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南大2019

智者、英雄与新锐力量

——基于三档科普视频的科学家形象分析

谌知翼、陈悦祯、安磊
2019年12月25日09:38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摘要】互联网极大地拓展了科普视频的生产需求和影响范围,给予科学家直接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演讲内容、策略、个人形象等均成为科学家形象构建的重要符号。本研究通过内容分析法,对TED、《开讲啦》、《一席》三档国内外科普视频节目进行编码分析,关注科学家在其中分别呈现出何种形象特征。研究发现,TED、《开讲啦》、《一席》中的科学家形象均较为鲜明、稳定,分别可被总结为“智者”、“英雄”、“新锐力量”。以上三种对于科学家的写实化呈现,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文学、电影等艺术作品中赋予科学家的刻板形象。而从《开讲啦》与《一席》的形象区别,可以透视出国内科普视频存在“官方”-“民间”两种对于科学家的认知和叙述模式。

【关键词】科普视频;科学家形象;开讲啦;一席;TED

一、研究背景

自工业革命以降,科技发展早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命题。对于公众而言,科学传播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加入这一命题进而参与社会公共治理,还能够借此提高科学素养,其重要性因此日益凸显。

现代科学传播可被划分为传统科普、公众理解科学和公众参与科学三个阶段(朱效民,2000)。纵观传统阶段与后两者,无论是强调政府立场、单向宣教,旨在普及知识,还是选择公民立场、双向互动,力求达成公众对于科学及科学精神的理解与信任,科学家群体在其中,均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也正因此,科学家在科学传播研究中获得大量关注。一方面,由于科学传播涉及具有一定门槛的专业知识,故而科学家被认为是“科学知识权力的掌握者”(吴国盛,2004);另一方面,人们也普遍认为“科学家有与公众互动的基本责任”(Weigold,2001)。因此,科普视频中必然涉及对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这同样也是公众理解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媒介技术变迁的影响,科学传播得以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科技馆参观讲解及书本报刊、课堂教学,而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2012年美国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超过90%的美国人对新的科学发现有一定程度的兴趣,而互联网正是了解这些发现的主要信息来源 。步入融媒体时代,移动互联技术更是极大地拓展了科普视频的生产需求和影响范围,网络科普视频获得发展。对于公众来说,通过网络视频接受科普,意味着更便捷的接入、更低廉的成本以及更生动有趣的接受过程。而对于科学家来说,这类媒介平台所具有的良好交互性、场景化与可视化则有利于吸引更多公众,并对他们进行说服和阐明(Gruber & Dickerson,2012;van-Dijck,2006)。

当然,这样一种全方位的展示也对科学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展示科研工作及成果的同时,也是在向公众直观地展现自己。无论是演讲内容还是风格、策略,甚至包括衣着打扮等外在形象,均成为科学传播中的符号,传递着关于科学家形象的讯息。

二、文献综述

在文献阅读中,我们旨在关注作为科学传播主体的科学家,在科普栏目中的形象特征及其影响。通过在中国知网、Google Scholar两大平台上键入“科学家(scientist)”、“科学家形象(image of scientists)”、“科普(popularizing science)”、“科学传播(science/scientific communication)”等关键词,可以将既有研究成果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特定人群有关科学家的形象认知;

总的来说,此类实证研究在国外开始较早且成果较为丰富,如两名学者早在1953年便对美国高中生眼中的科学家形象予以调查(Mead&Metraux,1957),国内学者虽关注较晚却也形成了一些成果,例如张正严(2011)、杨洁琼(2013)等人的研究。就研究对象而言,青少年作为科学知识的学习主体,在其中占有较高比重。就研究方法而言,不少研究采用DAST(Draw-a-Scientist Test)或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纵观此类论文可以看到,特定人群关于科学家的形象认知较为稳定——通常是男性,戴着眼镜、留着胡须、穿着白大褂,独自一人在又脏又乱的实验室工作,用显微镜,研究小动物(Korkmaz & Kavak,2010;Mead & Metraux,1957; ?zel & Do?an,2013;Türkmen,2008)。

除开描述形象以外,亦有研究致力于分析形象的影响因素。如Türkmen(2008)认为,科学课程的教师、教材形塑着小学生关于科学家的认识。性别则是另一影响因素,Maoldomhnaigh等人(1988)发现,女孩更容易产生“弗兰肯斯坦式”以及女性科学家的印象。除此之外,媒介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机制,同样也建构着特定人群关于科学家的想象(Steinke et al.,2007)。

其二,科学家的媒介形象呈现;

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媒介技术的中介作用在每一个领域悄然深入,科学界也不例外。很大程度上,科学家正是在媒介中才得以被公众看见,其媒介形象也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话题。

就文献检索结果来看,此类研究存在以下三大特点。

首先,涉及的媒介类型比较多元化,从大众媒介的报刊、电影、电视、科幻小说,到新媒体时代以分众化人群为目标用户的微信公众号、知识问答社区,皆有覆盖,如Sugimoto等人(2013)对新兴网络视频节目TED中科学家形象进行分析,试图探究什么样的学者在科普节目上更受欢迎。其次,研究对象既包括作为群体的科学家,也包括个体的明星科学家,后者以国内研究居多,如吕琴(2018)对黄大年先进科研事迹的故事生产、文化形塑的分析。

第三,此类研究视角、方法多元,包括以政治经济学、女性主义视角为代表的批判研究,通过内容分析、文本分析等方法,关注科学家媒介形象及其结构性成因、后果,如有学者对发表于1926-1950年间300篇美国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家形象进行内容分析,发现既有英雄的救世科学家,也有“恶魔科学家”(Hirsch,1958),而二战的发生则是导致前者向后者转变的重要原因;再如电影中的女性科学家通常以“老妇女”、“男性化女人”、“科学助理”等形象出现(Flicker,2003)。

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虽然以上两类研究主要采用的视角、方法不尽相同,所关切的核心问题也不可一概而论,但仍有一些共通之处。

总体而言,科学家的形象表现出高度同构的刻板化特征,科学家不仅在媒介上呈现为、同时也被公众认为拥有相似的体貌特征和人格特征,且人格特征中包含着大量二元对立的观点。一方面,科学家总是戴着眼镜,穿着白大褂(Mead &Metraux,1957;田松,2007);另一方面,科学家既如牧师般正面,亦有负面的疯狂人格(Nisbet et al.,2002),公众对科学家既高度信任,同时又对他们的孤傲与不道德高度警惕(Boulter,1999)。

然而,不可忽视之处在于,媒介内容市场的变化常常是即时迅猛的。国内既有研究集中于主流、传统媒介的科学家呈现,或许并不能代表当下影响力正在突显的科普视频市场。事实上,该市场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各类节目在生产机制上的分野使得研究者早已无法将它们视作同一类媒介产品,其中存在着官方、民间两种范式。因此,对比考察当下国内官方和民间不同的科普视频对于科学家的呈现是否仍然存在既有结论体现的刻板之处,就显得有其必要。就既有研究而言,王闰强等(2016)学者指出,网络中的科普视频因其传播平台和途径更为开放多样,因此更加看重公众参与和大众传播,而非专业性极强的知识的传递; Sugimoto等(2013)通过对TED的内容分析,指出什么样的科普视频更受欢迎。而聚焦于科普视频中的科学家形象分析在国内研究中缺位。

再者,刻板化的结论在中、韩、美、土耳其等国的学者研究中均可得见。也就是说,既有研究表明,科学家形象的刻板化甚至是“跨文化”、“跨语境”的。但就研究现状而言,很少有从实证上去验证这一点的。国内研究目前更多关注的是不同国家的公众对于科学家的认知状况异同,而鲜少有将国内科普内容产品与美国较为完善的产品进行对话,在相同编码标准下,去研究是否确实存在超越国界与文化的刻板形象。

三、研究问题及方法

(一)研究问题

基于前文对于既有研究的回顾,可以发现“官方-民间”、“中国-美国”这样的分析框架在科学家媒介形象呈现的分析中鲜少被采纳。因此,本研究试图在这样两种比较之中,重新审视“科学家媒介形象刻板化”这一看似放之四海而皆准,已趋于“真理性”的结论。

本研究主要关注以下问题:科学家在《TED》、《一席》、《开讲啦》三档科普视频节目中,分别呈现出了什么样的体貌及人格形象特征?三者之间又有哪些异同?这些异同又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二)研究对象

基于研究问题,本文选择TED、《开讲啦》和《一席》这三个较有代表性的视频节目进行分析。在专业的科普视频节目中,美国TED可能是最成功的网络科技视频节目,《开讲啦》与《一席》是中国少有的、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演讲式科普视频平台。

TED是美国的一家私有非营利机构,始于1984年,其宗旨为“ideas worth spreading”,最初是一个致力于技术、娱乐和设计讨论的会议,但在2006年它开始在自己的网站上刊登会议演讲的视频。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TED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演讲形式之一,TED网站已经成为世界上第四大最受欢迎的技术网站,也是最受欢迎的会议和活动网站。2012年11月13日,TED 宣布它的视频浏览量达到了10亿次,显示了它在科学传播中的成功。

《一席》是成立于2012年的独立媒体,取自古语“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其宗旨为“get inspired”。《一席》的传播形式为剧场式的现场演讲,一次活动邀请科技、艺术、人文研究等领域的数位嘉宾进行演讲,并结合网络视频和微信公众号进行传播,被称为“中国版TED”。

《开讲啦》同样创办于2012年,是由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一档电视节目,称为“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节目每期邀请娱乐、科学、商业等各行业精英,为在场300名大学生讲述工作内容,分享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其中,科研精英在嘉宾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三)研究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选用的是内容分析法,具体抽样、编码过程如下。

在媒体报道中,被称为科学家一般是在某个科学众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的个人,范围比较宽泛,既包括顶尖科学家,也包括不为公众熟知的科研者和技术专家(邢佳妮,2011),本次抽样亦采取此标准。

我们在《开讲啦》制作方视频网站央视网(www.cctv.com)所上传的共435期视频样本中,通过人工筛选得到全部与科学传播相关的73份样本。在《一席》官网(yixi.tv)全部565份视频中,使用同样方法得到70份全样本。在TED官网(www.ted.com)的“science”标签下共计972份视频中,通过随机抽样选取150份样本。经人工筛选后,剔除部分演讲者与科学家身份不符、研究内容与科学技术不符的视频,并通过随机抽样进行等额补充。其中,TED因节目创办时间久,视频素材丰富,而国内两档节目较为年轻,科普视频有限,因此通过全样本与抽样样本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形成293份视频的样本库,达到国内与国外视频数量基本对等。

两名南京大学研究生作为编码员,经培训与一致性检验前测后,分别对演讲者的个人信息、个人形象、传播策略三大部分进行编码。在个人信息部分设置性别、种族、年龄、学历、职称、学科、学术年龄、隶属机构、是否院士9个类目,在个性形象部分设置发型、着装、表情、个性、形象5个类目,在传播策略部分设置主题、专业词汇使用、段子使用、故事使用4个类目(编码细则及编码说明详见附录)。

通过Kappa系数检验两份编码表的一致性,结果如下:发型的一致性系数为0.924,着装为0.883,表情0.711,个性0.799,形象0.864,主题0.853,专业词汇使用0.677,段子使用0.722,故事使用0.716。编码总体信度较高。

四、研究结果

年龄

《开讲啦》演讲者平均年龄为62.8岁,《一席》演讲者平均年龄为45.3岁,TED演讲者平均年龄为59.8岁。中国两档节目在选取嘉宾上特色鲜明,《开讲啦》倾向于选择某一领域的开山鼻祖或德高望重的科学家,因此演讲者平均年龄在三者中最大。其73位演讲者中共有38位(52%)两院院士,也可从侧面辅证节目的嘉宾选择偏好。相反,《一席》倾向于选择学术新锐,30-39岁这一年龄阶段的人数最多(占比38.6%),演讲者年龄不超过71岁。而TED处于两者之间,年龄呈正态分布,较为均衡。

性别

《开讲啦》女性演讲者占比10.96%;《一席》女性演讲者占比17.14%,且在心理学较为集中;TED女性演讲者占比58.94%。国内两档节目中科学家性别偏向符合国内公众对于科学家的性别刻板印象以及科学家的国内媒介形象(刘文佳,2017)。相比之下,TED在性别呈现上更为均衡,女性甚至略超过男性。

学科

三档节目的演讲者在学科分布上有所区别。相较于《一席》与TED,《开讲啦》嘉宾学科更为集中,医学、国防军事、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与“大国民生”、“国之重器”相联系的学科位列前茅。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国防军事类科研者仅出现在《开讲啦》的镜头之中。而《一席》的演讲台上由生物学研究者“一家独大”,紧随其后的古生物、心理学则在其他两档节目中较少出现。TED中最常出现的学科依次为生物学、医学、电子信息、物理学。总体而言,抽象的基础学科(如数学)更难以受视频媒介的青睐。

TABLE 1. 学科分布

着装

与公众所想象的“科学家应是秃头”(田松,2007)不同,数据显示,绝大多数演讲者发型正常,三档节目的科学家并无明显差异。但在着装方面,三者却大不相同。76.03%的《开讲啦》演讲者着正装,展现出严谨的科学精英形象。考虑到主持人撒贝宁曾在一期节目中提及栏目组对嘉宾着重有明确要求,便可由此看出《开讲啦》试图由着装营造出正式、高端的演讲氛围。相反,76.43%的《一席》演讲者着休闲装,T恤与牛仔裤的搭配展现出状态松弛的科学极客形象。而TED则再一次在两者中达到平衡——44% 的演讲者着休闲装,52.67%着正装。

表情

在表情方面,《开讲啦》的演讲者最常使用(58.22%)微笑,展现出和蔼可亲的长辈形象,不少嘉宾也在演讲过程中通过调侃等方式表达出对于自身形象的高度重视。《一席》更倾向于严肃(占比60%),并不过分重视“舞台表演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展现科学家的专业素养。TED中微笑(46.67%)与严肃(49.33%)仍比较均衡。可以看到,在文学及电影艺术作品中经常出现的表情愤怒、困惑的科学家形象,在三档节目中均极为少见。

TABLE 2. 演讲者主要表情

形象

因视频媒介与面对面沟通的节目特性,三档节目89%的演讲者都是自信健谈的。三档节目主要呈现的是“聪慧的学者”形象(《开讲啦》57.53%、《一席》75.71%、TED88%),《一席》对较为羞涩讷言的科学家更加宽容,呈现“书呆子”形象的演讲者占据12.86%。值得重视的是,《开讲啦》较大比例(31.51%)呈现了“为国奉献的英雄”这一形象,而“英雄”形象在其余两档节目中几乎是空缺的。

TABLE 3. 三档节目演讲者形象 

主题

科普视频是演讲者以科学家的身份,在媒体中进行科学传播,因此《一席》与TED绝大部分演讲主题是“前沿及学科介绍”(分别为91.43%、95.33%)。而《开讲啦》有50.69%的主题为“国家意义”,主要讲述科学研究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其他两档节目此方面几乎没有涉及。

TABLE 4. 三档节目的演讲主题

专业词汇与段子使用

三档节目的演讲者都不倾向于使用专业词汇和段子。在专业词汇方面,86.3%的《开讲啦》演讲者、96.43%的《一席》演讲者、89%的TED演讲者很少使用专业词汇。也就是说,科学家普遍认识到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应使用通俗的语言。但他们无意于刻意讨好观众,只有20.55%的《开讲啦》演讲者、32.86%的《一席》演讲者和30%的TED演讲者会较多在讲述中插入段子。因此,我们认为科学家在视频传播中倾向于采取“通俗而不媚俗”的演讲策略。

TABLE 5. 三档节目的专业词汇与段子使用

故事使用

《开讲啦》最常使用人生故事,主要讲述科学家成长求学、因科研而牺牲家庭等经历。而且,年迈的科学家们所讲述的青葱往事常常与家国情怀有关,他们的演讲体现出,民族复兴对于这一代成长于浴血抗战、国家积贫积弱时期科研人的深远激励意义。这一对人生故事的偏好与《开讲啦》较多呈现“为国奉献的英雄”形象与讲述“国家意义”主题相匹配。总的来看,《一席》与TED不倾向于使用故事,重在通过逻辑梳理与数据阐释介绍自己的研究,其次会适当使用科研故事,如为何选择某项研究、如何在生活中得到启发突破研究瓶颈等,使演讲更加丰富、流畅。

TABLE 6. 三档节目的故事使用

五、总结和讨论

基于对《开讲啦》、《一席》、TED三档节目的编码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美国”、“官方-民间”两种框架之下,三档节目呈现出各自鲜明的风格与调性,这体现为节目各类目之间的内在逻辑是互洽的,它们之间的良好呼应分别建构起各自清晰、稳定的科学家形象。

在《开讲啦》中,一群身着整洁的西装,头发花白、德高望重的学术泰斗位于聚光灯下,微笑着缓缓讲述自己于困苦条件中竭力成长、做冷板凳的人生故事,表现出无私奉献、具有家国情怀的科研英雄形象,最终证明科研对于强国复兴的重要意义。在这里,科研常常与“大国民生”、“国之重器”紧密相连,体现出艰苦、庄严、厚重的特质。

在《一席》中,则是一群打扮随意、状态松弛的新锐科研力量介绍着冷门的、少为人知的、但使人好奇的前沿研究。他们擅长于从生活和自然中汲取灵感,在这里,世界是奇妙的,科研是轻灵而有趣的,同时有助于创造美好生活。

TED总体与《一席》相似,但较之前者,它的科学家的形象更丰富多元。在各类目上,数值均居于《开讲啦》和《一席》之间,展现出一种平凡但职业化的、训练有素的智者形象。尽管中外视频中的科学家们都擅长将深奥艰涩的学术知识转变为大众可接受的通俗语言,但他们并不喜欢“插科打诨”,富有逻辑、冷静客观的表述证明着他们的职业素养。

可以说,“英雄”、“新锐力量”、“智者”这三种国内外不同的科学家形象均是对这一群体的写实化呈现,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文学、电影等艺术作品中赋予科学家的刻板印象。一方面,尽管在形象上存在差别,但三档节目中的科学家均是正常的、智慧的、可感知的,而非弗兰肯斯坦式的“科学怪人”。另一方面,科学家对于前沿研究的介绍,帮助大众加深对于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新事物的理解,缓解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科技焦虑及对于科学家的不信任感。这也证明了面对面交谈的新兴视频科普模式为科学家自我言说提供了机会,有助于打破科学家与观众之间的隔阂。

除此之外,《开讲啦》与《一席》对科学家的不同呈现,透视出国内科学传播视频存在“官方”与“民间”两种认知和叙述模式。

首先,这与两档节目的制作媒体特性相关。《开讲啦》的制作方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级主流媒体,承担着阐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政治责任,必须体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赵瑜,2012),将国家发展与成就放在首要位置。以“两弹元勋”为代表的科学精英为中国科研人员树立了道德标准,他们的奋斗经历影响了科学为国的价值取向(黄庆桥,2013),科学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核心。因此《开讲啦》在学科和人员选择上,将“国家贡献”放在突出的位置,大量国防、航天科学家登上舞台,代价、牺牲、奉献成为研究中的高频词语。而《一席》作为自负盈亏的独立商业化媒体,更加注重切合观众对于未知领域的好奇心,挖掘科学的趣味性。科学家成为神秘世界的引路者,了解或从事科学研究是为了满足内心对科学真理的追求欲。因此,《一席》邀请了如袁硕、毕啸天等“网红科学家”,偏爱恐龙化石(古生物)、植物菌落(生物学)、人类认知行为(心理学)等观众有一定基础且传播门槛较低的领域,让科学可知可感。相较于国内两档特征鲜明、分众化的栏目而言,TED是一档发展更为成熟,用户群体更为广泛且科学素养更优的“大众”媒介产品,可能不需要利用科学的“奇幻性”作为吸引点,因此各类目表现更加均衡。

最后,《开讲啦》对于科学家的形象塑造,与国内公众对于科学家为了国家利益牺牲小我的刻板印象相吻合(张芳喜,2014)。而《一席》和TED对于科学家“另一面”的呈现,是对于我国公众心目中“典型科学家形象”的补充和调和。伟大与平凡、国家与个人、奉献与爱好,《开讲啦》与《一席》两档节目所呈现的媒介形象相结合,可能有助于完善公众对于科学家的认知和对于科学的想象。

附录:编码细则及说明

1.个人信息:

姓名、性别、种族、年龄、学历、职称、学科、学术年龄、隶属机构

(1)学科只区分大类,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等。计算机编程、遥感、测绘等统一归入电子信息,房屋建筑、堤坝、港口统一归入建筑工程,武器学、密码学归入国防军事,载人航天、运载火箭等等归入航空航天。

(2)学术年龄:从主讲者取得最高学历的年度算起。

(3)隶属机构:若隶属于高校、研究院等,则注明机构,否则归为非学术。

2.个人形象:

发型、着装、表情、个性、形象

(1)发型:分为发型正常、发型夸张、秃头三类。头发剃得较短而非秃头归入发型正常。

(2)着装:分为正装、休闲装、特殊着装三类。女性着普通裙装归入休闲装,着西装套裙、礼服归入正装;男性着衬衫、休闲裤属于休闲装;宇航服、白大褂、花衬衣、民族服装等属于特殊着装。

(3)表情:分为微笑、严肃、愤怒、滑稽、困惑五类。演讲全程较为正经的表情均归入严肃,全程面带微笑则归入微笑。

(4)个性:分为自信健谈的、内心羞涩的、敏感古怪的三类。

(5)形象:分为默默为国奉献的英雄、不近人情的疯狂科学家、科学顽童、书呆子、聪慧的学者五类。

3.传播策略:

主题、专业词汇使用、段子使用、人生故事使用

(1)主题:分为国家意义、前沿及学科介绍、智慧生活、其他四类。主要讲述研究有利于强国富民属于国家意义;对于研究前沿和领域内常见问题的科普介绍属于前沿及学科介绍;中医养生属于其他。

(2)专业词汇使用:分为较多使用、较少使用两类。判断标准为出现3个以上专业词汇的段落比重是否超过2/3,专业词汇应为普通公众较少接触的词语。

(3)段子使用:分为较多、较少两类。段子是经设计的、使人发笑的玩笑话,判断标准同专业词汇。

(4)故事使用:分为使用人生故事、使用科研故事、很少使用故事三类。人生故事指与科研无关,与人生经历相关的故事,如求学经历、家庭生活等,科研故事指与本人研究缘起、过程以及他人研究成果介绍等相关的故事。

参考文献:

[1]黄庆桥.(2013).科学精英的多重角色:钱三强科技功业研究(博士毕业论文),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2]李翔.(2012).从视频集纳到自我产制: 中国网络电视节目自制现象研究,《新闻界》,第14期, 44-47,63.

[3]吕琴.(2018).一个科学家的传播:黄大年事迹的故事生产与文化型塑. (博士学位论文,广西大学.南宁.

[4]刘文佳.(2017). 学生心目中的数学家形象研究(硕士毕业论文),陕西师范大学.西安.

[5]田松.(2007).科学传播——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 新闻与传播研究(2), 81-90.

[6]田育帅.(2013).公众心目中的科学家形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工业大学,北京.

[7]王闰强,肖云,张远卓,郑双美,殷向荣,钱丽华.(2016).科普视频特征的分析,《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第4期,56-60.

[8]吴国盛.(2013).科学走向传播. 科学中国人(1), 10-11.

[9]邢佳妮.(2011).科学家形象的公众认知实证研究及其反思(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大学,辽宁.

[10]杨洁琼.(2013).中小学生对科学家形象和科学认识的调查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 杭州师范大学).

[11]赵瑜.(2012) 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视阈下的国家形象建构,《当代电影》,第8期, 58-63.

[12]张芳喜.(2016) 媒介对科学家形象建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传媒》,第11期, 84-86.

[13]张泰旗,李广益.(2018).“现代化”的憧憬与焦虑:“黄金时代”中国科幻想象的展开,《文艺理论与批评》,第11期, 63-79.

[14]张正严.(2011).重庆市中小学生科学家形象调查研究. 中国科技论坛(5), 127-131.

[15]朱效民.(2000).科学家与科学普及. 科学学研究, 18(4), 98-102.

[16]Boulter D (1999) Public perception of science and associated general issues for the scientist. Phytochemistry 50: 1–7.

[17]Bubela,T.,Nisbet,M.C.,Borchelt,R,Brunger,F.,& Critchley,C.,et al. (2009)

Science communication reconsidered. Nat Biotechnol 27: 514–518.

[18]Flicker,E. Between Brains and Breast———Woman Scientists in Fiction Film: On the Marginalization and Sexualization of Science Competence[J].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2003( 12) : 307-318.

[19]Gruber.D,&Dickerson,J.A.(2012) Persuasive images in popular science: Testing judgments of scientific reasoning and credibility. Public Underst Sci. doi:

10.1177/0963662512454072.

[20]Hirsch, W. (1958).The image of the scientist in science fiction a content analysi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63(5), 506-512.

[21]Korkmaz, H., &Kavak, G.(2010).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mages of science and scientists. Elementary Education Online, 9(3), 1055-1079.

[22]Maoldomhnaigh, M., & Hunt,A. (1988).Some factors affecting the image of the scientist drawn by older primary school pupils. Research in Science & Technological Education,6(2), 159-166.

[23]Mead, M. , & Metraux, R. . (1957). Image of the scientist among high-school students: a pilot study.Science, 126(3270), 384-390.

[24]O?zel, M., & Dog?an, A. (2013). Gifted students' perceptions scientists. The New Educational Review, 31(1), 217-228.

[25] Sugimoto, C. R. , Thelwall, M. , Vincent Larivière, Tsou, A. , Mongeon, P. , & Macaluso, B. . (2013). Scientists popularizing sci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impact of ted talk presenters. PLOS ONE, 8.

[26]Steinke, J., Lapinski, M.K., Crocker, N., Zietsman-Thomas, A., Williams, Y., Evergreen, S.H., & Kuchibhotla, S. (2007). Assessing media influences on middle school–aged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women in science using the draw-a-scientist test (DAST). Science Communication, 29(1), 35-64.

[27]Turkmen, H. (2008).Turkish primary students' perceptions about scientist and what factors affecting the image of the scientists.Eurasia Journal of Mathematics Science & Technology Education, 4(1), 55-61.

[28]van-Dijck,J.(2006) Picturizing science. The science documentary as multimedia spectac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9: 5–24.

[29]Weigold, M. F. (2001). Communicating science: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Science Communication, 23(2), 164-193. 

(责编:王媛媛、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