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体会

批驳"私营经济离场论"创作谈

吕立勤
2019年11月29日09:02 | 来源:人民网-新闻战线
小字号
原标题:【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体会】批驳“私营经济离场论”创作谈

2018年11月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批驳社会上一些否定、怀疑民营经济的言论,给广大民企送上了“定心丸”。

向前追溯50天,9月中旬开始,针对社会上有关民营经济的错误言论,经济日报第一时间予以痛击。其中,开篇评论《对“私营经济离场论”这类蛊惑人心的奇谈怪论应高度警惕——“两个毫不动摇”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一文,社会反响尤为强烈,受到中央领导同志高度赞赏和有关部门充分肯定,获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论类一等奖。

1

过程:系列评论创作“三部曲”

剑指“私营经济离场论”

2018年9月12日,一篇认为私营经济已完成协助公有经济发展,应逐渐离场的文章流传网上,舆论哗然。该文抛出时间非常敏感:一方面,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美方对我极限施压、步步紧逼;另一方面,由于有些部门、地方对党和国家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的大政方针认识不到位,工作中存在政策偏差,令民营企业非常困惑。

针对上述情况,经济日报新媒体部以《经济日报批驳“私营经济离场论”:对这种蛊惑人心的奇葩论调应高度警惕!》为题,在网上先行发声,总编室又以《对“私营经济离场论”这类蛊惑人心的奇谈怪论应高度警惕——“两个毫不动摇”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为题,在经济日报《时评》版头条刊文。经过网络和报纸传播,赢得广泛而持续的关注。

再斥扰乱人心的“标题党”

9月25日,有人借人社部副部长在浙江传化集团关于民企民主管理的讲话,散布断章取义的网文。其中一篇甚至将标题写成《党要领导工人共同管理民企、共享民企发展利润》。面对新的舆情,经济日报迅速推出评论,直接点题,击中要害。26日,新媒体部和中国经济网分别以《经济日报详解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别让网络“标题党”牵着鼻子走》和《经济日报:“第二次公私合营”是某些“标题党”唯恐天下不乱》为题,助力二次传播。次日,又以《曲解企业民主管理实属别有用心》为题见诸报端,再次掀起舆论波澜。

社会上接连出现借民营经济问题否定、怀疑改革的舆情,引起中央关注。27日,经济日报评论见报当天,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忠旺集团考察时强调,我们毫不动摇地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29日,评论《坚定维护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见报,有力呼应了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辨析资本市场“国进民退”假象

2018年以来,有些民营上市公司经营困难或资金紧张,纷纷质押股权,国有资本或国有银行随之成为“接盘侠”。有些“吃瓜群众”由于不明事情原委,一旦受到舆论误导,很容易片面认为资本市场真的出现“国进民退”、民营企业正在“离场”现象。

2018年10月14日,评论《国企在股市接盘民企能说明“国进民退”吗?》率先在经济日报新媒体刊发。10月18日,又以《国企“接盘”民企并非“国进民退”》为题,在经济日报《时评》版头条刊出。文章指出,立足现实和长远需要,既要及时有效解决好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突出矛盾,还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推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从而为广大民营企业开辟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提供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

10月21日,新华社发出习近平总书记给“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的回信,再度为民营经济撑腰打气。总书记在信中说,民营经济的历史贡献不可磨灭,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不容置疑,任何否定、弱化民营经济的言论和做法都是错误的。随后,经济日报以《“两个毫不动摇”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为题发表评论,及时解读总书记对民营经济的重要指示精神。

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特别点到“民营经济离场论”“新公私合营论”“加强企业党建和工会工作是要对民营企业进行控制”等一系列曾被经济日报连续批驳的错误言论,指出近年来出台的很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不好、效果不彰,提出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具体举措和解决办法,使人们看到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光明前景。经济日报记者受邀参加采访,及时撰写《我国民营经济要走向更加广阔舞台》《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强大信心——倾听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企业家代表的心声》等本报评论员文章和现场报道,发出掷地有声的主流声音,有效引导了舆论,也为经济日报批驳社会错误思潮的这场论辩画上了圆满句号。

2

启示:主流媒体如何打赢舆论战

从2018年9月12日到11月1日,由“私营经济离场论”引发的论辩,前后历经50天。舆论交锋过后,留下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尤其是作为伴随改革开放成长壮大的中央主流媒体,经济日报如何顺应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洪流,准确把握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传播特征,努力实现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真正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报纸评论理论工作能否更加贴近现实,聚焦社会思潮变化,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及时掌握正确舆论导向主动权,在各种复杂思潮中坚决打赢舆论战?凡此种种,值得深思。

全媒体时代,舆论场敏感性更强、复杂程度更高。良莠不齐的各种信息广泛播散,通过游离于传统媒体之外的网络终端、移动端渠道,形成各种舆论圈,有些与传统价值观相左的观点得以迅速传播。全新的场能聚合形态与传播力的弥漫性,既可为经济变革创新提供助力,亦可形成干扰社会预期、破坏社会稳定的负面影响。这对我们身处全媒体时代的新闻工作者来说,既是严峻挑战,也是重大机遇。

深化思想理论认识是前提。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不实行改革开放,中国将是死路一条;否定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中国也将是死路一条。需保持高度警惕的是,别有用心地散布“私营经济离场”和新的“公私合营”等论调,绝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革方向的简单误读,而是试图以重蹈历史覆辙、回归封闭僵化老路来否定改革开放的危险倾向。对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并以此作为强大理论武器,辨明是非,坚决与错误思潮做毫不妥协的舆论斗争。经济日报批驳“私营经济离场论”,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主动运用于新闻舆论宣传之中,及时回应了社会关切,发挥了正本清源的重要作用。

强化报网融合是关键。当今时代,是“报、网、端、微、屏”各种资源连通融合的全媒体传播时代。报纸发声必须跳出传统模式窠臼,整合各种资源,打通各种传播路径,重塑全媒体时代的采编发流程。直面“私营经济离场论”等错误言论,经济日报频频“亮剑”并连续反击,之所以激起强烈反响、赢得广泛认同,主要是因为,报网融合使我们可以借助数字化新媒体传播渠道,以借力打力的方式迅速瓦解不实舆论。接下来,再利用传统媒体长期形成的主流、权威、公信力地位,将符合大多数人改革向往的意志合力,以“白纸黑字”锁定在时代的舆论场中。一场推动改革前行、汇聚社会共识的舆论战和观点的交锋,往往先于报纸出版而在网上的舆情博弈中决出胜负。

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是保障。在批驳“私营经济离场论”的过程中,经济日报打赢了一场虽看不见对手、却始终秉持正义执念的舆论战,体现了当代新闻人应有的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面对一切质疑中国改革开放的错误言行,坚决“亮剑”、毫不留情,是经济日报与生俱来的使命;坚定维护改革开放一切重要成果、执著推动改革深化、勇于捍卫社会良知,是经济日报人始终不渝的时代责任。

(作者系经济日报社评论理论部副主任)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