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青年记者》>>2019年9月下

赋能视角下媒体组织智能化思考

卢维林 宫承波
2019年11月21日15:36 |
小字号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9月下

智能化是近年来媒体创新的重要方向。从现阶段媒体智能化实践来看,其实质是运用人工智能中的自然语言处理、语音交互、计算机视觉等技术辅助或直接进行内容生产,同时利用机器学习技术,由数据驱动完成内容的自动化分发。如果我们将媒体视为“信息业务+组织机构”的组合,那么会发现当前的媒体智能化更多地是一种业务智能化,组织智能化维度的实践与探讨还基本处于缺失状态。

智能技术不等于人工智能,它是一个技术群落,同时还包括5G、物联网、云计算、边缘计算、数字孪生以及区块链等①。Web2.0技术给传播带来的深刻变革在于赋权,并由此开创了“人人皆媒体”的去中心化传播格局;智能技术对传播的深刻影响在于赋能,力图不断提升内容生产力,建立供给与需求的精准连接,加快信息流动从量大到质优的转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厘清智能技术的赋能机理,从组织维度思考其赋能效应,有助于我们把握媒体的组织智能化问题。

赋能概念溯源:相互关联的个体赋能与组织赋能

赋能最初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个体或者组织对客观环境与条件拥有更强的控制能力来取代无力感的过程”②。被赋能过程取代的无力感与心理学中的另一概念“自我效能感”相对应。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③,它是将能力转化为行为的中介,需要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组织实践”④来提升。

20世纪90年代,赋能概念被广泛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形成了管理学中的授权赋能概念。授权赋能意指“授予员工职权并提高其能力”⑤。相比于传统的授权管理方式,授权赋能最大的不同是将授予权力的范围从“职位权力”扩展到了“非职位权力”,同时将“培养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目标,而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源在于授权赋能的非零和博弈思维,它主张“当两个或更多的人共同分享信息、知识及责任时,总体权力会增加”⑥。通过释放员工的潜能实现组织创新是授权赋能的核心要义,具体来说是从组织层面建立授权赋能的制度与氛围,在员工层面提升其自我效能感与工作主动性,在领导层面强调对下属的激励、培养与权力授予,即授权赋能的三个关键维度——结构赋能、心理赋能和领导赋能⑦。

如果将管理学中的授权赋能概念与心理学中的赋能概念(二者均对应empowerment,只是译法不同)作比较,会发现对赋能的理解存在两种路径:一是授权赋能对应的组织赋能路径,二是赋能原初意义上的个体赋能路径。由于组织本身即是个体的集合,因而个体赋能与组织赋能不仅有相通之处,某种程度上也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例如,授权赋能中的心理赋能维度即是对赋能原有意涵的延伸。具体来说,心理赋能是指个体形成“内在工作动机”的过程,它取决于个体对“工作意义、胜任力、自主决策权与影响力”⑧四个方面的评价。提升对胜任力的评价即是形成自我效能感,也即个体赋能的原义。而对工作意义、自主决策权与影响力的评价,则分别对应“个体价值观、行为与工作角色间的一致性程度”“对工作行为和过程进行控制或选择的感觉”以及“关于自己能够影响组织经营结果的信念”⑨,这些都是个体置身于组织结构之中、参与正式的组织实践才拥有的心理感受,也是在组织赋能中延伸的个体赋能范畴。

技术赋能:以数据、计算智能与人类智能驱动价值的共创

近年来数字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技术赋能的概念逐渐兴起。如普华永道在《科技赋能B端新趋势白皮书》中就具体分析了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对企业赋能的方式,大致勾勒了现阶段技术赋能的全貌。报告认为,物联网技术帮助企业优化质量控制、提升用户体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自动化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区块链技术减少企业运营的流程环节、增加安全性与行业透明度;云计算技术辅助企业进行数据储存与分析;大数据技术向企业传导用户需求,协助企业进行客户分析、运营优化、风险管控等全价值链升级⑩。从现有的技术赋能研究成果来看,不少学者是以互联网赋能、数字化赋能或“智能+”等相近概念展开讨论的。目前对于技术赋能的理论表述尚未形成共识,但研究者普遍认为技术环境的变化使赋能的内涵与维度均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具体来说,其中包含了两类有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类观点认为,在共享经济时代,顾客已成为赋能的新对象,企业的价值创造由内部驱动逐渐转变为外部驱动,企业与顾客的价值共创成为赋能的新内涵。这意味着新技术环境下的赋能不再仅仅围绕着组织与组织内的个体(员工)展开,而开始具有向多元社会主体发散的趋势,转为追求更高层次上的整体增权升能与价值创造。第二类观点认为,资源赋能是赋能的应有维度,在大数据时代数据赋能成为资源赋能的核心内容。数据赋能是通过海量数据间的关联来定位价值生产链条中的短板或发现新的需求,并基于平台聚集起零散、边缘或非正式化的价值生产节点,赋予其数据获取与生产的能力,以此补足并丰富价值生产的生态。具体来说,数据获取与生产的能力是指“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连接数字化产品的连接能力”“包含用户行为感知、动态资源分配和灵活分级服务的智能能力”,以及“将智能产品和网络产生的海量数据结构进行数字化处理,形成有价值信息的分析能力”,即数据赋能的三个维度——“连接能力、智能能力和分析能力”?。需要指出的是,唯有让数据在开放性结构中自由流通才可能发挥平台的配置作用,因而数据流通是数据赋能的前提。

此外,人工智能的赋能问题也得到了普遍关注。人工智能是“利用数字计算机或者数字计算机控制的机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通过感知环境、获取知识并使用知识获得最佳结果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从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来看,能够产生知觉和自我意识的强人工智能“至少在未来几十年内难以实现”,现阶段的弱人工智能“本质为计算,基础为数据”?,将其称为计算智能或更为准确。由此来说,人工智能的赋能机理是机器按照人类设定的程序逻辑或软件算法,通过芯片等硬件载体来解读数据、挖掘数据间的因果关系,以辅助人类对未来作出预判进而形成更优化的行为方案。

综上所述,新技术环境下的赋能内涵是以数据、计算智能与人类智能驱动价值的共创。其中,开放性平台、硬件载体与软件算法是支撑技术赋能的基础,人、组织、物等各节点间的交互是技术赋能的数据来源,因共同价值目标而凝聚的动态共生群落是技术赋能的智能引擎,基于开放、共享与共创前提的资源优化配置是技术赋能的路径。

媒体组织智能化:实现技术赋能、组织赋能与个体赋能的有机结合

站在赋能角度,组织智能化的实质是技术赋能、组织赋能与个体赋能三者有机结合的过程,组织既是赋能的对象也是赋能的主体。组织的智能化程度取决于技术赋能的内在规定性在组织结构中的体现,如平台开放的层级与程度、组织内外各节点间的交互是否顺畅、能否吸引并有效组织足够多的外部合作者,以及能否及时调用充足的软硬件计算资源。组织智能化的目标是对员工、合作者与用户均产生赋能效应,具体来说是对员工进行心理赋能、对合作者与用户进行资源赋能。如给予员工足够的自主决策权、赋予合作者数据获取与生产能力,以及为用户提供定制化服务。简言之,组织智能化即是以技术赋能组织、以组织赋能个体。

对媒体来说,组织智能化既是对新技术环境的被动适应,也是谋求自身发展的主动选择。称其被动是因为“信息技术是携带结构的,不仅包括了技术自身的逻辑结构,也包括了使用技术的组织结构”?;言其主动是因为媒体可以结合自身所处的环境、资源优势与发展定位,在使用技术的层次与情境中重塑技术与组织形态。因而,“技术和组织在结构上是相互构造的”?,而非所谓的强势一方对弱势一方一厢情愿地改造。事实上,不论是技术赋能组织还是组织赋能个体,两者间都是相互成就的关系。组织对合作者与用户赋能的过程,即是形成与双方目标均相匹配的资源配置、关系架构与运转规范,最终促成共赢。从这个意义上说,智能化组织就是以人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通过协作式的相互赋能系统激发人的创造力以实现自我革新的组织形态。

目前来看,区块链或许是最适宜搭载这种赋能系统的底层结构。区块链技术可以在弱信任环境中实现多主体的信息共享与有效协作,区块链分为公有链、联盟链与私有链三种类型:公有链向所有人开放,联盟链向联盟成员开放,私有链则完全由组织内部控制。对于媒体组织来说,私有链可用作对内授权赋能、资源统筹与专业化内容生产的后端平台,联盟链可用作促成外部协作式信息生产、对合作者赋能的中端平台,公有链则可作为及时响应用户个性化需求、对用户赋能的前端平台,三者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持,从而共同加速媒体向赋能型智能化组织的转变。

注释:

①阿里研究院:《从互联网+到智能+——智能技术群落的聚变与赋能》,http://www.aliresearch.com/Blog/Article/detail/id/21774.html,2019年9月7日

②④胡海波 卢海涛:《企业商业生态系统演化中价值共创研究——数字化赋能视角》[J],《经济管理》,2018年第8期

③周文霞 郭桂萍:《自我效能感:概念、理论和应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⑤⑥雷巧玲:《授权赋能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第8期

⑦周文辉 李兵 周依芳 陈凌子:《创业平台赋能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基于“海尔+雷神”的案例研究》[J],《管理评论》,2018年第12期

⑧⑨刘云 石金涛:《组织创新气氛对员工心理赋能的影响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第2期

⑩普华永道:《科技赋能B端新趋势白皮书》,https://www.pwccn.com/zh/consulting/publications/new-trends-technology-enabling-to-b-services-whitepaper.pdf,2019年9月7日

赵大伟 景爱萍:《数据赋能视角下在线出行服务动态价值共创过程研究》[J],《商业研究》,2019年第4期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2018版)》,http://www.cesi.ac.cn/201801/3545.html,2019年9月7日

陆春萍:《“互联网+”环境下社会组织的结构转型与治理》[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

(卢维林: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东华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讲师;宫承波: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刊学术顾问)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