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纪录片ID的思考
来源:《视听》2019年第12期
摘要:随着纪录片产业的快速发展,纪录片创作产量和影响力与日俱增。如何塑造一部影片的ID,走出纪录片同质化的困境,成为纪录片工作者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本文试图从画面语言、声音形象和解说词风格三个方面入手,通过实例分析,探讨纪录片个性的塑造。
关键词:纪录片;ID
ID,identity的缩写,用来标识事物的身份、个性,是某个体系中相对唯一的编码。在日常的生活中,ID无处不在,比如车牌号、手机号、身份证号、企业LOGO、产品标签,这些都是它们各自的ID。我们只要看见这些ID,就可以迅速辨别它们的基本属性和个性特征。那么,对于一部纪录片来说,是否也存在自己的ID呢?笔者认为是存在的,而且是纪录片工作者应该孜孜以求去实现的。
《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9》显示:“2018 年中国纪录片生产总投入为 46.02 亿元,同比增长 16.4%;生产总值为 64.45 亿元,同比增长接近 7%。电视台全年共播出纪录片近7万小时,首播节目总量2.2万小时。”然而,近几年来,海量纪录片的背后,却难掩同质化严重的事实。非遗类、美食类、航拍类的纪录片扎堆,良莠不齐。这一现状折射出行业热度的同时,也提醒我们:伴随着增长速度的放缓,纪录片行业发展正趋向于从量的增长开始转向质的提高。那么,如何让一部纪录片拥有自已的ID,不至于湮没在众多影视作品的洪流之中,成为我们值得思考并付诸实践的问题。笔者认为,一部纪录片ID的塑造主要包括画面、声音和解说词三方面元素。通过对构成纪录片元素的精心设计,达到思想、情感与美学的有机统一,创造出有别于其它同类型或同题材纪录片的视听语言,才能让影片在“群雄逐鹿”的复杂变局中脱颖而出。
一、画面语言的塑造
每一种艺术门类都依靠其独特的语言系统来塑造形象、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画面语言是纪录片的本体语言,对于纪录片的风格塑造尤为重要。作为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航拍纪录片,《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全景式、立体化展示我国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这种全俯视的新视角让人耳目一新,带来了强烈的震撼视觉感受,形成了影片独特的视觉形象。“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宵,结果超乎你的想像。前往平时无法到达的地方,看见专属于高空的奇观。”影片片头就设定这是一次空中旅行,将带领观众一起遨游天际,奠定了整个纪录片的画面整体基调。卫星影像和特效处理相结合,高空直升机与低空无人机配合,以及被摄主体的主观镜头等,带来了全新的技术视角,给观众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从而形成了影片独特的画面语言。《航拍中国》第一季2017年1月播出后,广受好评豆瓣评分高达9.2分,第二季也同样受到大众追捧。可以说,纪录片的画面语言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
与《航拍中国》全航拍的视角不同,《风味人间》则尝试新的微观视角展现食物奇观,让观众印象深刻。近年来,随着美食纪录片的涌现,想要寻求突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风味人间》用一种接近自然科学纪录片的拍摄方式,带来了一次视觉奇观的呈现。延时拍摄库尔特星空;航拍迁徙的羊群;显微镜下放大了无数倍的麦粒内部世界;水下揭秘大闸蟹的栖息之地;超高倍速慢镜头展现鱼叉入水的瞬间;“一镜到底”展示伊比利亚火腿的制作场景,影片画面语言超越了以往美食纪录片的表现方式。这其中最为凸现的是微观摄影的尝试,使用超微观摄影、显微摄影等新方式,在镜头下将食材无限放大,以肉眼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的“分子级”画面向观众展示食材内在的化学变化。比如,零下几十度的严寒里,冰晶如何在马肉中发展成形;在腌制火腿时,盐融化深入到腿肉内部的过程;当螃蟹肉接触到醋汁时,肉质纤维瞬间展开;等等。这些关于食物的微观摄影和CG 相结合的影像设计的呈现,给观众一个全新的观察视角。除了微观摄影之外,《风味人间》还尝试了纪录片拍摄很少使用的其他一些特殊设备或表达方式,比如超高速1000格拍摄和Motion control电脑控制的轨道等等,影片中自然风光摄影大气磅礴,食物色彩斑斓,令观众垂涎欲滴。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仪式感的影像融入,让影片在美食纪录片中标新竖异。
除了技术手段的创新运用,叙事手法和影调的控制也是画面语言塑造ID的重点。在现实题材纪录电影《生活万岁》里,没有特效制作,没有前沿科技的加持,甚至手持拍摄的画面摇晃不定,但作者通过对细节的捕捉、叙事的把控,让影片画面质朴真实,触动心弦。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影片记录了15个小人物的真实故事,温柔地把那些美好的和不美好的,如实地记录在镜头里。为亡妻念信的老兵,卖唱的盲人伴侣,拉萨骑三轮的老头,失恋的舞女……一个个普通而又具体,平凡而又鲜活的生命在镜头里产生了强烈的即视感。镜头这种“无感”的存在,让观众可以完全浸入到影片的故事里,感受故事交织着酸楚和幸福的复杂情绪,从而带来了巨大的力量和心灵震撼。清华大学教授尹鸿看完电影之后说:“整个作品有很好的生活质感,能让我们看到生活中不同的层面、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人,每个人的人生既很艰难,又很精彩。我们从生活当中能够看到大时代、大社会跟每个个体之间的联系,看到中国人一种特别乐观的人生态度,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保持对生活的热爱。”
综上所述,无论是技术手段的创新,还是创作手法的表现,影片形成自己的独特画面语言风格对纪录片的创作有着重要意义。
二、纪录片声音形象的塑造
纪录片的声音一般由解说、同期声和音乐三部分构成,在塑造纪录片的形象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解说式纪录片中,配音解说具有对画面内容的解释和说明作用,更在丰富叙事功能和渲染气氛、营造意境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舌尖上的中国》的配音解说,语言与画面相融,叙事与抒情交织,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解说风格。解说人李立宏曾在采访中这样说道:“配音是一种表演创作,语言要达于人心,对配音的事物和人要熟悉,要有感情。”作为著名影视配音艺术家,李立宏嗓音浑厚深沉,音色稳健,具有智者的韵味,其配音的人物与其声音丝丝入扣,浑然一体,一气呵成,得到业内广泛好评。但在影片中,面对陌生又熟悉的食物,李立宏一反常态,以一种时刻保有好奇心的状态投入到解说中。他更像一个“爱吃”的普通人一样,向观众介绍各种美食以及美食背后的故事。温润的解说非常接地气,充满了人间烟火味,彰显了解说在纪录片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和无穷魅力。
由优酷、知了青年联合出品的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系列,邀请被誉为“全民女神”的演艺明星林志玲以分享人的身份为纪录片解说配音,其知性嗓音为节目增添了不少时尚气息和美感,使作品充满青春调性。这种改变,颠覆了传统纪录片的严肃,脱离了既往类似题材的惯性讲述手法,以平行视角,重在讲述温暖的匠人匠心,打造出纪录片领域的标杆式IP,引发全网对“匠人”话题及东方人文美学的热议。林志玲在被问到第一次为纪录片配音有什么感受的时候说:“我希望自己的声音就是最后那一块黏合剂,好像水一样,就流在当中,娓娓道来。”独特的声音形象,让《了不起的匠人》更感性,更人性,更具有识别度。
而在纪录片《俺爹俺娘》中,通过焦波导演的口述,以精心挑选的“俺爹俺娘”的静态摄影作品为线索,结合动态纪实影像,结构出触人心弦的生活故事,为受众塑造出充满东方魅力的中国农村爹娘的人物形象。影片中同期声的运用,塑造了独特的声音标识。影片三次出现 “俺爹”原生态演唱的革命民谣,生动表现了人物的生活状态和真实情感。“同志们呀,个个要听真,咱为了救人民参加了八路军,在家里咱本来可都是些老百姓,革命的战士你不要忘了本。”“俺爹”以画外音的形式深情的吟唱,配以山村的清晨生活场景,向观众生动展示鲁中山区的地域风貌,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俺爹”历经的动荡年代和其人物的性格属性。当老人质朴的吟唱响起,观众瞬间便能感受到影片独特的气质。
此外,在影视作品中,音乐具有丰富的表情性和多方面的描绘功能,在渲染气氛、时空转换、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等许多方面具有其他手段无法表现的效果,因而音乐被广泛运用于纪录片当中。纪录片《河西走廊》以堪称史诗级的电影大片音乐,突显河西走廊与华夏文明绵长厚重的历史感。影片的编曲由希腊作曲大师雅尼和国内音乐人徐鲤担纲,音乐以嘟嘟克笛为主要音色,苍凉悠远、雄浑古朴。这种来自亚美尼亚古老的双簧气鸣乐器,与影片中冰川、沙漠、戈壁的壮美画面相得益彰,恢弘大气又变幻多端,雄壮辉煌与苍凉交织,令人震颤流泪。当嘟嘟克笛响起,仿佛把人带入幻化的场景,一眼千年,一步万里,一路向西,回到了两千多年前的西北,河西走廊上的故事一幕幕上演。我们再把目光转向由BBC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第一部表现中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的大型电视纪录片《美丽中国》。该片音乐由英国BBC电视台的御用电视节目配乐师巴纳比·泰勒创作,主题音乐婉转大气,充满浓郁的中国风,清新而不流于俗套,从影片一开始便俘获人心,让人为之动容。影片音乐荣获第30届“艾美奖新闻与纪录片大奖”最佳音乐与音效奖。音乐的力量是巨大而恒久的,它带给我们情感,常常烙印着我们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当许多画面逐渐模糊时,音乐却能长久地留在人们心中。
三、解说词风格的塑造
对于纪录片来说,解说词风格主要体现的是一种语言格调,这是作者根据影片内容,结合自身文学素养,通过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营造出来的氛围,让观众身临其境从而体会深思。《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别具一格,在网络上迅速窜红,刮起了一股新兴网络语体“舌尖体”的旋风。“中国多样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春种,秋收,夏耘,冬藏,四季轮回中,隐藏着一套严密的历法,历经千年而不衰。”精练、形象、优美的文字解说词,紧凑扎实、节奏明快,呈现出一种质朴简约之美。“云南香格里拉,被雪山环抱的原始森林,雨季里空气阴凉。在松树和栎树自然混交林中,想尽可能地跟上单珍卓玛的脚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卓玛和妈妈正在寻找一种精灵般的食物。”在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影片从云南香格里拉云雾缭绕的原始森林展开叙事,解说词先后描写了主人公卓玛和妈妈第一次上山采松茸、餐厅碳烤松茸展示、第二次捡拾松茸、酥油煎松茸展示、松茸收购市场、松茸加工流程、卓玛家晚上生活场景和第三次捡拾松茸等主要场景,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解说词配合画面交替展示不同的场景,具有一定的跳跃性,带来了类似于诗歌的结构特性,形成了影片独特的解说词风格。而正是这种遵循影片表达需要,不按事件发展的线性逻辑为顺序,甚至为事件“留白”的结构方式,给观众留下了更多的想象和情感体验空间。温润的文字与唯美的画面语言和谐交融,让观众得到一种听觉上的纯美享受。此外,导演将很多拍摄现场的感悟融入到解说词中。例如“尽管生活越来越远离自然,但人们在餐桌的方寸之间,也能通过时间的变化,体察时间流逝、四季轮回”,这些充满哲学意味的点睛之笔被人津津乐道。
而在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里,解说词一改传统的表现形态,灵活运用各种网络语言,使影片别具一格。影片片头先声夺人,用一句“你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这样具有显著网络特点的解说吸引观众,时尚的气息扑面而来。“你来自泥土,头微微扬起,仿佛仰望天空”,“陶鹰鼎的造型,带着上古的气息,也带着中原质朴的民风,但更神奇的是,他除了上古的王者之气,又同时显示出另一种很现代的气质,用当下的话说就是‘萌萌哒’”,这些文字赋予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物品以新的生命,让影片中的国宝“活起来”,也颠覆了人们以往对此类纪录片“高冷”的印象。解说词色彩鲜明,生动逼真,大大增强了语言的亲切感,让冷冰冰的文物变得有温度,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塑造了影片独特的文字风格。可以说,《如果国宝会说话》是近年来的国产纪录片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突破的成功之作,开创了文物纪录片的全新形式。这种更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传播方式,向更多年轻人、历史文物爱好者打开文物传奇、历史探索的大门。
无论纪录片中的文字是丰富与简约,绚丽与平淡,刚健与温婉,严谨与疏放,形成自身独特语言风格,将使纪录片创作事半功倍。
四、结语
当前,纪录片的创作呈现出多元共生的繁荣景象,这对纪录片工作者既是机会也是挑战。面对同质化严重的现象,纪录片工作者应该运用艺术手法和技术手段,创新纪录片画面语言、声音形象和解说词风格的表达,塑造属于纪录片自身的ID,创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精品。
参考文献:
1.张淑玲.俯瞰与平视:《航拍中国》的技术视角与叙事视角[J].艺术评论,2019(05).
2.潘甜.纪录片《风味人间》的符号学解读[J].视听,2019(01).
3.任尤静.《舌尖上的中国》(一)语言艺术特点浅析[J].吕梁学院学报,2014(06).
4.陈家平.浅谈电视纪录片的画面语言——以纪录片《过年》创作为例[J].当代电视,2007(10).
(作者单位:河源广播电视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