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一堂好课》走进冬奥会“中国时刻”的背后
2022年,北京将联合河北张家口共同举办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此为契机,我国的冰雪运动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三亿人安全上冰雪”的目标正在不断助力健康中国梦,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得到了积极响应。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冬奥会,了解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历程,更了解中国健儿的精神面貌,12月2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艺频道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一堂好课》第七期,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冰雪体育课。
之所以说它“别开生面”,是因为课堂就设在了位于北京首钢园的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短道速滑馆。当冰场变身教室,申雪、赵宏博、王濛、叶乔波、武大靖、韩天宇、范可新接力开讲,他们通过分享赛场上的重要时刻,带领大家领略了一曲燃烧着的、坚守着的、奋斗着的“冰与火之歌”。
“冰雪伉俪”讲述两个永生难忘的日子:
北京申冬奥成功的那一刻,和我们自己拿冠军的感觉是完全一样的
提起中国冰雪运动的“形象大使”,一定少不了中国花样滑冰双人滑的优秀组合、体坛伉俪申雪和赵宏博夫妇。这对伉俪用一段美好的“冰雪奇缘”,在赛场内外都传递了相濡以沫的“中国爱情”。
两人的高光时刻,当属2010年在第二十一届温哥华冬奥会上拿下意义非凡的双人滑金牌,这不仅是双人滑项目中国运动员在冬奥会上取得的第一枚金牌,还打破了俄罗斯运动员四十六年连续十二届冬奥会在这个项目上的垄断。
赵宏博分享道:“其实在2010年冬奥会之前,我们退役了两年,回来的时候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在仅有的最后的这个机会上尽最大的能力。那时候训练是很艰苦的,有很多的困难,尤其伤病、年龄,包括技术等等。这块牌含义很重,有中国的团队帮助你的时候,你才最终实现了梦想。”
如今,他们的身份早已转换,申雪是中国花样滑冰协会主席,赵宏博为花样滑冰国家集训队总教练,两人共同担任北京冬奥会申冬奥大使。2015年7月30日,国际奥委会第一百二十八次全体会议在吉隆坡开幕,最终,北京以44比40的微弱优势战胜了阿拉木图,获得了2022年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主办权。电视转播画面里,申雪高兴地跳起来,抱住了赵宏博。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申雪依然激动:“其实真的跟我们自己当时拿冠军的感觉是完全一样的”。申办成功后的每一天,他们都在争分夺秒努力备战,翘首以待北京这座独一无二的“双奥城市”为奥林匹克运动再次交上一份让世界满意的答卷。
永不退役的“叶乔波精神”:
拿着自己焊接的冰刀比赛,坐着轮椅凯旋
从1980年中国体育代表团首次出席冬奥会以来,几代冰雪健儿在世界各大赛场上留下了很多动人的故事。在《一堂好课》的课间,“好课班主任”康辉和同学们一起翻开冰雪运动的“中国相册”,其中最为刻骨铭心的记忆,当属叶乔波征战1992年第十六届冬奥会。那一年,她让五星红旗首次飘扬在冬奥赛场,自此拉开了中国冰雪健儿在冬奥史上争金夺银的序幕。
在叶乔波奋战冰场的时代,条件十分艰苦,哪儿冷去哪儿,一片湖面或者是一条河道都有可能成为训练场地,“基本上都是荒郊野岭,差不多都是在零下三十五六度甚至四十度这样的户外条件训练,为了延长训练期,冰刚刚冻上薄薄的一层,我们就开始上冰训练了,滑过的冰面一起一落,就跟海涛波浪一样忽悠忽悠的,很吓人,所以教练都是腰上系一个麻绳,手里拿一根棍子,准备随时去营救掉到冰窟里的运动员们。”
当时训练经费非常紧张,每堂课后,队员们都要自己磨冰刀。在第十六届冬奥会前的世界杯比赛上,她仅有的冰刀在训练中损坏了,她和翻译找到汽车修理店,修理工说不会修,叶乔波拿着焊锡自己动手,“就是呲牙咧嘴的、惨不忍睹地焊上去了。然后,我就穿着这双冰刀,在第二天拿了两枚金牌,然后同样这双刀,实现了中国冬奥奖牌零的突破。”
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第十六届冬奥会,叶乔波夺得500米和1000米两项速滑的银牌,她挂着冰刀去,坐着轮椅凯旋,成为当年的一个体坛神话。仅仅因为0.02秒的微弱差距,叶乔波和冠军失之交臂,她痛苦不已,“那一瞬间我就发誓,我一定要死拼到底,一定要参加下一届的冬奥会!”
伤病困扰着她,在距离第十七届冬奥会还有五个月时,医生从她的膝盖里取出了至少五块拇指大的碎骨。当时,医生一边手术,一边摇头,问她怎么可以再上冰场、再去比赛,意义何在呢?叶乔波意志坚定:“我来自部队,我就是一名战场上的勇士,我就当成是人生的最后一场搏击,甚至牺牲在冰场上我都值了。我就是靠着这样的信念走到了起跑线的,我认为作为一名职业选手最好的结局,就是燃尽最后一丝烛光。”
1994年,叶乔波带伤参战,拿下第十七届冬奥会女子速滑1000米比赛铜牌,一块悲壮的铜牌,震撼了无数国人。这段记忆虽已久远,但叶乔波希望可以给青年朋友一些启发——“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这一切,也就像康辉在课堂上所说的:“叶乔波可以退役,但叶乔波精神永远都不会退役!”
王濛讲述“我们的故事”:
竞技体育就是靠一场一场的胜利积累起来的
谁是中国的“冬奥第一人”?不同的观众心中,会有不同的答案。
有人认为是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的叶乔波,有人认为是在第十九届冬奥会上为中国拿下首金的大杨扬,也有人认为是用勇气携手演绎传奇的申雪和赵宏博,还有人认为是开创了一个时代的“多金王”王濛。当然,在中国的冰雪健儿中,闪闪发光的名字还有很多:绽放于2014年第二十二届索契冬奥会的张虹、叱咤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赛场的武大靖,还有在刚刚结束的世界杯上海站比赛中大放异彩的韩天宇、范可新……对他们来说,站在赛场上是一种使命,唯有去拼、去冲、去赢!
身为中国冰雪运动员在冬奥会历史上摘金最多的人,王濛身上最大的标签,就是一股冲劲。去年,听说国家体育总局要组建跨界跨项队伍,她写了一封自荐信希望当教练,如今,她已是中国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国家队的教练组组长。
在《一堂好课》上,王濛没有过多讲自己的故事,而是讲述了一个个关于前辈、关于队友的故事:“数字永远都会被超越,但是对于我来说,我受益最多的是我和我们的故事,我们一起成长,一起奋斗,一起为国争光,这个才是我们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不久前,中国小将宁忠岩在世界杯比赛中斩获男子1500米的金牌,这是时隔57年之后中国代表队再度斩获这一殊荣,而57年前的那位世界冠军,是一位名叫罗致焕的前辈;很长时间以来,人们认为中国的速度滑冰只能是在短距离项目上突破,只能是在女子项目突破,可是中国男子运动员王金玉在1962年就打破过10000米的世界纪录,也是目前为止中国长距离速度滑冰项目的最好名次……王濛说:“运动员要有雄心壮志,我们的老前辈六十年前就能创造世界纪录,我们难道做不到吗?”“竞技体育就是靠一场一场的胜利拼出来的,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我愿意做这样的奋斗者!”
一直以来,竞技体育都给人以梦想、激情和动力。在这场激荡着“冰与火之歌”的课堂上,相信许多观众都听到了青春,听到了奋斗,听到了拼搏,听到了坚守。如果说冰雪运动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那么中国冰雪健儿的精神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欲与天公试比高”。唯有奋斗,方得始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