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

好记者讲好故事|苏畅:新闻人永远在路上

2019年11月11日15:49 | 来源:中国记协网
小字号
原标题:好记者讲好故事|苏畅:新闻人永远在路上

  贵州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记者 苏畅

  今天我不是一个人来演讲的,我的战友也来了,就是这身袖口都有些磨坏了的“冲锋衣”。它陪我在作为记者的十年里,走进了贵州的80多个县。蹲点的时候穿上它就像穿上了“作战服”,特别得劲。

  我喜欢下乡,也经常蹲点。一个月差不多有一半时间在乡下。同事总问我,怎么这么爱下乡?这还要从我十年前的一次采访说起。

  这次采访目的地是贵州最边远的威宁县海拉镇唐家坪子组。这个村民组位于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上,隔着牛栏江与云南遥遥相望。

  就在我走着盘山道向唐家坪子组进发时,看到了震撼的一幕:老乡们排着长长的队伍从山脚下背水上山。守着牛栏江,怎么用水这么难?海拔高差让我立刻明白,要在这里建设水利设施并不容易。

  蹲点这几天,我看到了一盆水是怎么用的:洗了菜洗脸、洗了脸洗脚、洗了脸喂猪。我亲历了取水的盘山小路:一个脚掌宽,身边是陡坡,坡下是滚滚的牛栏江,大家说,这路牲口都不愿走。

  水,实在太难!但是再难,村里的百姓还是会每天起个大早,背上好几趟,把政府帮扶种下的核桃林浇得透透的。看着核桃树上长出的嫩芽,我懂,这种下的是核桃,长出的那是希望,是老乡们对于幸福生活的迫切渴望。

  离开那天,我蓬头垢面,但在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奋力向上的老乡们,也撑起了我的新闻理想,一定要做能写好基层故事、能为百姓发声的记者。因为只有深入基层,才能看到老乡的不易;只有脚下有泥,报道才会有力。

  我的报道,村民的故事,触动了很多人。有企业捐了款,加速了有关部门改善供水设施的建设进度。两年后,村里的核桃熟了,第一批种下核桃的不少村民都脱了贫。这是我,当上记者之后,第一次见到有人告别贫困。也就是从这次报道开始,只要是沾着扶贫、沾着脱贫的事,我就会格外上心,就想了解它背后的故事。

  2017年的春节,朋友推荐我在手机微信上买了5斤冬笋。19块9比市场价便宜。包装虽然简单,但笋上还带着湿润的泥土。

  这就是卖冬笋的“微店”,介绍说笋都来自赤水的贫困户。我的第一反应是,真是贫困户种的吗?这么便宜的价格能帮到他们吗?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采访”,去赤水找他们。

  在竹林深处,我找到了介绍里的贫困户吴安银。老吴说,过去冬笋只能等赶集卖给贩子,现在坐在家里就能数票子。到底谁来收呢?老吴领来的人,我万万没想到,竟然是一个邮递员。兼职吗?邮递员詹堂刚告诉我,收笋是他现在最重要的工作。笋子将在县邮政扶贫站打包,送上发往全国各地的邮车。

  跟着邮车,我找到了收购价比商贩高,包装物流自己贴补的“黔邮乡情”电商平台。这个上线不到4个月的平台,已经把1000多名贫困户的农产品卖出了大山,送到了大家的餐桌上。

  因为“买买买”找到的故事,我做出了两集独家报道,随后央视新闻联播也进行了播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黔邮乡情”,3个月平台粉丝增长了近10万;3位省领导实地调研,批场地,给补贴;更令我们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贫困户也知道了这个平台,主动联系希望帮助销售。

  如果不是一颗冬笋,我大概找不到这些贫困户;老乡们不会了解邮递员怎样帮他们卖笋子;大家也不会知道邮政部门为什么会做一个电商平台。而我更不会如此真切地感受到记者这种特殊的洞察力带来的巨大能量。是啊,记者需要勤于思考!只有做一个有心人,在平凡中寻找闪光点,才能写出一篇经得起时间考验、能沉淀下来的好作品。

  如果你要问我,10年记者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会告诉你,是学会了用脚跑新闻,用心讲故事。唯有加速、加速、再加速,接近、接近,更接近,报道才跟得上这个伟大时代的节奏,才不会遗漏每一个最动人的故事。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