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体会

人民日报社会版言论专栏《民生观》的"三个升维"

李智勇
2019年11月29日09:17 | 来源:人民网-新闻战线
小字号
原标题:【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体会】人民日报社会版言论专栏《民生观》的“三个升维”

《民生观》专栏的改进,或可用“一二三”来概括:推动一种转变、满足两种需要、实现三个升维。

一种转变,是指栏目风格实现了由“热事热评”向“暖事暖评兼顾热评”的转变。议题设置上,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总方向,集中挖掘身边的感人、暖心小事中的正能量。

为何要有这样的侧重?

首先,社会需要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

其次,是党报的职责所在。商业媒体和自媒体也要弘扬正能量,但党媒的责任无疑应该更重。

不过,暖事暖评,做好并不容易。比如说,一段时间以来,见义勇为的感人事频频发生,所能申说的道理如果简单重复,就会造成读者的厌倦。“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对几乎每天都要见报的专栏,提出了挑战。

怎么办?

这就需要三个升维:认知升维、结构升维、表达升维。

1

认知升维

认知,是评论的灵魂。刚才所说的道理雷同,本质就是没有做到认知增量。

认知的雷区有二,一个叫“轻飘飘的心灵鸡汤”。随便举几个例子,然后就开始抒情,把困难简单归因,仿佛一旦想得开、去努力,一切就迎刃而解。心灵鸡汤最大的问题是“给汤不给勺”,猛一看是正能量,时间长了,读者会产生信任危机。

另一个雷区叫“小学生作文”。“今天帮老奶奶找到了小猫,所以,我胸前的红领巾更鲜艳了,多么有意义的一天!”这样的评论,不用看就知道结论,幼稚、不解渴。

怎么才能说出点新话,而不是简单重复人人皆知的道理呢?

我们从金庸小说的一个场景中受到了启迪。《鹿鼎记》中,在少林寺出家的韦小宝受到武士攻击,他本领低微,无力做出反应,但落在两位老和尚眼中,成了修为高深的表现。他俩对韦小宝“面对外厄不做反应”这个情况,分别作出了解释。如果用日常认知框架,不过是“有定力”“有静气”,很难出新,而两位高僧是这样说的——

晦聪:“《大宝积经》云:‘如人在荆棘林,不动即刺不伤,一会妄心才动,即被诸有刺伤。’师弟年纪轻轻竟已达此‘时时无心,刻刻不动’的极高境界。”

澄观赞道:“金刚经有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晦明师叔已修到了这境界,他日自必得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他们能推陈出新,关键在于运用各自掌握的理论框架,先进行建模。能不能建模,有没有认知工具,效果大不一样。都瞄着一个方向锄地,用铁锹的能刨出湿土,用挖掘机的能掘地见泉,用一双肉掌,估计只能得到表层的浮土。

以上篇目,就是《民生观》专栏运用各种认知工具,跳出“大路”认知,做出认知增量的努力。运用“社会管理成本最小化”法则谈“养狗为啥要拴狗绳”,从中国人的深层文化结构和集体潜意识出发,辨析妈妈深夜做蛋炒饭是否一定是溺爱……可以说,哪怕论述对象只是社会的一个毛细血管,“主刀解剖者”也要怀有足够的“医学”知识背景。

当然,这种借助认知框架,不同于做论文。我们只取其义,不取其形,一般不允许文章中出现专业术语,更不能堆砌。翻译成白话,让思想如糖在水,不着痕迹。

2

结构升维

结构,是评论的骨架。无逻辑的漫谈,东一榔头西一棒,车轱辘话来回说,都是评论的大忌。说一个事,紧跟着讲一个理,这倒可以,但是也嫌简单。要实现把网状的思维变成优良的线状表达,我们对《民生观》评论的结构提出三句话的要求:一层说尽一层义,层次之间有逻辑,详略轻重安排细。

我们借鉴了一种类似“汉堡包”的结构进行布局谋篇,流程如下:

叙述事件由头,要简练精当。但作为评论生发的要点,则要叙述完备,以便为下文张本。这些点,好比汉堡包面包上的芝麻,虽小,不可忽略;

论点单独成段,给人鲜明印象;

对论点进行恰当切分,或按照“类、因、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逻辑,或按照“云、雨、人”(现象、本质、现实中利益等诸因素的影响)的结构,进行细化;

逻辑切分后,间以故事、类比、掌故,加强说服力和生动性;

核心逻辑申说完备后,还要检查一下,有没有硬伤?需不需要补充?不光要逻辑自洽,而且要照顾到反命题,注重他洽;

收结全文。

3

表达升维

表达是评论的血肉。表达的雷区,在于过多依赖公文式语言、概念化语言,难以让读者产生共鸣,无法入耳入脑入心。尤其是对于定位为“小夜曲”“轻骑兵”的小事暖评来说,最忌讳空洞、煞有介事。

在营销文案写作领域,有一个例子广为人知。要申说一个道理:大家应该安排好休假时间,多出去旅行——这无法打动人、感染人。

一则著名的营销文案这样说:

你写PPT时,

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

你看报表时,

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

你挤进地铁时,

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

你在会议中吵架时,

尼泊尔的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

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

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

有一些在写字楼里永远遇不见的人。

这种画面感和形象感,在《民生观》评论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比如,我们写《番茄炒蛋,怎么不该感动》,论述父母的牺牲之举未必是溺爱时说:

火车就要开了,朱自清的父亲费了大劲、爬上爬下去买橘子。在解决具体问题上,这种做法看似很笨拙:孩子准渴吗?他不能自己买去吗?—— 然而,这就是爱啊。

写《陪娘亲喝一杯城里的咖啡》时,用形象语言论述代际关系润滑的意义:

中华文明不是最古老的文明,但却是从来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一代一代人如同一节一节列车车厢,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前后相连,哪怕风雨大作的危险路段,几经摇晃,也挺了过来。如今车入大野,风驰电掣,车厢间的联结要更结实、更圆润才是——好穿过更加波澜壮阔也免不了风雷激荡的未来。

不妨,先去陪娘亲喝一杯城里的咖啡。

《民生观》评论对语言的基本要求,是运用大白话,娓娓道来,最好生动形象。如果善于类比,能多打比方,多讲故事,就更好。打比方,是在读者陌生领域和已知领域之间搭一座桥。有时候用活了比方,一个寻常的道理,也能表达得摇曳多姿、别开生面。比如评论《送温暖不妨学“暖男”》,

谈“节前送温暖要尊重贫困户需要”的道理,这本不新鲜;我们从一位90后 “萌妹子”对“暖男”的理解起笔:

“暖男”,就是过生日不送生日蛋糕!送蛋糕属于“标配”,一看就不用心。必须个性化,有强烈的针对性,就着我的需求送,只有特别,才是用心,才能贴心。

然后,笔锋一转:送温暖也要学学“暖男”。得告别花架子,不能光送米面油,而且要解心中愁,要尊重贫困户的最迫切需求,要事先摸底。说尽这层意思后,再回到“萌妹子”的心得:这样送礼物,当然辛苦些,可不辞辛苦正是真爱的表征;同样,针对群众需求的送温暖,肯定工作量大多了,但是,干部不舒服,群众才舒服,为了群众利益的辛苦,不会白费,换句话说,这样做才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好做法啊!

一个原本枯燥的评论,一下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想呼吁的、想提倡的,还都说了。

提升认知和改进文风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的探索不会停止,民生观评论永远在路上。

(作者系人民日报总编室社会版主编)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