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中国民航报社张丰蘩:记录奇迹的诞生

2019年11月19日14:02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记录奇迹的诞生

张丰蘩  中国民航报社

我手中这张报纸,在飞机上,大家可能并不陌生。我就是这张报纸的一名小记者,但今天我要和大家讲述的,是4年来我在这张报纸上报道的一个大故事。

设计图纸上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让结构之美与建筑之美浑然天成……在1700多天的追踪报道中,设计专家告诉我,它设计的力学结构精巧绝伦;建筑专家告诉我,这样的设计需要一支世界级的施工团队。因为航站楼屋面网架面积有18万平方米,相当于25个标准足球场,8根C形柱支撑起整个弧形钢结构,6万多个杆件,1.23万个焊接球……每一个焊接点对精度的要求是,误差不能超过两毫米。

铸就这只“钢铁凤凰”的,是航站楼核心区项目经理李建华的团队。我对他们的第一印象是,“钢铁侠”的建造者。因为这座世界上最大的航站楼综合体,需要绑扎钢筋21.5万吨,这个钢筋量可以造出两艘“辽宁舰”。而在10个月的时间里完成105万方混凝土的浇筑,相当于一天建造一座18层的高楼。

我在采访李建华的时候,在他手机里发现了一张照片。2017年年底,他们在搭建航站楼屋面,冬天工地湿气较重,金属板上结满了霜,湿滑难行,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掉下去,工人们就穿着厚厚的军大衣,拉着绳子,拽着身体,一步步艰难前行。看着这张照片,望着46米高的航站楼屋面,那一瞬间,我愈发产生了对做好这个报道的兴趣。

随着采访的深入,我发现了这张照片背后的秘密。李建华说,对待工程就要像对待自己的闺女一样,所以当工人们在屋面上施工时,他的情绪总是非常复杂,一怕工人们有危险,可又想大家把这个闺女打扮得更漂亮些。

气势磅礴,结构巧妙,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外表,而那些充满中国智慧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创新,则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内涵。

一个机场旅客体验良好的指标之一就是,行李一定要比人先到。采访中我钻进不到一人高的行李分拣区,站在7万平方米的行李钢架平台,我开始了对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软实力的采访。

我国大型机场的行李运输系统一直被国外企业垄断,中国只能高价购买,这是我国机场建设的短板。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建设中,这个问题再次出现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行李运输系统负责人毛刚告诉我,他们曾与某世界500强企业谈过合作,但外方的合作条款,附加给中方的条件十分苛刻。

“技术上不突破,就会永远受制于人!”采访时提起这件事,毛刚仍有些激动。

凭着不服输的骨气,毛刚和团队研发出了国产行李分拣系统,并且已经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行,我国大型枢纽机场的行李运输系统第一次标注上了“中国制造”。

正是因为有了这套系统,现在,乘坐飞机的您,只需手指轻轻一点,就随时可以知道自己行李的所在位置,同时,托运行李的被辨识能力也由之前的90%提高到近百分之百。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像这样智慧又贴心的设计,还有很多很多。

时任法国驻华大使黎想在参观建设中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时,难掩激动。他在接受我采访时说,在过去41年的外交生涯中,他几乎坐飞机环游了整个世界,有些机场他真的不想再去了。虽然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还没有投运,但他非常期待在这里乘坐航班。

首都的机场是国门之一,它是国际友人来到中国的第一印象。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了一个特别的礼物,一些国家的媒体还把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评选为世界新的建筑奇迹。

作为国家发展的一个新的动力源,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能够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就完成预定的建设任务,顺利投运,充分展现了中国工程建筑的雄厚实力,体现了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

从“天眼”到“蛟龙”,从港珠澳大桥到中国高铁,中国创造、中国制造,正在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新中国成立70年何等辉煌!奇迹是干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

我庆幸在自己的新闻生涯中,与这段历史神奇交汇,这是我记者生涯的小幸运,今后我要继续记录新时代中国发展变化的更多奇迹!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