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使命激荡人心——参加《株洲日报》“初心”系列报道实习体会
湖南省株洲市,是一方有着辉煌革命历史的红色热土,无数革命先辈从这里出发、在这里奋斗,留下了许多值得挖掘和传承发扬的宝贵精神财富。《株洲日报》推出“初心”系列报道,寻访革命先辈在这片土地上的初心故事。作为跟班实习的大学生,我们跟随记者老师到现场采访,真切感受革命先辈的初心滚烫炽烈,其初心精神在红色大地上代代传承。
革命先辈
把初心镌刻在红土地上
东富寺,位于株洲醴陵市东富镇东富村,始建于明代,原为当地百姓祭祀包公、敬奉神佛之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成为醴陵南一区第一乡农民协会所在地。1927年年初,青年毛泽东专程来醴陵考察农民运动,进行详细调研,为日后撰写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找到了第一手资料。
东富寺管理所负责人刘纪云介绍,1927年2月1日,正是农历除夕,毛泽东冒着鹅毛大雪,从醴陵县城步行25里到东富寺考察。他听说东富的农民运动搞得好,他等不及了,要到现场一看究竟。来到东富寺后,他连夜与农协人员座谈,在这里住了两个晚上,组织参加了3个会。大年初一,毛泽东登上寺内戏台,对700多位工农群众发表演讲,动员群众办农会、闹革命。台下的群众几乎都目不识丁,但是,毛泽东把深刻的革命道理讲得通俗易懂。“河里的沙子是散的,加进黄泥、石灰,用水和拢,羊角耙也挖不进。”毛泽东用生动的比喻启发农民:团结起来力量大,只要加强团结,革命就一定胜利。他的演讲激情澎湃,极大地鼓舞了台下的劳苦大众。
东富寺陈列室里,众多历史照片和资料,详尽还原了毛泽东当时在各地考察的情形。一份份真实的史料,一组组精准的数据,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穿越时光,散发着历史的耀眼光芒,印证着革命先辈寻觅初心的足迹。
采访之前,我们一直在思考:一个34岁的年轻人,在阖家团圆的除夕,远离亲人,不畏严寒,徒步那么远来到偏僻的穷山村,一个人在破庙里迎来新春佳节,他到底为啥?是什么力量支撑他?他不孤单吗?
因为有了这次媒体实践,让我们在走访结束后找到了答案:坚定的革命理想与信念,是无穷的动力之源。为了中国劳苦群众得解放,过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这是革命先辈的初心与使命。
青年学生
把初心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
罗霄山余脉的会真山,是醴陵沈潭镇美田桥村的最高峰,山上郁郁葱葱景色优美,站在山顶可以俯瞰湘赣交界的6个乡镇。当地群众把最美的风景,永远留给了革命烈士。
会真山上的烈士陵园是美田桥村的退休教师瞿佳美倡导发起,党员干部带头,村民集资修建的。烈士陵园不仅是纪念革命烈士的地方,更是烈士们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献精神的象征。瞿佳美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用鲜血换来的。修建烈士纪念陵园,对烈士是纪念,对后代是教育。”
数十年过去了,为什么人民群众对烈士们还念念不忘?因为群众心中始终有杆秤,谁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老百姓就永远记着谁。无数的革命烈士,为了中国革命胜利,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义无反顾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是最值得尊敬、最值得缅怀的人,人民从心底里愿意把最美的风景馈赠给他们,永远铭记他们。
初心和使命,是我们的情感之根,是我们的出发点,也是我们的归宿。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青年时代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十分紧要,不仅要树立,而且要在心中扎根,一辈子都能坚持为之奋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应是我们人生的最高理想。
我们生逢伟大的新时代,这个伟大的新时代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一代代中华儿女经过艰苦卓绝、浴血奋战的斗争和实践,用生命和汗水、用智慧和实干创造出来的,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这个伟大的新时代,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作为青年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让我们更加明确了学习目标,通过刻苦钻研和训练,熟练掌握一技之长,成为具备过硬本领的大学生,努力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学生,做有担当、有作为的大学生,做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实践告诉我们,把实践当作荡涤精神的练兵场,需通过踏实践履,在事上磨炼,让初心精神内化于心,淬火成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