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

好记者讲好故事|王鹏飞:请祖国和人民检阅

2019年11月11日15:44 | 来源:中国记协网
小字号
原标题:好记者讲好故事|王鹏飞:请祖国和人民检阅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记者 王鹏飞

  看到这一幕时,相信大家与我一样,曾经感动万分。

  那一天,是新中国的70华诞,也是我32岁的生日。这场“世界一流、历史最好”的电视转播,是总台献给共和国的生日礼物;和总台同事一起,接受观众的检阅,也是我生日那天最难忘的回忆。

  这是近8亿电视观众共同见证的“国之大典”;这是创造了多项网络传播纪录的视听盛宴;这是面向全世界展现的中国伟力;这是必将铭刻在人心深处的盛世华章。

  然而,今天我想讲的,不是这场全4K高清直播的困难,不是空中直升机航拍的危险,不是几十公里线缆架设的艰辛,也不是几千名总台工作人员7个月的辛勤付出,而是一个只有8秒钟的细节。

  【同期声】首长:伟大的……万岁!

  【演讲】

  这段讲话是此次转播的重中之重。为了这个画面,我们的转播摄像师必须在总书记走上讲台后,将摄像机挪到讲话台前,然后调整水平、重新构图、校准焦点。经过转播团队反复的演练和计算,留给摄像师调整的时间,只有短短的8秒钟。

  这是电视观众看不到的8秒钟,这是所有转播工作人员都捏着一把汗的8秒钟,这8秒钟,不容许有任何失误,这8秒钟,是无数次演练后立下的“军令状”。

  立下这个“军令状”并最终圆满实现的,就是我所在的总台时政团队。一年365天,我们平均每天要给《新闻联播》供稿至少10分钟;我们承担的每一项任务,都是党和人民的重托。

  这是9月29日,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画面中这些老人,感动了亿万中国人。老英雄们走过烽火硝烟,历经苦难辉煌,今天走上这条光荣之路。在老英雄走过的复兴路上,我们实现了全流程移动直播,总台时政直播史上的第一次。包括移动拍摄车、天鹰座索道摄像机在内,35个机位协同作战、无缝衔接,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我们多达8次的实战演练,靠的是精准的直播实施。我们用电视人特有的语言和方式,向老英雄们表达我们由衷的敬意!

  如何在新媒体的传播环境中,让小屏的报道同样破浪前行,是我们这艘传媒航母进取的方向。还是在授勋仪式上,我们的新媒体团队专门架设特殊机位,捕捉细节。这是我制作的一条短视频,它记录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进入人民大会堂的那一刻。我们让爱用手机看新闻的观众,看一看共和国的脊梁是怎样走进荣誉殿堂的。这条短视频在抖音单条点赞数超过了1500万。在留言中,网友们用五星红旗组成整齐划一的图案,表达对共和国和共和国英雄的礼赞。

  观众在哪里?观众需要什么?这是我们不断探索的新课题。

  我们的独家原创品牌《时政新闻眼》至今推出了100多期,因为贴近年轻人的阅读习惯,95%以上的阅读量超过10万+,成为年轻受众追着看的时政报道。我们用事实证明,大象也能跳街舞,而且越跳越好。

  我所讲的,只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电视宣传报道中的点点滴滴,但从中折射出的,是新中国成立70年的辉煌,是电视媒体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10月1号那天,我在观礼台上采访的一位老人告诉我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只有在祖国的怀抱里,才能永远不迷失前进的方向。

  我从事电视新闻工作也有10个年头了。从乌克兰、叙利亚的战地,到时政报道的舞台,我更加能够感受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见证和记录这个伟大时代的过程中,我们新闻人和我们的新闻事业也在不断地成长。

  永远贴近新闻现场,永远和祖国的心跳同频共振,“用心、用情、用功”投身于这项伟大的事业,就是我们媒体人的初心和使命。谢谢大家!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