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青年记者》>>2019年8月上

智媒时代新闻人才培养的新挑战与新要求

李华君
2019年11月21日15:31 |
小字号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8月上

纵观新闻传播教育发展,不同时期的新闻人才需求、教育理念变革与同时期媒介生态环境息息相关。自2002年我国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快以来,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发展,并逐步形成了“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媒介融合背景下培养复合人才、深化新闻教育实践化、新闻传播教育国际化”等为主导的培养思路,致力于探究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教育路径。

随着智媒时代的来临,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颠覆性技术的冲击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新时代传媒行业的人才需求。一方面,随着算法与智能化媒体应用的盛行,传媒行业对于整合型人才的要求逐渐提升。智能技术推动下的内容生产正逐步形成新的内容生态,但人类思维的独特性在新闻生产过程中具有无法取代的重要地位,对于传媒从业者而言,新闻素养与业务能力的专业性要求将更加严格。另一方面,具身化所带来的身体问题让媒介融合不再局限于媒介形态与社会形态的融合,更加表现为人与技术的融合,传播重心也从媒介本身向受众转移。因此,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不仅需要培养专业的新闻传播思维,也需要拓展其作为受众的数据信息处理能力。

智媒时代,新闻传播专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诚然,时代变迁,作为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我们需要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但我们的视野应该进一步拓展,在强调业务能力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数据素养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树立家国情怀

社交软件、自媒体平台日新月异地发展,信息传播权利从传统媒体人转向了广大受众,传受双方重心转移并逐渐达到平衡。人人皆有麦克风,人人皆有话语权。在这样一种媒介环境下,媒介素养不仅是新闻从业者的必备素质,而且是所有网络公民的必修课。传统的媒介素养强调的是对信息的分辨能力与应用媒介的能力,数字时代的媒介素养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的要求。面对海量数据,要具有剔除无用信息的能力,也有把握有价值信息的数据敏感性。在处理信息之余,强调的是通过数据挖掘真相、阐明道理,更好地服务于公众利益。而如何合理合法利用数据讲好数据背后的故事,这取决于专业意识与人文素养。

“人文化”的新闻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具有人文情怀和独立思考能力、有品德和职业理想追求的新闻人才。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具有深厚专业底蕴人才的必经之路,其中,跨学科的通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新闻传播是一门研究传播对人与社会的影响的学问,因此,在了解新闻专业知识之余,可适当涉猎政治、心理、文化、艺术、经济等多方面知识。欧美高校的新闻传播课程就十分注重社会科学方法的学习及思维训练,涵盖了跨学科文化研究、人类与社会研究、信息素养研究、文学研究等人文印记明显的课程。人文素养要求我们能够透过社会现象看到本质,增强对事物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这与高校新闻教育体系中人文课程的设置是分不开的。

目前国内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大多开设了大学语文、古代文学、政治学、心理学等课程,在这些导论课中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但随着5G、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一些高校在课程体系中又增开了传播技术类课程,对于人文素质课程的重视程度似乎有些弱化,至少在一些课程的设置上出现了动摇。在总课程学分固定的情况下,还需不需要开设这些人文课程?抑或减少这些课程的学分?实质上在这种技术大发展的时代,高校更应该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因为它培养的是学生这个“人”的基本素养,影响到学生的终生发展。技术终归由人来掌控,怎样理解、看待、使用技术?这些都需要学生学会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去解读、去认识。

除了人文基础导论课之外,还应该尝试增加基于学科交叉的人文素质课程,增加国情教育、国际环境等方面课程。在当前这样一个大的国际背景下,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每一个学生都应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使命感,要通过人文课程教育,强化学生文化功底的积淀、家国情怀的树立,这对于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未来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培养学生的数据技能,理性看待人工智能

在专业能力层面,基本的新闻传播基础理论是必要的,同时也需要重视业务实践能力方面的训练,致力于培养融合型人才。日本的新闻教育常常“独善其身”,认为新闻教育不应与业界产生太大关联。而美国的新闻教育理念则不尽相同。他们有崇尚精神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密苏里模式”,也有强调通识教育的“威斯康星模式”。智媒时代对新闻人才提出了新的数据技能要求,我国新闻教育模式几乎都是以“密苏里模式”为蓝本,学校也开始有意识地在强调基础专业理论教育的同时增强对数据技能的培养。

智媒时代的技术更替引发新闻生产方式的改变,而这要求我们及时更新了解行业状况,认清瞬息万变的传媒生态环境。人工智能进军新闻内容生产,使得“我—他”传播逐渐向“我—你”传播和“我—我”传播发展。短视频新闻、智能机器人新闻写作、VR场景化再现,这些新兴的新闻体验形式让人目不暇接,这种强调人际间、场景化的传播方式也让优质内容的作用日益凸显。人们通过点对点的信息互动交流,因此,如何通过各种媒介形式传递信息、影响受众,如何把握流行文化与传统底蕴之间的界限,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与此同时,通过人工智能,实现新闻传播学的大文、大理学科融合存在的现实可能性。一些高校正在尝试在人工智能学科与新闻传播学科之间开展合作,学习通过深度算法,提供对新闻线索的分析收集、融媒体视听产品的智能生产、媒体信息的分众推送等。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新闻学院开设了计算新闻、新兴技术、媒体产品开发等课程,斯坦福大学计算新闻实验室开设计算方法、沉浸式叙事等课程,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有情感计算、个人机器人、社交计算等实验项目。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在课程开设方面,增设数据新闻、人工智能、数据可视化等方面的课程,尝试在知识体系方面弥补现有培养方案中的不足,拓展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同时,在师资方面尝试引进具有人工智能、自动化、计算机、大数据分析等背景的教师。

当然对于技术的理解和处理,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肯定没有受过系统人工智能技术课程的理工科那样娴熟,但其需要掌握基本的智能技术处理能力。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维度:如何用智能媒体形式呈现新闻素材、如何灵活运用智能辅助设备表现专业内容、如何快速熟悉和掌握新的智能设备。通过智能媒体形式对素材进行编辑呈现是智媒时代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重要能力,而多样的智能手段也提供了更多的灵感表达方式。

在培养学生智能技术的过程中,利用现有的融媒体实验技术平台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在教育部、中宣部发布的《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十八般武艺,而这些武艺的培养除了书本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要通过学院的融媒体实验室来实现。各学校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积极引进智慧化实验设备,开设综合性实验课程,利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搭建协同育人的技术手段,提升学生数据技能的素养。当然,在学习这些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其背后涉及数据、隐私、不良后果等大量伦理问题,如何继续做好新闻“把关人”,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重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训练,提升综合素质

零零后逐渐成为高校学生的主要群体,不做every one,只做only one,是他们的重要特征。他们从小接受家庭的精细化培养,容易使其自我意识过于强化,因此要在其大学学习过程中,增强沟通合作能力与批判性、系统性思维的锻炼,成为优秀的“赛博人”。在媒体融合的媒介环境下,新闻稿件、影视作品更多体现为团队协作式的内容生产生态。因此,对于新闻人才的要求也不局限于专业能力,对其沟通合作能力也有着一定的要求。沟通上,不仅需要做到准确理解,同时也应做到准确传达自己的想法,找到合适的交流方式;而在团队合作中,则需要拥有突出的特长,在团队中摆正自己的位置,认清自我定位,互帮互助达到共赢的效果。

在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之余,也需要增强对其批判性、系统性思维的锻炼。万事万物绝无定性之言,在信息纷繁错杂的数字时代,带有明显倾向性的观点很容易引起网络民众的跟风附和。但这样的观点往往是片面的、不客观的。我们要有双向思考的能力,拒绝对一边倒偏见的盲目跟风,要培养全面的、客观的批判性思维。

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系统性思维的培养。当碎片化的传播模式成为主流,如何对信息进行整合分析成为当下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应培养学生们系统性的整合思维,树立全面客观的大局观念。除此之外,新闻人才的创新思维也是破解当下同质化内容生产局面的关键。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传媒业一直以来的要求。创新是引领新时代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行业进步的灵魂。

结 语

新闻教育一方面需要照顾时代需求、适应媒介生态变化,另一方面要坚守新闻业的核心,保证专业底蕴传承。因此,我们需要在探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加大对专业能力的培养力度。同时,也需拓展其作为智媒时代受众的思维能力锻炼,从我国社会媒介环境出发,结合高校特点,探索可行且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教育模式,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①李建新:《中国新闻教育的百年流变与重要问题读解》[J],《出版发行研究》,2019年第4期

②栾轶玫 刘嘉旖:《人文化 科学化 技艺化:中外新闻教育理念之异同——基于中、日、英、美四国新闻教育传统与变迁的比较研究》[J],《传媒观察》,2019年第4期

③苏涛 彭兰:《反思与展望:赛博格时代的传播图景——2018年新媒体研究综述》[J],《国际新闻界》,2019年第1期

④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教育课题小组:《媒介融合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基于18所国内新闻传播院系的调研报告》[J],《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4期

⑤张志安 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新闻记者》,2004年第5期

(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