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温宪: 仰望高峰 攀登不止

2019年10月10日13:50 |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小字号

20世纪90年代,他走遍乌干达以南所有非洲大陆国家。在曾关押过曼德拉近20年的罗本岛监狱、在非洲大陆惟一核电站、在治安局势凶险的索韦托等黑人城镇,他都是第一个现场采访的中国记者;当曼德拉宣布南非即将与中国建交时,他是在现场捕捉到这一重大独家新闻的惟一来自中国大陆的新闻记者;他曾全程踏访坦赞铁路,也曾深入内战中的莫桑比克、安哥拉、扎伊尔采访。

他的足迹还遍及美国50个州。他曾三次专访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独家专访时任美国副总统拜登、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 采访美国前总统卡特等诸多政要、学者和专家;在弗格森镇、巴尔的摩等地发生骚乱时,他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在四十多年国际新闻报道生涯中,他锐意进取,贡献卓著。他就是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人民日报北美中心分社原首席记者温宪。让我们一起分享他充满传奇的职业经历和故事。

从功勋部队“特种兵” 到报社印刷厂车工

1974年3月,不到20岁的我进入人民日报社工作,那时报社还在王府井大街117号。在此之前,我有过四年多的军旅生涯。

1969年12月18日,我以“甲级身体”的评定从北京第50中学穿上了那身“小帆布”军装,当晚乘坐一列“闷罐车”前往陕西华县,开始成为一名军人。在这段浸入骨髓的人生经历中,我最大的收获便是特别能吃苦和严以自律。

这是中国惟一的一支执行返回式航天器测控回收任务的神秘部队,后被中央军委授予功勋着陆场站光荣称号。作为这支功勋部队的第一批“特种兵”,我站过岗,开过荒,打过坯,架过线,开过油机,在秦岭山区拉过练,还当过一年半的炊事班长。数九寒天累出一身又一身“白毛汗”湿透棉衣,三伏天儿喊着“为革命吃饭”强咽二米饭(意指大米混搭高粱米),一周只有一次带肉菜。这样的经历,使我见识过陕南山区百姓的贫穷;这样的磨练,令我认定“当过兵之后,就没有什么我不能吃的苦”。

刚进入人民日报社工作的温宪在阅读《人民日报》

1974年温宪在人民日报社印刷厂修配车间的工作照

刚到报社时,我被分配到印刷厂修配车间当车工,操作的是一部“620”型号车床。我的师傅夏妙根,是当时报社印刷厂惟一拥有九级技师资质的高手。夏师傅是上海人,除了技术好以外,他为人特别善良、友好、忠厚。我对他和其他师傅们都特别尊重。对于车工这份工作,我勤学苦练,尽全力掌握。当时我制出的一个零件,是轮印车间老式印刷机印报时“抓”住纸张的小齿钩。每当看到报纸顶端处被小齿钩“抓”过的一排小洞时,我便油然生出一份自豪感。我也曾为这份工作付出过代价。有一次在磨车刀时,紧紧顶住车刀的右手中指不慎滑到正在飞速运转的沙轮上,顿时削掉一块指肉,当时竟无痛感,过后疼痛难忍,至今仍留有明显伤迹。

“实事求是” 铭记终生

1974年10月,我被调往报社总编室机要秘书室。那时报社没有办公厅,总编室机要秘书室便承担着报社中枢神经的职能。从1974年10月到1978年底,我在总编室机要秘书室工作了四年多时间。在231号房间这个特殊工作岗位上,我从一个独特角度,近距离经历、观察和感受了仍是大字报满天飞的文革后期、惊心动魄的粉粹“四人帮”及其党羽的过程,以及激动人心的改革开放初期等重大历史时期和事件。这一独特经历,使我对人民日报作为党报的历史作用、责任和影响有了极为深切的感受和认识。

1976年,温宪在人民日报小汤山“五七干校”

粉粹“四人帮”后的中国,经历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思想解放、拨乱反正等一系列变革大潮,人民日报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之上。一篇篇送审稿件,一个个往来电话,一群群匆忙的身影,都与这个时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因此留下这样那样的印记。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迎来了多位重返领导工作岗位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迎接过前来报社商谈稿件的于光远等知名学者,也接待过前来报社陈情的各方人士,其中包括刘少奇的子女刘源和刘平平兄妹二人。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由于工作岗位的关系,我是人民日报最早得知这一噩耗的人之一。至今我仍清晰地记得,时至1月8日子夜,匆匆来往于231房间的人们脸上有着怎样不可名状的悲痛表情,却又都尽力保守着一个天大的秘密。1月9日凌晨下班后,我独自一人骑自行车来到天安门广场,遥望着灯火通明的人民大会堂,我或许是最早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为周总理致哀的人。1976年1月11日上午9时,我在北京医院向周恩来总理遗体告别。也是在那一年,全国各地悼念周总理的文章如雪片儿般,源源不断地涌向人民日报。

1976年12月30日晚8时40分,我正在值夜班,值班室内的红机响了。“我是邓颖超。”听筒对面传来清晰、柔和的声音。我的神经高度紧张起来,条件反射般地拿起笔来开始记录。“你是值班同志吗?我对报社送来的悼念恩来同志的三篇稿子有点看法。”邓颖超说道。“在谈看法之前,我先把一个认识谈一下。”红机的另一端传来邓颖超温和的声音,“我们回忆历史,一定要遵循主席‘实事求是’的教导,要有严肃的态度、科学的态度。对于历史事实,最重要的是要确切,要完整,要弄清楚。不能只要前半节,不要后半节,不能自己编造,不能为了吸引人就哗众取宠,弄得那么神秘似的,什么神奇呀,传奇呀,这都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悼念恩来同志,但不能从中捏造。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不能胡说!”

四十多年过去了,但邓颖超“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不能胡说”的教导,一直萦绕耳边,铭记于心。“实事求是”成为我在长期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工作中笃信和恪守的准则。国际新闻报道是一个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记录事实、历史、真相乃至整个世界的职业,我们必须敬畏历史,敬畏事实,敬畏真相,敬畏文字,否则,轻则产生歧义,重则歪曲历史。

学无止境 拼搏不已

庆幸的是,在这个工作岗位上,我得以近距离观察、感受和学习众多老一辈人民日报新闻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和高尚风范。曾在这样一个群星璀璨的环境中工作,对于我此后的人生产生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影响。

那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是部门里年龄最小的,被大家亲切地称作“小温”。同事彼此间也都是小张小李,老王老赵地相互称呼。面对老一辈人民日报新闻工作者,他们每个人都是一座高峰,但你首先感到的是谦逊和友好;他们每个人都是一片深海,但展现出的却是平和与沉静;他们每个人都是一部巨著,但在日常的采写、编辑工作中,仍是那样句斟字酌、一丝不苟。

我忘不了李庄那伟岸的身躯、和蔼的笑容以及永远是在用商量的口吻与人谈论事情;忘不了安岗头脑敏捷、点子丰富和独具慧眼的新闻敏感。当秀水街口出现第一个摊贩的时候,是他提出一定要密切关注,因为这就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出现的新现象;忘不了曾长期在斜对门办公室工作的张连德,这位烟不离手的传奇人物竟在数学方面有着极深的造诣。在拨乱反正成为急务之时,老张日夜操劳,为妥善处理小山般堆积的群众来信宵衣旰食;忘不了负责国际新闻报道工作的潘非,这位曾在泰晤士河边激扬文字的人民日报首任驻英国记者总是那般深沉;忘不了几乎每天借阅外交电报的袁先禄,思维敏锐的他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较早驻外的国际新闻工作者;忘不了曾以“江南”“塞北”等笔名撰写过大量国际评论的蒋元椿。不苟言笑的他终生勤奋,每天最早来到办公室,认真读完厚厚一本大参考后布置工作;也忘不了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从唐山地震前线紧急奉调人民日报工作的迟浩田。在人民日报工作了一年多后,这位为人爽朗、很有激情的老将军在临别时告诉我,相处一年多,乍要离开,百感交集,他“深感办报不容易”。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在本应该上学读书时却无学可上,但心中一直珍藏着要读书学习的强烈愿望。1973年,我国开始利用广播教授英语。记得还在部队时,有战友提及他的一位在北京卖猪肉的同学,每当广播英语开课时,他的同学便放下切肉刀,专心学英语。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自1975年始,我从ABC开始,也通过广播学习英语。坚持、坚持、再坚持,我克服各种困难,一直坚持了下来。我最喜爱的这句“Once you begin, you must continue ; Once you hesitate, you will be lost.(大意为:一旦开始,必须坚持不懈;一旦停顿,必将前功尽弃)”,成为我长期以来坚持自学的座右铭。

1978年底,我有幸脱产两年参加报社举办的英语培训班,更是倍加珍惜,分秒必争,不负时光。在此期间,我曾得到范乐善、陈封雄等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记得报社决定邀请陈封雄前来教授英语时,还是我到北京的一条胡同内接他来到报社的。

此后几十年,我一直在人民日报社国际部工作,从一点一滴做起,历经多个岗位。

1982年8月,正在法国学习的温宪与同学和老师在一起

人民日报国际部是一个特殊的、光荣的战斗集体。在人民日报这个重要媒体平台上,国际部这个团队肩负着记录国际风云、分析世界热点,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重要使命。这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并仍在续写辉煌的队伍;这是一支以自己的付出和奉献尽力满足读者急切了解外部世界渴望、为中国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的队伍;这是一支曾历经刻骨铭心悲壮洗礼并继续在奋斗拼搏的队伍。

1988年,温宪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外事活动采访现场

人民日报国际新闻报道是一项既光荣又艰辛的事业,驻外记者是国际新闻报道事业的前方战士。在表面光鲜的背后,他们有着各自的苦衷,背负着身处安逸环境中的人们难以真正想象和体验的压力与重担。自《人民日报》创刊71年来,一代又一代新闻前辈和许多比我更年轻的同事们,在这一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付出与奉献,作出了卓越贡献。一些同事还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仅在2001年一年中,蒋千红、林皎明、刘刚、张国成相继英年早逝;此后,孙伟、张静宇、薛飞又相继因病辞世。我参与了他们中多数人的救治或善后工作,我怀念这些曾与我有着密切工作关系的同事,尤其难忘他们在生命最后时刻所表现出的坚强和尊严。他们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

人活的是一份经历。作为一名国际新闻工作者,会见到许多不同的事物,见到许多各样的人,他们也因此有着不同常人的宽阔眼界。一生中能有看世界的经历是幸运的。有了这份经历,你会对大到整个人类社会,小到自己的人生多几分独到的理解与感悟,前提是如果你肯于思考的话。你的工作,可能会帮助人们更为客观、真实地认识世界;你的良知,可能会转化为优秀作品,进而推动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乃至社会进步。

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国际新闻工作者是挺立在时代潮流风口浪尖上的人,而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风云突变、迅猛发展的时代。基于这样的认识,多年来,我在人民日报国际部的工作岗位上着力创新,力求与时俱进。

在信息流动更快、更猛,渠道更为多样化的情形下,我们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不仅在于更快捷、准确、真实、客观、全面地报道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重大国际新闻,更在于向读者深度解读为什么会发生这些重大新闻。在国际部诸多同事的指导和支持下,1999年3月,伴随着科索沃战争的硝烟,我主持创办了人民日报《国际周刊》,并在此后8年中主编、主管《国际周刊》。

人民日报国际周刊创刊号,1999年3月26日7版

《国际周刊》的定位是以一个版的篇幅就一个国际热点问题进行深度报道。为了做好这件事,我们从主持人轮值负责机制、版面语言、外部国际问题专家队伍建设、选题策划、报道面拓宽与报道内容掘深、国际评论、国际回声、充分发挥国内编辑和驻外记者作用等多方面都着力进行创新。在这样的创新中,本报驻外记者的头像第一次出现在版面上;驻外记者的报道第一次以整版篇幅刊登在版面上;对具体国际问题的不同看法也有见仁见智的表达,比如在巴以冲突问题上,有人说中东和平前景光明,也有人认为中东和平无望,只要言之有据,不妨摆上版面以开拓思路。如此创新的成效之一,是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进而全方位地培养锻炼了一批国际新闻报道人才。

经过这样一番努力后,人民日报《国际周刊》得到了不少读者的首肯。我曾经收到这样一封读者来信,信中写道:“当今各种各样的报纸有各种各样的周刊,但真正能看到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品位、格调较高的,可以说是寥若晨星。令人高兴的是,人民日报《国际周刊》始终保持高品位、高格调,内容丰富、深刻,呈现给读者的是高级精神食粮。”

常驻非洲 不辱使命

驻外记者是国际新闻报道工作的尖兵战士。一位驻外记者在国外的日子可以有很多种活法,我选择了我的活法。我的活法曾以巨大的亲情牺牲做抵押,以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做积淀,以浸透于骨髓中、带有浓重悲壮色彩的理念做支撑,我几乎无法做出别的选择,否则我将会强烈地感到有负职责和使命,我将会对无谓地浪费生命中最富价值潜力的一段光阴感到深深的愧疚与自责。

1991年8月10日,我离京前往津巴布韦担任驻南部非洲记者,两年后返京。1994年底,我“二进宫”再次来到津巴布韦。1995年5月30日下午4时,我驾车通过津巴布韦与南非交界的贝尔特布里奇海关,向南非边境小城麦西纳驶去,从此开始了作为人民日报首任常驻南非记者的生涯。这也是人民日报历史上首次向一个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派驻记者。

1991年8月7日下午,就在我即将踏入非洲大陆前夕,我写下一篇“行前抒怀”,其中写道:

“我将走入非洲,那块令许多人摇头,几乎是饥饿、疾病、动乱代名词的土地。/ 我将力争到那块大陆上的最南部,用一支笔尽力勾勒出它的容貌,这里也许蕴藏着众多机遇。对吃国际新闻这碗饭的人而言,谁又能说这不是诱人的魅力?/我将尽可能地沉下去,到部落,到荒漠,到大洋,到峰巅,到我能够去的一切地方。去寻找,去思索,去描述,谁又能说这不是一个令刚烈汉子兴奋的挑战?/我将会很忙,很忙。/也许,事实将摧毁我的梦想;也许,这不过是又一次令人不屑的天真。但我以这样一种精神状态拥抱未来的生活,毕竟强于哭丧着脸去应对那巨大的未知数。/我知道即将经历身心的各种磨难。琐屑的烦恼,愤愤的不平,屈辱的忍让,痛苦的误解都在那里等待着、嘲弄着它们的对手。寂寞的折磨、无助的牵挂、失态的盛怒都在那里备好了燃烧的干柴。/面对花冠与荆棘,我带着同样的微笑走来了,走来了;面对机遇与陷阱并存的岁月,我迈着坚勇的步伐,走来了,走来了……”

1996年4月18日,温宪在采访坦赞铁路途中拜谒中国烈士陵园

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去做的。于是,我便有了在非洲大陆五年多的奔波生涯,也收获了不少“第一次”。

我曾前往仍在内战之中的莫桑比克、安哥拉实地采访;我曾全程采访坦赞铁路;我曾深入马拉维、斯威士兰、莱索托等对许多中国人来说仍是那样神秘和当时乃至现在尚未与中国建交的国度进行采访;我曾多次领略非洲大陆最南端、纳米布大沙漠、维多利亚大瀑布、好望角、赤道线等多个世间奇观;1996年2月27日,当我第一个踏访曾关押过曼德拉近20年的罗本岛时,那里仍然是一座监狱,我是第一个踏访罗本岛监狱的中国记者;在南非乃至整个非洲大陆惟一的库伯格核电站,在神奇般将煤化为油的塞孔达合成燃料厂,在地下3447.3米世界最深的南非金矿,在脱得一丝不挂方能进入的南非钻石大楼,在充满血腥气的博伊帕通、沙佩维尔等黑人城镇,我都是第一个深入现场进行采访的中国记者。我多次走近曼德拉,近距离观察和品味这位传奇伟人何以不同凡响。

1996年11月27日下午4时,在曼德拉宣布南非将同中国建交的现场,我是惟一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闻记者,从而成为中南关系史上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惟一的中方见证人。当晚,我在极度兴奋、繁忙的状态中将稿件发回北京,接完了一个又一个询问和祝贺电话后,最终倒在床上的我彻夜失眠,包括我家人在内的那么多人为了这一天曾经付出的一切,一幕幕地闪现在眼前,一时百感交集,热泪夺眶而出。

在南非工作期间,我曾多次采访曼德拉。1996年3月1日,我将我所撰著的一本新书《黑人骄子曼德拉》当面赠予曼德拉,曼德拉在另一本新书扉页上为我题词:“致温宪:向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致意并致最良好的祝愿。”

图为1996年11月27日下午,曼德拉宣布南非将与中国正式建交后,与在场采访的温宪合影留念。温宪是在现场采访的惟一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闻记者

1996年3月1日,曼德拉在温宪所著《黑人骄子曼德拉》一书扉页上题词“致温宪:向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致意并致最良好的祝愿。曼德拉 1996年3月1日”

1997年3月,我只身前往战乱中的刚果(金)(当时名为扎伊尔)深入采访。那一次的战地采访历尽艰险。我曾经前往位于赤道上的难民营采访,现场目睹14具尸体相继被抬出掩埋。在那些日子里,我都是当天采访当天发稿,采写了一组系列通讯。采访结束后,我回到卢旺达,在中国驻卢旺达大使馆介绍情况时,建议应适时为今后中国与扎伊尔两国关系的调整做准备。事后的发展证明我的政策建议得到了采纳,也因此为中国外交在这一事变中获得主动作出了贡献。

1997年温宪在扎伊尔难民营采访

1997年10月3日,我专访了曾任南非总统、与曼德拉同获诺贝尔和平奖的德克勒克。当我问他“你希望自己作为怎样一个人被人们记住?”时,德克勒克说,“这个问题应首先交给历史学家,让他们客观地对我的作用进行评估和分析。如果让我自己来说,我希望自己能够这样被人们记住:‘他在新南非的诞生过程中,与别人一起,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个新南非为她的所有人民带来希望、机会、昌盛和正义’。”

图为1991年12月,温宪在南非采访时任南非总统德克勒克

深入现场 拼得独家

2009年5月至2015年11月,我担任人民日报驻美国记者站首席记者、北美中心分社首席记者。美国是国际新闻的深海,面对这样的信息深海,驻美记者更需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一双慧眼、极强的分析综合能力和极为冷静的头脑。这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分清轻重缓急、迅速做出决断的过程;这是一种一周7天,每天24小时,没有什么节假日,需要做出很多牺牲和奉献的高强度工作过程。这种工作强度又由于中国与美国时差正好相反而加剧。

多年来,我一直坚持驻外记者的价值就在于驻外。在新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驻外记者不应该“宅”在屋内在网上扒来扒去,而应尽可能出现在重大新闻的现场。因为,“我在现场”是国际新闻工作者的核心价值和最高境界。只有做到我在现场,才能最为真实地记录历史;才能捕捉到真正意义上的独家新闻;才能更为客观、准确地研判局势,进而提出明智之策;才能最为生动、鲜活地讲好故事;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厚积薄发、理性升华。

2014年8月,温宪在美国密苏里州弗格森镇骚乱现场采访

在华盛顿,诸多智库中凡有涉及中美关系话题的研讨会,我都尽力前往现场。当密苏里州弗格森镇、巴尔的摩等地突发震惊全美的骚乱时,我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采访。当俄克拉亥马市突遭龙卷风大灾时,我也在第一时间驱车赶往现场。“非法移民”问题一直困扰着美国,而美墨边境是解剖和深-入报道这一问题的最佳切入点。当时机成熟后,我抓住机遇前往美墨边境深入采访,也因此对这一极为复杂的问题有了更为真切的了解、理解和认识,最终完成整版篇幅的长篇报道。这样的深入采访,也使我对特朗普竞选中及任职后在修建美墨边境墙一事上的言行有着准确的判断。

对于中国驻外记者而言,拼得独家报道极为不易,天时、地利、人和,一个都不能少。2011年8月17日,人民日报刊登“美国副总统拜登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 美方希望中美关系持续稳定发展”一文,同日,人民网在首页显著位置以问答形式全文发表这一专访。这是一篇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的独家专访报道。

那一年的8月17日,是美国副总统拜登抵达北京开始正式访问的日子。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前,拜登此访可谓“摸底之旅”。这一中美关系互动的“天时”无疑打着“未来”的印记。作为有着“地利”之便的人民日报驻美国记者,我们抓住先机,率先提出专访拜登。经过几番努力,终于顺利完成这一独家报道。专访是体现人民日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平台,也是客观报道外部世界、为中国利益发声的重要渠道。在美国工作期间,我专访了时任蒙大拿州州长、芝加哥市市长等地方政府官员,还曾三次专访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专访或采访了美国前总统卡特,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美国前驻华大使芮效俭,美国驻华使馆原公使、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任美方首席中文翻译的傅立民等诸多政要、学者和专家。

现在报社有越来越多的新同事,叫不上名字的年轻面孔越来越多,这是人民日报事业兴旺发达的体现。也很希望他们珍惜人民日报这个难得的平台,在各自工作岗位上顺利、成功。成功的前提是不忘人民日报初心和使命,日复一日地勤勉积累、潜心攻读、细微体察、发散思考、冷静研判、放眼世界、不断进取,让优秀成为习惯甚至是生活方式,这样,报社这些同仁就会具有不一样的胸怀、眼光和成就,也因此会拥有一个无愧于人民日报工作人员的精彩人生。

温宪受邀于2018-2019春季学期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授《国际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图为2019年6月11日温宪在授课中

温宪简介:

温宪,男,1954年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获法学硕士学位,高级记者,曾任人民日报社国际部副主任。1974年3月进入人民日报社工作,1978年12月进入人民日报社国际部。1982年至1983年赴法国巴黎《记者在欧洲》项目学习。2006年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首期媒体班学习。

1991年8月至1998年1月,两度出任人民日报驻津巴布韦记者、人民日报驻南非首任记者,被曼德拉誉为“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1999年3月主持创办人民日报《国际周刊》。2009年5月至2015年11月,任人民日报驻美国记者站首席记者、人民日报北美中心分社首席记者。2018年和2019年春季学期,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授《国际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

在40余年国际新闻报道生涯中,在各类媒体发表新闻作品数千件;其国际新闻作品十余次荣获中国全国性新闻奖;多次被评为“优秀驻外记者”。著有《特朗普评传》《闯荡南非》《黑人骄子曼德拉》《我是非洲人——姆贝基传》等专著,主编《洞悉世界的眼睛》《历史的脚步》等。 (来源:微信公众号“研究事儿”)

(责编:宋心蕊、唐胜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