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青年记者》>>2019年10月上

优化改革课程教学 造就卓越新闻人才

董天策
2019年11月21日15:40 |
小字号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10月上

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

2013年6月,教育部、中宣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提出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8年9月,教育部、中宣部联合印发《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提出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这个卓越计划2.0的目标是:

经过5年的努力,建设一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宣传教育基地,打造一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新闻传播专业点,形成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

单就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目标来说,计划2.0的要求是“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这比2013年提出“全媒化”“应用型”“复合型”(原文表述是“培养具有全媒体业务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高出许多:从“应用型”提升到“专家型”,可以说具有本质的飞跃。

在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出台之前,教育部2018年初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全媒体新闻传播知识和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以及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简言之,国家标准对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共有五个方面,即“全媒化”“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考虑到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对外语的特殊性,“国际化”主要是对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专门要求。

按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的解释,首次颁布的国家标准“保底不封顶”,既对各类专业提出教学基本要求,也就是“兜底线、保合格”,同时又对提升质量提出前瞻性要求,也就是“追求卓越”。①可以这样理解,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1.0的“应用型”要求就是“保底”,而计划2.0的“专家型”要求则是“追求卓越”。因此,把国家标准与计划2.0的培养目标结合起来看,如今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至少要做到“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创新型”四个方面。显然,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目标要求。

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如何达成这个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给出的改革任务和重点举措是:1.开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新局面;2.打造新闻传播人才德育新模式;3.迈向一流新闻传播专业新目标;4.推动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新发展;5.开辟高校与新闻单位互聘新领域;6.构建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新范式;7.迈上高等新闻传播教育质量新台阶。

应当说,这些改革任务和重点举措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国内新闻传播教育界也对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开展了一定程度的研讨:或阐述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②,或探讨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规格③,或论述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方向、原则、路径与机制④,或剖析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⑤,等等。通过研讨,大家对高校推进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认识越来越明确。不过,现有研讨主要着眼于宏观,基本上停留在战略与策略层面,很少触及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操作层面。

培养“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创新型”的新闻传播人才,意味着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既要具备全媒体的知识和能力,又要通专结合,一专多能,而且具备开拓创新的素质。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其实具有相当难度。究竟应当怎么实施?在近年的一些研讨会上,我曾讲过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的基本思路:文理兼收,大类培养;学科交叉,跨界融合;本硕贯通,通专一体;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创新实践,个性成长。事实上,这也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如果落实到操作层面,可以把问题简化为“教什么”和“怎么教”。

“教什么”涉及两个方面,大的方面是究竟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从而形成结构优化的课程体系;小的方面是每门课程究竟要传授什么内容。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尽管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挑战,但达成某种程度的共识还是比较容易。譬如说,厚积人文社科基础(甚至包括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夯实专业知识,充实新媒体技术,通晓特定领域的专门知识⑥,提升业务能力,可以说是优化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真正困难的,是本着这样的原则制订出培养方案或教学计划之后,如何科学而合理地建构、传授各门课程的内容。这是因为,随着传播科技的迅猛发展,传媒业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急剧变革,课程内容的优化乃至重构,已成为摆在新闻传播教育界面前的时代课题。

“怎么教”涉及两个层面,一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二是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按教育学专家的说法:“人才培养必须解决七个问题:一是教育理念的提出;二是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三是人才培养对象的选择;四是人才培养主体的开发;五是人才培养途径的利用;六是人才培养过程的优化;七是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培养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和一定的培养制度保障下设计并实施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活动等人才培养过程的理论模型与操作样式⑦。至于教学模式,则“是从教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教学过程直至教学组织形式的整体、系统的操作样式”⑧。大体上,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一是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二是需要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三是体现一定的教学活动序列及其方法策略⑨。

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完善,属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之一。两者都是比较宏观的范畴,暂不讨论。微观层面,尽管理论上可以把“教什么”与“怎么教”分开讨论,但在实际的课程教学过程中,两者其实很难分开。这是因为,当我们说教学模式的时候,已经包含了课程的教学内容。因此,这里试以媒介批评教学为例,着重从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这个角度,谈谈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

媒介批评教学与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

媒介批评是一个新兴领域。1995年,国内才有关于媒介批评的研讨文章,这是国内媒介批评的理论自觉。2001年,刘建明《媒介批评通论》和王君超《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先后出版,刘著是教材,王著是在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订出版的专著。其后不断有著作和教材陆续问世。从教学角度看,2000年前后,媒介批评陆续进入大学新闻传播院系的课堂,成为部分大学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选修课。

由于媒介批评研究的学术积淀不多,本科与研究生的开课时间不长,尚没有成熟的教材,专业师资也较为缺乏。就本科教学而言,媒介批评究竟要“教什么”,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不同的大学、不同的教师那里,差别很大。对于一门新兴的课程来说,这或许是可以理解的。更大的问题,或者说主要的问题,还在于“怎么教”。长期以来,我国教学尤其是文科教学习惯于“传道、授业、解惑”,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教师讲授,学生则习惯于接受,习惯于记诵。如果媒介批评课程也主要由教师讲授有关媒介批评各方面的知识,不仅违背了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而且违背了媒介批评本身的内在规定性。

粗略划分,似乎可以说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全媒化”“复合型”侧重于专业面向的要求,而“专家型”“创新型”则是对专业水平的要求。从知识范围上看,“专家型”与“复合型”密切相关,譬如一个学生不仅学新闻传播,而且学经济,或学法律,那么他就有可能成为经济报道或政法报道领域的专家型记者。所以,主辅修专业、双专业双学位成为大学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一种制度安排。从专业能力上看,新闻传播“专家型”人才培养,主要还是培养学生擅于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来准确把握问题实质、透彻分析来龙去脉的能力,能够揭示事件、现象、问题“如何”背后的“为何”。因此,批判思维、分析能力至关重要。而“创新型”人才培养,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力的人才。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从哪里来?不仅来自广博而扎实的知识,来自较高的专业水平,而且来自强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来自独立思考能力,来自批判思维能力,来自敢作敢为的探索精神。从专业能力上说,新闻传播“专家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媒介批评正是培养学生这些能力的良好教学载体。所谓媒介批评,就是对媒介的批评,是对媒介的是非、得失、善恶、美丑作出分析与评价。我曾把媒介批评的范畴划分为五个方面:其一是文本层面的媒介批评,针对新闻与广告等媒介产品展开;其二是行为层面的媒介批评,针对媒介活动中的传播伦理与媒介法规展开;其三是现象层面的媒介批评,针对某种带有普遍性的媒介现象展开;其四是体制层面的媒介批评,针对媒介体制问题展开;其五是文化层面的媒介批评,针对媒介文化问题展开⑩。不管哪个层面的媒介批评,本质上都是一种学理实践,一种理智实践,是运用有关概念、思想、理论来对媒介的所作所为进行的学理反思与价值评判。

因此,从培养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着眼,从媒介批评的学理实践、理智实践本性出发,媒介批评课程的教学绝不能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上,必须从现代教育理念出发,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开展媒介批评活动,让学生在媒介批评实践中理解媒介批评的知识,领会媒介批评的精神,掌握媒介批评的方法。20年前,我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任教的时候,就曾把媒介批评实践引入硕士研究生新闻传播理论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撰写报评文章,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收到良好效果。根据学生的自我总结,我曾把学生写作报评文章的成效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改变了学生认为理论无用的偏见,使其体会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第二,培养了学生审视媒介的专业眼光,使其深化了对新闻业务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第三,促进学生对各种知识的融会贯通,使其提高了运用理论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激发了学生对理论学习的热情,特别是使学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问题的自觉性?。

本科生的媒介批评课程,可以而且应当进行充分的教学改革,从根本上把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教学,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自己提出答案。教师对媒介批评的基本知识和理论问题做出简明扼要的讲授之后,就应当让学生主动地运用已学习掌握的有关理论与实务知识,来分析评价当前新闻传播实践中值得关注、分析、探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把自己或小组研讨所取得的成果拿到课堂上分享交流,在讨论中进一步修正或深化自己的认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无所事事,教师对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要做好选题规划与指导,对学生的交流讨论要发挥点评、点拨、引导、提升、总结的“教练”作用,使教与学融为一体,更好地发挥课程教学在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本文为2019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委托项目“媒体融合与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编号:193018)、2018年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及其操作路径”(编号:yjg183003)成果】

注释:

①吴岩:《〈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有关情况介绍》,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8n/xwfb_20180130/sfcl/201801/t20180130_325921.html,2018年1月30日

②童兵:《深刻认识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大意义》,《当代传播》,2018年第6期

③⑥陈昌勇:《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规格论》,《中国出版》,2017年第17期

④高晓虹:《立足新时代发展方向 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中国大学教学》,2018年第4期;张昆:《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国高等教育》,2014年第13、14期;董天策:《深化新闻观教育 造就卓越新闻传播人才》,《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6年3月2日,第1版;韩永青 李天福:《基于校媒合作模式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传媒》,2016年第1期

⑤余克光:《关于目前国内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问题的再讨论——对“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解读与分析》,《新闻大学》,2015年第5期;刘吉冬:《新闻传播类专业卓越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思考》,《教育教学论坛》,2019年第15期

⑦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大学教育科学》,2012年第3期

⑧叶澜主编:《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转引自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一——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分类》,《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第7期

⑨张武升:《关于教学模式的探讨》,《教育研究》,1988年第5期

⑩董天策:《媒介批评的空间——〈中外媒介批评·第2辑〉卷首语》,《新闻记者》,2011年第2期

?董天策:《媒介批评:新闻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新闻界》,2001年第4期

(作者为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主任,本刊学术顾问)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