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9年·第12期

微信朋友圈行为动机研究

潘翌旦
2019年12月24日09:53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浙江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微信”已经日益成为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其中朋友圈是微信的一大主要功能。文章分为现状——朋友圈的“我”、行为动机分析和过度管理朋友圈行为的危害三部分展开。文章主要结合戈夫曼印象管理、焦点效应和自我表露三个原理进行动机分析,通过分析研究希望能对微信使用的规范性和朋友圈的正面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印象管理;焦点效应;自我表露;微信朋友圈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12-0000-02

根据《2018 微信数据报告》可知,微信月活跃人数达到 10.8 个亿,微信用户上至 70 后,下至 00 后,涵盖各个年龄层。朋友圈是微信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朋友圈的用户行为可以体现出用户的心理机制。当今社会中,有这样一群人时时刻刻都在刷着朋友圈,丝毫感知不到时间的流逝,即使刷朋友圈的这个行为并不能让人有什么实质上的获得,即使他们还有工作、学习的压力,但是他们依旧不知疲倦的刷着朋友圈。朋友圈就好比一个剧场、一个小型社会,用户会因为各种动机,做出相对应的一系列的行为。

一、现状——朋友圈的“我”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每天有 7.5 亿人进入朋友圈,平均每人要看十几次,每天的朋友圈浏览总和为 100 亿次,朋友圈作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深受用户的喜爱。用户的头像、背景、动态、与好友的点赞、评论和朋友圈的查看权限,构成了一个朋友圈的虚拟的“我”。

二、朋友圈行为动机分析

(一)焦点效应

人们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外表、举动的关注度的现象是焦点效应。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你在餐厅滑倒了,你会觉得大家都在看你,觉得尴尬不自在,实际上大家对你的关注度没这么高。焦点效应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过度放大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度的一种表现。当你晒出一张精修自拍时,你渴望得到公众的赞和评论,当过了几分钟还没有赞时,你就会重新审视自己的照片,觉得照片上的自己没有足够好看了,然后就删除了这条朋友圈,往往只是你的朋友圈还没被大家看到,问题就在你过度在意别人对你的关注度。

(二)戈夫曼印象管理

戈夫曼认为,人生就像一个巨大的舞台,人们都很在意如何在舞台上与人互动,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更好的形象。他还提出了“前台”和“后台”的概念,前台是表演的场所,是我们让观众看到的自己,而后台是装扮自己,为上台所做的准备。微信朋友圈好比一个“剧场”,微信头像、背景和动态就是“前台”[1]。假使塑造自己是一个可爱的女孩,那么朋友圈头像和背景就会换成粉色系的、有少女心的内容,动态配图也会加上可爱的滤镜,配上各种贴纸来符合自己塑造的可爱形象。不仅如此,根据展现的对象不同,所呈现的朋友圈的内容也是不同的,用户会通过后台操作来管理他人对自己的印象。有些内容是不能展示给工作分组的,有些内容只有好朋友分组可见,通过这种管理来维持自己在不同“舞台”的身份[2]。

(三)距离感

人是群居动物,是一种社会性动物,需要陪伴和认同感。回想一下,大家一定有过这种经历,身边的人都开始玩一款游戏的时候,如果你没有参与,你们之间就缺少了一个共同话题,无法融入他们。刷朋友圈的行为正是这样一种想要与大家接轨的行为。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部的孙彼得教授提出了“信息成瘾”的概念,一个人如果每天没有不断获得新的信息,就会感到无聊、焦躁、不安。公众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刷朋友圈,寻求新鲜事物的刺激,证明自己和世界存在联系,具体表现为点赞,点赞通常有两种原因:第一种觉得好看、好玩,被内容吸引;第二种维持联系,从众心理。大家都给他点赞了,我也给他赞一个吧,提升一下自己的存在感[3]。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经过实验发现,在社交网站上,事先被点赞的评论最终被点赞的分数比平均值高了 25%[4]。在用户刷到这条朋友圈之前已经有很多人点赞了,那么用户有很大的几率也去点赞,甚至都不看它的内容,这就是典型的从众心理驱动下产生的行为。这种“跟风”式的点赞就是为了“抱团”,维持和大家的关系,降低自己被孤立的概率。

(四)自我表露的需求

每个人都有自我表露的需求,所谓自我表露是一个由美国心理学家朱拉德提出来的对他人表达想法、情感和个人信息的窗口[5]。每条朋友圈不管是刻意为之,还是自己的真情流露,都是一次自我表露的过程。用户可以根据一个人的朋友圈的风格,“考古”他以前发布过的动态,来了解判断这个人的性格、兴趣爱好等等[6]。

1、正向自我表露和负向自我表露

大多数在朋友圈发布的都是正向的自我表露,遇到困难、麻烦的情况下,也会将一部分之前隐瞒的,会破坏自己形象的负面内容表露出来。等回过头来审视自己的时候,会对当时的自己感到羞耻,就会产生动机,将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仅个人可见或者删除朋友圈。

2、沟通隐私管理理论

个体通过一种隐私管理系统来控制隐私的流露,这个管理体统由什么时候分享隐私的原则和什么时候不分享隐私的原则构成。个体通过这个原则体系来控制自我表露时隐私的渗透和呈现。当用户添加新的好友的时候,并不想让陌生人触及太多瘾私,认为过多透露隐私会使自己暴露在他人面前,让自己变得脆弱。正如哲学家杰里米·边沁提出的圆形监狱理论那样,监视者可以监视所有犯人的行动,而犯人却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被监视。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在这个时候就非常有用了,即能保留自己所有的朋友圈内容,日后可以翻阅回忆。又能解决有些内容不想被陌生人看到又无法屏蔽的尴尬处境,是一种自我保护行为。另一方面什么时候表露隐私原则和什么时候不表露隐私原则,可以达到吸引别人来关注自己的效果,如果你在乎我,关注我,就能在三天的有效期限内看到我的朋友圈和我互动、给我反馈。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权限在隐私和公开、紧密联系和保持距离之间寻找一种平衡。

3、降低理论

个体在表露过程中会倾向于表露和他人相似的方面,表露自己的信息,从他人的回应中得到信息,降低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强化人际关系。例如在《复仇联盟 4》上映的时候,很多人会在朋友圈晒票根,发表观感体验,从中传递的信息就是,我喜欢看复联系列电影,你呢?是否和我有一样的喜好。收到别人认同、赞许的回应的时候,你们就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选择显而易见的有大部分人喜欢的内容发布朋友圈时,就降低了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三、过度管理朋友圈行为的危害

(一)迷失自我

过度的印象管理会迷失自我,失去个性,给人一种不真实、不真诚的感觉,会使人与人之间产生屏障,导致人际关系僵化等不好的结果。发布与本人相差甚远的内容,长期沉溺在舞台上的“我”的虚拟形象中,会使真实的自己感到落差,从而影响自己的状态。出于欺骗为目的的印象管理,会恶化社会风气,扰乱和谐社会。

(二)社交恐惧

过度的在意别人对你的关注度,会导致社交恐惧,依赖在朋友圈进行人际关系维系,使自我认知产生歪曲,三天可见的功能也是一种由于焦虑而产生的逃避行为。这会使人丢失掉原本平等、自由的社交方式。

(三)信息成瘾症

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朋友圈中与人的交际上,不断地刷新朋友圈获得新的刺激和反馈,一旦得不到新的信息,就会使人感到焦虑和烦躁,这种症状不仅会影响人的正常生活,还会危害人体健康。

参考文献:

[1](美)欧文·戈夫曼著. 冯钢译.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8.

[2]刘砚议 . 微信朋友圈中的“印象管理”行为分析 [J]. 新闻界,2015(3):58-61+66.

[3]钟浩.微信朋友圈的传播心理研究综述[J].新闻前哨,2019(6):36-37.

[4]翟永威,胡素霞.微信点赞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J].青年记者,2017(26):40.

[5]荆玉梅.微信朋友圈自我表露动机的心理探析[J].传媒,2017(05):83-85.

[6]董新夏.三天“朋友圈”:社会性动物的间歇性离群—基于传播心理学的视角[J].新闻知识,2017(8):48-50.

(作者简介:潘翌旦,女,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主要从事社交文化与设计表达研究。)

(责编:段佩伶(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