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9年第8期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校园舆论引导机制及实践路径

徐佳
2019年11月01日09:33 |
小字号

来源:《新闻爱好者》2019年第8期

【摘要】以微博、微信、手机APP为主的新媒体重塑了校园信息传播方式和内容,也因其便捷性、即时性和交互性等特点使其成为获取资讯、宣传形象、高效服务和传递信息的重要因素,推动校园宣传舆论进入“微时代”。“微时代”的校园舆论引导关乎意识形态安全、立德树人根本、人才培养质量和校园和谐稳定。高校宣传管理人员须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和阵地意识,认识新媒体,利用新媒体,建设新媒体,打造意见领袖,协同新老媒体,提升师生素养,引导“微”舆论,营造育人大格局。

【关键词】校园舆论;意识形态;新媒体;意见领袖;舆论素养

一般而言,校园舆论是校园中相当数量的人对一个特定话题所表达的个人观点、态度和信念的集合体。校园舆论具有空间开放性、包容性和普遍性等特点,并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当前,校园舆论宣传迈入“微”时代。随着传播方式的演进,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主要的传播载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微时代”校园舆论的主要特点

(1)舆论整体积极向上。新中国成立70年来大国发展的突飞猛进,使得青年群体的大国自信显著提升,爱国情感表达成为最突出的正面向量。民众爱国情感表达主动性显著增强,方式日趋多元;网民心态渐趋冷静,面对全民探讨的重大事件,网络舆论“一哄而上”之后“一哄而散”所带来的非理性浪潮渐有趋缓;网络不理性因素犹存,自媒体情感消费搅动舆论场。

(2)运营平台多元,垂直交流不断深入。高校新媒体的运营主体多元,2018年针对校园新媒体的一则调查显示,自媒体公众号数量占比50%左右;学校官方平台超过20%,学生组织占比30%左右,网络意见的表达媒介与途径多样,涉及内容繁复,观点呈现多元。校园新媒体用户群体明确,师生均为受到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思维活跃,乐于发声,借助即时、高效的媒体交流,交流频繁,距离拉近,话语交流由自上而下、单向传输的交流方式过渡为地位平等、双向互动的交流方式,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

(3)校内外舆论互相渗透,舆论传播平台叠加。社会舆论对校园舆论关注度持续增强,学生干部官僚化、裸贷等最初由大众媒体感知并掀起舆论热潮;校园舆论跳出“象牙塔”形成社会舆论的重要部分,影响了青年群体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新媒体主要受众是青年人,高校中青年群体密集,其舆论导向也影响社会舆论导向)。校园内多平台联动叠加助推舆情发酵,当前众多热点事件传播的背后,是新旧媒体、新媒体之间的不断作用、交织传播,使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呈现出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的扩散趋势,迅速形成舆情热点。

(4)网红类意见领袖层出不穷,热点解读娱乐化。随着自媒体的兴起和青年用户群体的主导地位凸显,人人都是“行走的IP”,都能成为传播的中心。敢于表达、乐于表达遇上平台多元化,传播开放化的新媒体发展背景,网红与意见领袖层出不穷,且相对于传统媒体正式、严肃的解读而言,当前自媒体传播受到以承载资本逻辑、鼓吹感官享受、消解文化价值为特点的文化消费主义思潮带来的影响[1],更倾向于以更加轻松有趣、符合年轻人胃口的娱乐化表现手法解读热点事件。

二、“微时代”校园舆论引导面临的挑战

(1)主体行动滞后。网络信息时代,信息传播呈现出多终端互联、发布方式多样化、信息碎片化、不完全语境下的信息理解等特点,这给校园舆论带来一定的挑战。囿于校园新媒体工作者自身的能力欠缺和观念滞后,学校宣传引导方式不尽完善、不尽科学,而学校新媒体引导滞后于社会媒体报道,没有很好地把握“时度效”,无法先人一步亮出观点、表明态度,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往往被别有用心者加以放大和攻击,导致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产生导向偏差、阵地失守、队伍分化等问题。

(2)介体整合乏力。一方面,虽然新媒体在舆论生成、聚合模式的改变中自身影响力不断增强,但传统媒体仍然保持着较大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新旧媒体融合不足;另一方面,新媒体对校园舆论的引导需要借助媒介平台这一载体来贯彻落实。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多数高校都建立了新媒体官网,但内容更新、信息反馈缓慢,缺乏专人监督,话语议题、栏目排版等创新不够,同时,校、院等多级媒体平台话语分布不平衡,面对社会热点和网络舆论高潮,网站、论坛、贴吧等新媒体间未能形成协同互动;建设重点侧重于官方活动或校园动态,未能根据学生诉求实现多元话语转换,很多学生转而投向QQ、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和大众媒体。

(3)实时监管缺位。当前校园中新媒体信息传达更多地倾向于自上而下,而对于信息传递过程中是否有损耗与流失,传递效果如何等没有更深层次的调研分析与监督梳理,未能建立信息采集——处理——分析——展示(应对)的实时监测和处理体系,以及提供有效预警的较为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与舆情监测机构。这不利于在最短时间、最佳切入点中通过专业的舆情分析报告,找准舆论走向;不利于为后续舆论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辅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利用新媒体的效果与质量。

三、做好“微时代”校园舆论引导的重要意义

(1)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的必然举措。意识形态工作历来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休戚与共,高校是意识形态的前哨和主阵地,必须不断与时俱进,把握引导切入点,抢占网络制高点。高校青年知识水平关系到我国科技水平和创新创业的发展速度;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关乎国家整体公民素质和知识分子的品质,关乎国家发展、民族兴衰。高校青年是敌对势力进行渗透分化的重点人群,也是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者、塑造者,面对新变化,只有准确把握“微时代”校园舆论风向,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引导管理,不断壮大主流舆论,消减错误舆论带来的不利影响,才能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让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国家需求高度统一,进而汇聚成服务现代化建设和核心价值观弘扬践行的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

(2)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客观要求。网络已成为思政教育的常态环境,在青年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出现重大变化的当下,重视网络阵地,突出舆论引导,是思想政治教育回应时代的重要体现,是人才培养的必然举措、是消解负面价值观念影响的迫切需要、是思政教育者的使命所在。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科学认识、准确把握网络传播规律,因势利导,不断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最大“增量”。当前,快速迭代的新媒体带来话语艺术的新变化,语言风格超越传统的严肃、官方的表达,更显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话语传播形式在传统文字表述的基础上,将微视频、音频、H5图文多形式结合,易于感知,更具吸引力;高校思政教育运用简洁幽默、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媒体话语方式,既缓解了线下师资队伍不足的现状,又增强了线上思政教育话语的艺术水平和技巧,从而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3)促进青年健康成长成才的主动回应。高校在致力于向社会输送一批批接受了优良教育的年轻力量时,更需要全面整合校园舆论力量,与实现网络育人、文化育人等目的相结合。当前,校园内95后、00后“网生一代”已习惯在网络中找“存在感”,而传播方式革命性变革下,媒体输出信息、输出文化,更输出价值观。面对发展空间上的空前广阔、多种价值观念交互激荡下的乱云遮眼,高校青年学生因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实践根基尚未厚植、情感心理尚未成熟、价值观塑造尚未定型,更易受新媒体舆论影响,微博、快手、抖音、哔哩哔哩等网络媒介使得碎片化的信息和价值大范围扩散,佛系“不为”(不作为、慢作为)的价值态度、锦鲤“不劳”(随大流)的价值取得,主播系“不当”(颜值、穿搭、炫富)的价值标准传播甚广,以上均呈现有悖于主流价值的偏差和扭曲,只有加强对校园舆论的引导,才能凝聚更多青年坚定理想、锤炼品格,补足理想信念这一精神之“钙”,筑牢科学价值观这一思想之“魂”,消除敌对势力在网络内外的“蛀魂”“毁根”之患,厘清网络内外的成长困惑,矫正思想偏差,在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在流金岁月,镌刻青春华采。

四、贯通“点线面”,打造校园传播“舆论场”

(1)顺势而为,借助“意见领袖”增强传播引导能力,透过“眼球”直达“心灵”。校园师生的“意见领袖”作为学生朋辈和学生最亲近的人,往往最容易了解学生思想,揣摩学生需求,同时,从新媒体背景下传播学角度而言,其对舆论信息带有主观概念的加工和解读,很大程度上将影响整个校园舆论场的议程设置,影响力与感召力相比专职宣传人员有过之而无不及。以校园舆论危机处置机制为例,从事件初发,到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多重叠加二次传播,再到网络舆论的热议爆发,其中重要一环就是舆论领袖的议程设置。区别于多个新媒体发挥的扩大范围和影响力作用,舆论领袖对事实的“肢解”甚至“再创造”,往往在使之符合自己主题立意,激发受众的趋从性,产生“云集景从”的“羊群效应”,进而影响事件性质及舆论走向。

因此,实际工作中,应当一方面扶植既有校园“网红”(学生和老师),完善其公众形象;另一方面选拔潜在的思想过硬、影响力大的骨干,提升其综合素养,使这一支队伍不仅具备新媒体操作能力,也有应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强烈敏锐性、透彻洞察力,更有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立场的定力,面对校园舆论热点,胸中有“则”,肩上有“责”,以朋辈的视角、正确的立场分析,转发、评论,以自身独特的魅力和优势引导青年。比如,积极设置“网络红人榜”议题、讲好网红好故事,传递青春正能量;积极研发校园“网红”微视频、微评论、微座谈等文化产品,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于生动形象展示之中;通过“网红”这个新媒体时代的载体多途径、全方位的辐射作用,让正能量和主旋律为师生喜闻乐见,入脑入心,培育更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走”的代言人。

(2)凝聚合力,探求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共存之道,实现高校“舆论场”的和谐互动。不同媒介的融合是信息传播方式的融合与革新,载体的更新必然使舆论空间拓展与延伸,新媒体间融合为维护校园和谐稳定、满足多样化、个性化舆论需求创造了有利条件。报刊、橱窗、横幅、展板、文化墙等传统媒体严谨、权威、信息量大。微博、微信、PU口袋校园APP等新媒体快速、便捷、交互性强;自媒体、院级媒体灵活新颖接地气;校级媒体严谨有分量。可辩证看待其各自优缺点,各取所长,结合运用,逐步完善社会舆论空间体系,多层次全方位地服务校园舆论宣传工作。近年来,河南农业大学主动融入“微”生态,积极面对新挑战,统筹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校级官方媒体和二级学院媒体,主流媒体和大众化媒体、自媒体的关系,形成资源集约、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依托校、院、班、学生组织4级传播体系,学校分管领导、专职宣传人员、学院辅导员、优秀学生骨干等4股力量,打造“青春思想”碰撞平台,选树“青春力量”意见领袖,正面回应师生困惑,凝聚群体情感,累计吸引访问量100余万次。

(3)乘势而上,提升主体媒介素养,打通校园舆论“最后一公里”。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等引导主体应着力打好自身“铁”。网络空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作为舆论重要引导者的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但要主动发声,敢于发声,还要善于发声,即将掌握新媒体运用技能作为必修课。在培训、交流中加强学习与实践,思想上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实践中,对于校园舆论中带有明显失实、非理性、发泄式的言论,通过及时、真切的交流互动、情感缓释、政策普及等,压缩负面消息的传播时间和空间,使得师生情绪回归理性平和,真正成为让人信服的理论宣传行家里手,及时快捷准确地把党的政策主张、处理态度、解决举措传达到网络的每一个角落,在乱云飞渡中保持定力,在众说纷纭中凝聚共识,在众声喧哗中唱响主旋律,为改革、发展、稳定赢得更为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资源。另一方面,青年学生在新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中,不再单纯承担受众角色,同时也在承担信息发布者的角色,我们应当对其同步加强国家安全、民族观、历史观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热点问题要分清楚是政治原则问题还是学术观点问题。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要批评教育,学术观点要切磋讨论,面对敌对势力渗透阴谋,要坚决抵御;面对网络虚假信息,要及时澄清;尊重既有事实,不因个人喜好,不凭只言片语而将网言网语变为“妄言妄语”。唯其如此,大学生在鱼龙混杂的网络空间中,才能不断提升理性思辨能力,养成独立批判意识,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发出客观理性的声音。同时,受培养学生也成为校园舆论宣传工作的接触点,在交流互动中感知一线学生的思想动态,传递上级政策主张,引导主流文化舆论,强化思政教育能力。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日新月异发展的新媒体极大地变革了高校话语传播领域秩序,校园新媒体成为高校思想宣传的主流媒介,新媒体下校园舆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第一引领”,切实提升主流舆论这个“第一影响”,积极抢占网上舆论这个“第一阵地”,铺好“预警器”,健全舆论监管机制;用好“麦克风”,借助意见领袖之力辐射信息传播功用;调好“减压阀”,聚多媒体之力积极应对舆情;建好“突击队”,提升师生舆情素养。让校园舆论始终立于时代潮头,引领风气之先,让党的旗帜在校园上空高高飘扬,以更大的担当作为不断开拓树人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任鹏华,欣烨.文化消费主义思潮对当代青年学生价值观念的消极影响及其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18(4).

(作者为河南农业大学学生处副处长,讲师)

(责编:段佩伶(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