句”,就像报道中有这样一句徐则臣的原话“故乡就是地理意义上的童年,而童年则是时间意义上的故乡”,让人回味良久。好的报道,也是从策划、稿件到版面,让读者回味良久。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