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9年·第11期

《新华日报》报童群体的职业生态与生活研究

李楠
2019年11月28日14:48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重庆大学 新闻学院,重庆 401331)

摘 要:《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党报,自创刊伊始,《新华日报》的出版发行工作就多遭敌对势力阻挠。“皖南事变”后,为应对国民党反动势力对报纸的封锁和破坏,报馆建立了一支自己的发行队伍,其中除少数勤杂人员和干部,主要成员是报童。新华报童有别于其他的职业报童,其身份和工作都具有特殊性、斗争性。本文通过对目前收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试图对《新华日报》的报童群体职业生态、生活及在《新华日报》发行中的作用略作探究。

关键词:《新华日报》; 报童; 职业生态; 生活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11-0000-03

一、新华报童的由来

报童群体的产生有着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动荡的时局、频发的战乱使得社会上出现不少孤儿、流浪儿,这些难童迫于生存只能选择入职门槛底的卖报工作;另一方面,报童群体壮大的也是当时报业间激烈竞争的结果,各报纸需要扩大销量。与其他职业报童相比,新华报童有其特殊性,这支自有的报童队伍是在反封锁的斗争中建立起来的。

1938年10月,《新华日报》由武汉迁往重庆并继续出版发行。即便报纸已经得到了国民党当局的出版许可,但国民党的反动势力一直对《新华日报》的出版发行百般刁难、破坏。“皖南事变”之前,《新华日报》的发行与其他报纸一样,一般由报贩发售、外埠的通过邮局分销、固定订户则由报馆雇人送报。1938年11月9日,《新华日报》上就刊登了报馆招收报童的广告,报馆起初招收的报童数量并不多,仅八、九人,主要负责为订户送报。

“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当局对《新华日报》的限制更加严苛,实行“让你印,不让你卖”的方针,并用重金收买了当时重庆派报公会的头子邓发清,令其手下的报贩不再派送《新华日报》,否则作开除会籍处理。此外,又派不少军警特务加紧对《新华日报》的出版和发行工作进行破坏,甚至威胁、迫害其读者。《新华日报》的每日印数锐减到几百份。

为了突破封锁、继续发行报纸,《新华日报》开始建立起自己的发行队伍,这支队伍除先前已有的人员外,又陆续增收了一批报童,在两三年时间里发展到100多人,新华报童的年龄大多在12到16岁,年纪稍长的,也多在20岁以下,又称为报丁。[1]报童队伍中一些是城市里无家可归的流浪儿,一些由于家庭贫苦,出来寻找生计,还有一些为了躲避抽壮丁而逃出来。

报童队伍建立之初,除收留的一些城市流浪儿外,报馆对外招收的报童并非毫无条件。《新华日报》初迁重庆时招收报童的广告中有四条:1.粗识文字;2.年龄十二至十六;3.刻苦耐劳;4.熟悉本市街道。[2]报童多要略识字,由于报丁需要发展订户通常还要求有小学文化水平;新华报童的工作中常与军警宪特周旋、斗争,所以报馆选择那些机警、勇敢、肯吃苦的孩子。

此外,新华报童还多是通过介绍人介绍、报童吸引身边的朋友加入的,这些主要是考虑到斗争和安全需要。1941年8月,17岁的李荣辉拿着“介绍信”去报馆报名,通过先进报社的弟弟的老师(一名地下党工作人员)得到的介绍信,信上只有三个字:“左,接待” 。“左”,即介绍人左明德。[3]左明德1939年进入报馆,负责报纸的发行工作。

二、新华报童的待遇与生活

(一)新华报童的职业待遇

起初,新华报童队伍中报童与报丁之间的分工比较明确,工作有所不同:报丁主要是负责为订户送报、发展订户,也会兼售零报和书刊;年龄较小的报童则只负责沿街卖报。

报童的收入主要是卖报所得,卖出一份报纸的钱一半上缴报馆,一半自留,卖报份数多自然收入就多。卖报的报童没有津贴,但报馆会提供午餐补贴。如果报纸破损或遇到警察、特务被查收,均由报馆报销,没有卖完的报纸则带回报馆作存报或寄往外埠。另外,报馆也会提供雨伞、草帽、报袋、草鞋等日用品。对于收留的流浪儿报童,报馆还提供住宿。

送报报丁的工作比较辛苦,不仅送报路线较长、时间久,还经常面临警察、特务的跟踪和威胁。因而报丁的待遇、津贴要比其他部门工人工资更高。报馆还根据报丁发展的订户数量和订阅时长来发放一定的奖金,以此鼓励他们继续积极发展报纸订阅量、扩大报纸销路。

在反封锁的斗争实践中,新华报童与报丁的工作逐渐统一起来,有了斗争经验的报童逐渐成长起来也肩负起送报、发展订户的任务。

(二)新华报童的职业生活

为避开反动派的查缴,《新华日报》遵照“编得好,出得早,销得多”的策略,加强部门合作,以提早出版时间。每天清晨四点多,当日的报纸就要从龙化桥运到营业部。新华报童们则每天四五点起床,领取清点好的报纸,六七点就各奔向需要发卖的渡口、码头、车船。从早上六点到下午四五点,报童约有一半的时间在外奔波,每天如此,四季无休。

报童卖报主要靠步行,除送报距离较远时乘车,有时要到百里外的场镇去坐轮渡。15岁的王清佑做新华报童时,每天送报来回要走五十多公里路,这对于报童的身体无疑是极大的考验。1942年,13岁的报童何立业在《新华日报》北碚发行站工作,他与报童黄光武共同开辟北碚至合川的路线:北碚——澄江镇——草街子——盐井,然后走到合川。第二天一早坐船返回北碚,取了报纸又走,每天巡回,直至1946年底。

新华报童的卖报、送报工作并不一帆风顺。当时警察特务横行,特殊时期还出动大批宪兵跟踪、阻碍报童们卖报、送报。报童每天出门,少有平安无事地归来。轻则受到特务刁难,撕毁或收走报纸;重则遭到毒打、逮捕、关押。每遇此类事情发生,一般由报社发行课或者营业部去营救,事态严重时报馆还要请领导出面交涉。有报馆的支持和后援,新华报童们才能够坚定信心、继续工作。

(三)新华报童的教育

新华报童来馆后,报馆会定期组织他们进行教育和学习,以提升报童的政治认识和文化素养,确保报纸发行工作的顺利。报馆不仅是报童们的家,也是报童们的学校。

报童的学习主要安排在晚上,由报馆的职工业余学习组和发行课共同负责,每周抽出几个晚上进行。学习内容分政治时事和文化知识:政治时事的学习内容如讲解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报纸和报馆的性质,国民党反动派为什么阻挠报纸的发行,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绩与事迹等。文化知识内容则包括识字、读报、讲解神话与民间故事之类。报馆还定期组织报童交流、总结与敌人的斗争经验,以便更好地进行反封锁斗争。

报馆有时也会组织一些文娱活动,如带报童们逛公园、看电影等,提升报童们的文化修养。新华报童初到报馆时,文化知识匮乏,通过教育和学习,不少人迅速成长起来。

三、新华报童的功能

为了突破反动势力对报纸邮寄渠道的检查和封锁,报馆采取减少邮寄、延长送报线路、扩大送报区域的策略。新华报童在这其中扮演着尖头兵的角色,他们要协助报馆宣传《新华日报》、发行报纸。作为报馆和读者之间的沟通的桥梁,他们要向报馆传达读者意见,同时保护读者与订户信息。

报纸的订户的增加与新华报童的工作密不可分。除了对报童发展订户予以奖励,报馆还举办发展订户的竞赛,每半个月评比一次,报童之间相互激励、交流经验。在一些人员数量较大的地方,如工厂、学校等,报童十分重视送报和发展读者。新华报童平时接受了一定的政治和文化教育,利用学生、工人休息的间歇,报童向他们口头宣传或讲解共产党的性质和任务等,争取他们的认可和支持,从而获得订户。从1944年开始,报童郑吉安负责龙隐路、小龙坎、沙坪坝和磁器口公路沿线的学校、机关、工厂、商店和住户的送报任务,在两年时间里,郑吉安将该范围的订户从一百个多发展到三百多个。除了他自己的宣传和努力,还依靠读者来发展订户。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方针。整风运动后,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指示:“《新华日报》要注意交朋友。”《新华日报》为读者开设了“信箱”、“社会服务”栏目,并及时回复读者来信。新华报童也在这其中发挥了联系纽带的作用,报童送报一般不会带上订户的名单和地址信息,全凭记忆,以免被特务搜身、威胁订户。报童们每天与读者打交道,常常将读者对报纸的意见或者来稿直接带回报馆,[4]新华报童不仅是报纸和读者之间,也是编辑部与读者、订户之间的接线员。

新华报童每天往返于郊区和市区之间,在为订户送报的同时,也常为他们代传口信、捎带日常生活所需或者为订户到邮局兑取汇款和包裹。基于这些,群众与新华报童之间建立起一种信任与认同。一些与报童熟识的订户及读者愿意为报童发展订户,介绍自己熟识的人订阅《新华日报》。即使在学校、医院、工厂、机关单位等设有稽查或特务的地方,报童通过和订户附近的商店、摊贩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将报纸放进香烟包装盒、药瓶从而送到读者手里。一些报童甚至与军队里开明的士兵结交朋友,通过他们顺利把《新华日报》送到了兵工厂、集中营里。

四、结语

报纸发行作为办报的最后一环,在这个环节中,新华报童们面对当时艰苦而危险的封锁环境,依旧勇敢顽强地与敌人斗争,力使《新华日报》最快与读者见面,为报纸的发行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据不完全统计,《新华日报》的报童、报丁约有128人。[5]毛泽东曾称赞他们是“新华军里的‘小尖兵’”,林伯渠还为《新华日报》的报童题写“大无畏”的条幅,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报童工作的肯定。如今对《新华日报》的研究不胜枚举,但只有少数研究《新华日报》经营发行的文章中提及了报童,鲜有对新华报童进行专门研究的论文,本文不揣浅陋,希望能够有所弥补。

参考文献:

[1] 左明德.回忆《新华日报》的发行工作[J].新闻与传播研究,1989(3):80-88.

[2] 新华日报.本报招收报童[N].新华日报,1938-11-09(1).

[3] 王晓映,翟慎良.我给矛盾先生送过报[N].新华日报,2008-01-11(Z15).

[4] 石西民,范剑涯.新华日报的回忆,续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261.

[5] 刘兵,金祥明.新华报童战斗故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175-176.

(作者简介:李楠,女,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报刊理论与实践、网络与新媒体研究。)

(责编:段佩伶(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