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观影总人次首破1亿大关 电影院成最热打卡地
“三部国庆献礼影片打卡完毕,这个假期圆满了!”今年国庆长假期间,无论天南地北,电影院成为“朋友圈”出现频率最高的打卡地点。《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三部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主旋律影片,不仅票房连破纪录,而且在购票网站分别获得9.5、9.3、9.1的评分,实现票房与口碑的正相关。业内专家认为,这或许意味着中国电影市场新片种“节庆电影”的完善。
主旋律电影获更大范围传播
刚刚过去的国庆档,至10月6日,《我和我的祖国》上映7天,票房突破20亿元。片方晒出海报:打破国庆档票房历史纪录、创造献礼片票房历史新高。作为今年国庆档“领头羊”,《我和我的祖国》吸引众多观众举家前往影院观看——“集体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熏陶下一代”。在电影娱乐功能日益被认可的今天,今年国庆档让观众重新发现了电影作为主流文艺形式对主流价值观的有效彰显。从观影人次来看,截至10月6日16时,今年国庆档观影总人次突破1亿大关,这一成绩是国庆档历史首次;从票房来看,自“三强”影片上映的9月30日起,全国票房连续7天日均破5亿元,10月1日当天更是接近8亿元,国庆档前6天即突破39亿元,超越去年10月全月票房总额,10月7日截至记者发稿(18时)再拿3.1亿元,而此前创造国庆档最好成绩的2017年国庆档总票房为26.55亿元。国庆档的强势,带动中国电影市场2019年度票房突破500亿元,比2018年达成此纪录提前一天,创造年票房最快破500亿元速度。
春节档之外,国庆档的影响力向来不容忽视,原因之一是与春节相等的7天长假让观众获得了大量观影时间,造就了旺盛的市场需求。过去几年,国庆档参与竞争的影片以喜剧片、警匪片、动作片等类型题材为主,喜剧片是绝对主角。同时,喜剧片也是春节档、元旦档等大量其他档期的主打片种。今年国庆档体现出更为鲜明的档期特点,那就是在极具国家纪念意义的节日期间,电影凸显了更强的思想内涵和主流价值意识,体现了类型化、艺术性与主流价值三者更为融洽的结合。今年国庆档电影市场并未因主题集中而失色,反而在举国欢庆的氛围下,让观众将爱国热情化为观影热情,国庆阅兵、群众游行等庆典活动进一步点燃这种热情,使以《我和我的祖国》为首的主旋律电影获得更大范围的传播。
展现中国文化和中国叙事
不可否认,今年国庆档三部主旋律电影的热映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喜庆气氛密不可分,全国电影人为此提早谋划,精心组织创作,“三强”影片的出现并非偶然。真实的中国故事原型+强大的编导演阵容,成为三部献礼片成功的关键。而档期题材的变化其实早已有迹可循。纵观近年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黑马、爆款,无论是《战狼2》《红海行动》,还是《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无论来自传说还是指向未来,无论源于现实还是基于想象,这些影片在拓展国产商业电影不同类型的同时均展现了浓重的中国文化和中国叙事。它们的成功一方面呈现了国产电影生产能力的进步、工业化水平的升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国观众对于本国文化认同感的不断提升。
10年前的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172名明星加盟的《建国大业》开启主旋律影片创新的一次大规模尝试。10年后,黄建新作为总监制推出的《我和我的祖国》可谓主旋律影片的又一次升级。今年国庆档以三部主旋律电影达成历史最佳成绩,有望对未来国庆档的题材选择乃至主旋律电影的创作定位产生积极影响。突破过去创作窠臼,恰到好处的主旋律电影在合适档期上映,能够造就高质量的“节庆电影”,取得商业回报和主流价值宣传的双重成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