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四川大学>>川大2019

对外传播中应对负面事件的新闻报道框架及策略分析

——以《人民日报》(海外版)与人民网英文版对辱华事件的报道为例

张元元,邓雅明子
2020年01月06日11:06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此文为2019年度“人民网奖学金优秀论文奖”获奖论文。

摘要:

人民日报作为党报旗舰,担负外宣旗舰使命。中方媒体海外版与国际版是了解中方面对负面事件态度与观点的重要渠道。本研究以《人民日报》(海外版)和人民网英文版对“辱华”事件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对外报道中关于“辱华”事件的新闻生产框架和新闻内容框架,探究对外传播官方话语场的优化路径,更好维护海内外华人利益与中国的国际形象。

关键词:对外传播;国际形象;新闻框架;辱华事件

 

第一章 引言

中方媒体海外版与国际版是海外受众了解中方的重要渠道。《人民日报》(海外版)与人民网英文版在海外具有相当影响力。每当海内外华人权益受到侵犯时,都有媒体的发声。近期多起他国品牌辱华事件的报道引起国民关注,而中方的有力回应也得到辱华方的致歉行为,媒体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14年美国福克斯电视台主持人贝克尔辱华事件中,美国《侨报》等海外华媒持续跟踪报道并转载相关文章,凝聚华人力量表示抗议。2017年旅法华侨刘少尧被枪杀事件后,法国《欧洲时报》及时报道,呼吁海外华人理性处理,并向法方准确表达态度。海外华媒与中方媒体海外版在面对辱华事件中的态度与观点会深刻影响当地政府的处理方式与华人的行为。

《人民日报》(海外版)是以中文书写的面向海内外华人的媒体。人民网英文版则是克服了语言面向他国读者的媒体。两者共同构建人民日报对外传播的官方话语场,塑造国际形象。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人民日报》(海外版)和人民网英文版中的辱华事件相关报道进行编码,梳理辱华事件的脉络,分析当前我国对外报道中应对负面事件的新闻框架。探究中方媒体如何更好地面对国际负面事件报道,维护海内外华人利益与中国的国际形象。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家形象

上世纪末,管文虎、李希光等国内学者都对“国家形象”这一概念进行了初步的界定,后孙有中(2002)又将“国家形象”归纳为“一国内部和外部公众对该国政治 (政府声望、外交与军事实力等) 、经济 (国家财政实力、国民收入等) 、社会 (凝聚力、安定程度、民族气节等) 、文化 (文化遗产、风俗习惯、科技和教育水平等) 与地理 (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等) 等方面状况的认识与评价”。

在国内最早进行国家形象问题研究的是中国新闻学院徐小鸽教授,他从国家形象与新闻传播的关系入手,指出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信息流动中所形成的形象(徐小鸽,1996)。这一概念指明了国家形象与国际信息传播之间的密切关系:国际化传播媒介是承载、塑造、强化国家形象的主要工具(刘小燕,2002),而国际新闻流动则是形成国家形象的主要因素。国际新闻报道中所选择的议题、写作方式、评论观点和态度等都影响着公众舆论对国家形象的评价和定位。

第二节 新闻框架

新闻框架理论源自社会学领域的框架理论,随后被Goffman引入到传播学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具体的传播情景中。Goffman(1974)在《框架分析: 经验组织论》中将“框架”定义为“个人组织事件的心理原则与主观过程”,在他看来,“人们在识别和理解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事件时,总是借助于某种框架来对这些行为和事件赋予某种意义”。

在Goffman的框架分析理论中,新闻报道中的新闻框架通常包含两个层次:一是新闻材料的选择框架,包括新闻来源和消息来源;二是新闻材料的建构框架,主要指报道对象的选择、报道内容表述以及报道数量、版面位置和主题基调等的设定(潘晓凌,乔同舟,2005)。在具体的分析中,对新闻框架的分析通常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媒介的生产研究、媒介内容研究和媒介效果研究,其中媒介的生产更是框架理论的中心问题(黄旦,2005)。

国内外大部分研究新闻框架的学者在进行框架分析时,都会采用以下四种分析路径:Van Dijk的“批判论述”分析取向;William Gamson的“诠释包裹”分析取向;Tankard的“框架清单”分析取向;潘忠党和克思基的“论述结构”分析取向(孙彩芹,2010)。

本文基于以上四种分析取向和本研究的目的,构建出适合于本研究的新闻框架:

如图一所示,本研究对人民日报辱华事件相关报道的新闻框架分析将从生产框架和内容框架两个维度入手。生产框架维度主要包括新闻来源、新闻受众、新闻体裁、报道时间、报道篇幅和话语特征五个方面,侧重于展现媒体机构是如何选择和初步建构新闻材料的,体现为对新闻报道节奏和重心的把控以及媒体的立场与态度的表露。而新闻内容框架这一维度则是从内容层面来揭示媒体机构如何具体地呈现某一新闻事件,在本研究中主要包括以下三类新闻内容框架:辱华事件及结果报道框架、辱华事件回应及建议框架、辱华事件历史回顾框架。

 

第三章 研究设计

本文以《人民日报》(海外版)和人民网英文版对辱华事件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在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通过全文搜索关键词“insult China”和“辱华”获得《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67篇,剔除无直接相关样本4篇,为63篇;人民网英文版报道35篇,共计98篇样本报道。

基于前文所提及的新闻框架建构和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问题:

Q1:人民日报辱华事件相关报道的新闻生产框架呈现出何种特征?

Q1a:人民日报海外版辱华事件相关报道的新闻生产框架呈现出何种特征?

Q1b:人民网英文版辱华事件相关报道的新闻生产框架呈现出何种特征?

Q1c:人民日报海外版与人民网英文版辱华事件相关报道的新闻生产框架特征是否存在差异?

Q2:人民日报辱华事件相关报道的新闻内容框架呈现出何种特征?

Q2a:人民日报海外版辱华事件相关报道的新闻内容框架呈现出何种特征?

Q2b:人民网英文版辱华事件相关报道的新闻内容框架呈现出何种特征?

Q2c:人民日报海外版与人民网英文版辱华事件相关报道的新闻内容框架特征是否存在差异?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为主,比较分析和话语分析为辅的方法对人民日报辱华事件的对外报道的新闻生产框架和新闻内容框架进行研究,以探析我国媒体如何通过对外报道以应对此类损伤国家形象的负面事件并有效地维护国家形象。

本研究对辱华事件相关报道的新闻生产框架内容分析的具体类目建构包括五个方面:新闻来源;新闻受众;新闻体裁;报道时间;报道篇幅。并通过Python的SnowNLP库对新闻报道进行话语特征分析。本研究将收集到的报道样本按新闻体裁划分为以下三类:新闻报道类(以叙述或描写的方式报道事件的过程或结果的消息、通讯、调查报道等);新闻评论类(对新闻事件发表主观评论或看法的社论、述评、评论员文章等);新闻附属类(包括散文、杂文等副刊体裁或研究报告等)。报道时间,指的是辱华事件发生后两家媒体的报道回应速度以及对同一事件的回应周期(从对该事件的第一条报道到最后一条报道的时间范围)。报道篇幅,指的是对同一辱华事件的报道篇数以及单篇报道的具体篇幅。以上五个方面的具体类目和编码如下图所示: 

本研究对辱华事件相关报道的新闻内容框架建立二级类目为辱华事件及结果报道框架、辱华事件回应建议框架和辱华事件历史回顾框架。在此基础之上再通过内容分析类目建构对每一类框架进行更为详尽的分析。辱华事件及结果框架和辱华事件回应建议框架类目如下图所示:

正式编码前,研究者从人民日报图书数据库中选择《人民日报》(国内版),通过检索关键词“辱华”和剔除无关内容后获取样本量23篇报道。按照编码规则由两名编码员对其进行编码。新闻内容框架的分析类目行为主体、社会身份、属地、被辱方、辱华方式互信度检验Krippendorff's Alpha系数为1,被辱方回应和辱华方后续回应Krippendorff's Alpha为 0.754,辱华事件回应及建议框架Krippendorff's Alpha系数为 0.735。具有较高信度。为保证编码一致性,由一名编码员对《人民日报》(海外版)与人民网英文版的98个样本进行编码。

 

第四章 研究发现

第一节 人民日报对外报道新闻生产框架呈现特征

第一小节 《人民日报》(海外版)辱华事件相关报道的新闻生产框架特征

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于1985年,是中国对外开放综合性中文日报,主要面向的读者受众是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海外留学生与工作人员等。人民日报海外版标题或正文中包含“辱华”的相关新闻剔除无关的4篇后,共有63个样本量。

年均报道频次相对较少,高峰值是2007年,2013年和2014年。这三年是辱华事件相对较多或事件影响较为深远的的年份。会有多篇对辱华事件的报道及评论。整体波动较大,突发负面事件具有偶然性。

《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创占比82.5%(52篇);转载占比17.5%(11篇)。转载文章主要来自新华社、中新社等具有较高公信力的权威媒体。整体上报道是来自较为权威的媒体机构,在应对负面事件时表达更为准确和官方的态度。

《人民日报》(海外版)新闻报道类占比57.1%(36篇);新闻评论类占比38.1%(24篇);新闻附属类占比4.8%(3篇)。海外版对辱华事件的报道多采用消息和通讯体裁,篇幅短小精悍信息量大,态度和观点明确。评论性文章也相对较多,且多为专栏评论,如“望海楼”“观海亭”等,具有人民网的独特风格。附属类由于事件限制相对较多,为历史回顾性研究性文章等。

《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报道篇幅小于1000字的有26篇,占比41.3%,多为新闻报道类,对辱华事件的及时消息或报道,抓住核心信息,篇幅短小精悍。在1000到2000之间的有25篇,占比39.7%;篇幅大于2000字的有12篇,占比19.0%,这两类的多为评论性或附属类新闻,观点性突出,表达篇幅相对较长。

《人民日报》(海外版)对辱华事件的主要事件及结果的相关报道共有30篇。其回应速度相对迟缓,新闻的黄金48小时篇数为0,多数为事件发生后一段时间的整理回顾性报道。对同一篇新闻的回应周期体现出同一时间会较为关注同一事件,周期短。同一事件的报道篇数说明大部分事件仅报道1-3次,只有个别较为重要的,如ABC辱华事件会持续关注。

在话语表达方面,通过Python的SnowNLP库对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所有样本进行情感分析,最终计算出文本的整体情感得分为0.828424622,情感倾向偏向积极。这说明了在面对此类有辱国家形象的负面事件时,以海外华人为受众的《人民日报》(海外版)所表达的观点与态度较为正向,鼓舞华人,展望未来。

第二小节 人民网英文版辱华事件相关报道的新闻生产框架特征

人民网(People’s Daily Online)自1997年开始运营,是《人民日报》建设的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络信息交互平台,也是全球最大的综合性网络媒体之一。作为我国的旗舰媒体之一,人民网始终坚持以“报道全球、传播中国”为己任。人民网拥有九种外语和七种少数民族语言等多种版本,英语版作为受众最为广泛的版本之一,在人民网对外传播中举足轻重。

人民网英文版标题或正文中包含“insult China”的相关新闻共有174篇,通过筛选(包括去重、剔除与“辱华”无关的报道等)最终获取35篇报道样本。

如图四所示,近11年来人民网英文版对“辱华”相关事件的年均报道量并不多,每年不足3篇。从趋势来看,2008年-2019年以来,人民网英文版对辱华事件的报道量经历了先降后升再降的过程,其中2008年(6篇)和2017年(7篇)为两个高峰值,而2011年则为低谷(0篇),并未出现相关事件的新闻报道。

从新闻来源来看,人民网英文版中涉及“辱华事件”的35篇报道由21篇原创新闻(占比60%)和14篇转载新闻(占比(40%)组成。其中,转载新闻全部来自国内权威的官方媒体, 8篇转自新华社,4篇转自CRI Online(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转自中国日报和中国网新闻(China.org.cn)的各1篇。这反映出在此类与国家形象紧密相关的负面事件中,通过官方渠道进行发言和舆论引导是官媒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新闻体裁方面,涉及 “辱华事件”的新闻主要是报道类(22篇,62.9%)和评论类(10篇,28.6%),附属类文章仅有3篇(8.6%)。在三种新闻体裁中,新闻报道类相对简短和客观,重点在于讲述辱华事件的来龙去脉,较少夹杂个人评价与情绪;而新闻评论类则在讲述事件始末的同时表达个人意见,在本研究中多表现为对辱华事件进行谴责甚至提出抗议;三篇新闻附属类文章则以“如何正确对待其他国家及其公民对我国的批评和种族歧视”为主题极为简要地表述了作者自己的看法和倡议。

在单篇新闻的篇幅方面,辱华事件的新闻报道数量为大多不超过900字(32篇,91.4%),其中300字以下的短新闻(如消息)有9篇,约占四分之一,301至600字(12篇)和601至900字(11篇)的中、长篇报道各占三分之一左右。篇幅长于901字的仅有3篇,占报道总量的8.6%,都为新闻评论类文章。

除5篇(14.3%)与“辱华”相关的非事件性新闻外,人民网英文版对辱华事件的主要事件及结果的相关报道共有30篇。就回应速度而言,大多数新闻报道(12篇,34.3%)在48小时到一周内对辱华事件进行回应,在48小时内或1周之后对其进行回应的新闻则各占四分之一左右(各9篇,25.7%)。

回应周期则与(同一事件)报道篇数联系密切。人民网英文版对同一辱华事件的新闻报道多为单篇报道(14篇,46.7%),导致了对该事件的回应周期也仅限于当天。而在回应周期为48小时的新闻报道则由14篇单篇报道和两组(每组各2篇,共计4篇,占报道总量的60.0%)系列报道组成;在3-7天内进行回应的报道都为系列报道(共三组,共计10篇,占报道总量的33.3%),其中两组由4篇报道组成,一组由2篇报道组成;而回应周期最长的报道为一组系列报道(2篇,占报道总量的6.7%),持续周期为8天。

在话语表达方面,通过Python的SnowNLP库对人民网英文版的所有样本进行情感分析,最终计算出文本的整体情感的得分为0.672073383,情感倾向接近中性。这说明了在面对此类有辱国家形象的负面事件时,人民网英文版仍旧坚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避免在报道中夹杂强烈的情绪和立场偏向。

第三小节《人民日报》海外版与人民网英文版新闻内容框架的对比分析

在时间维度上,样本中人民日报海外版对“辱华”事件的报道起于2001年,止于2018年,而人民网英文版对“辱华”事件的报道则起于2008年,即人民网创立之后(2007年)。就年均报道量来看,双方皆为3-3.5篇;并且(从2007年开始)双方对“辱华”事件的报道量都历经了先跌后涨再跌的相同趋势。

在新闻来源方面,《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原创和转载新闻比例约为5:1,而人民网英文版的原创和转载新闻比例为6.4,双方的转载类文章大多或全部来自国内官方媒体,如新华社、中国日报、中新社等具有较高公信力的权威媒体等。而且,双方的原创比例都高于转载新闻比例,在新闻来源方面的种种共性反映出:面临与国家形象紧密相关的负面事件时,在对外传播(无论受众是外国人还是海外华人)中官方媒介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

在新闻体裁方面,无论是《人民日报》(海外版)还是人民网英文版对辱华事件的相关报道都以新闻报道类为主(57.1%/62.9%),新闻评论类次之(38.1%/28.6%),附属类文章最少(各自只有3篇,占4.8%和8.6%)。同时在报道篇幅方面,双方的一个显著差异是《人民日报》(海外版)单篇相关报道的篇幅均值普遍高于人民网英文版。

从对辱华事件的报道回应速度来看,《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回应速度相对迟缓,对在黄金48小时内进行回应的报道篇数为0,多数为事件发生后一段时间的整理回顾性报道,回应时间多在事件发生后3天之后,以2周到1个月间最为常见;而人民网英文版的回应则大多发生在3天到1周(12篇,40.0%)内,在48小时(9,30%)和8天到1个月内(8篇,25.7%)进行回应的也不少见。

从回应周期来看,《人民日报》(海外版)和人民网英文版对同一“辱华”事件的回应周期都较短,约二分之一(43.3%/60%)的报道回应周期仅限于报道当天,此后便不再关注;此外,《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其他报道的回应周期都较长,常常持续近数月甚至一年及以上;而与之相异,人民网英文版的相关报道回应周期持续时间都不超过1个月。

最后在话语表达方面,通过Python的SnowNLP库得出,人民日报(海外版)和人民网英文版的所有样本的情感得分分别为0.8284242和0.672073383,前者情感倾向偏向积极,后者则倾向为中性。

总之,整体上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回应更为有力,细节化;人民网英文版的回应则相对客观,全局化。

第二节 人民日报辱华事件相关报道的新闻内容框架特征

第一小节 人民日报海外版辱华事件相关报道的新闻内容框架特征

辱华事件及结果框架是指对对辱华的主要事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的情节报道。《人民日报》(海外版)对辱华事件的报道量为30篇,占比46.9%。

报道对象中辱华者的社会身份为媒体界有19篇,占比63.3%,社会身份为商界的有6篇,占比20%;为政界的有4篇,占比13.3%;社会身份为个体的有1篇,占比3.3%,其余均为组织。可以看出媒体界是辱华方的主要聚集地,例如CNN、ABC的辱华事件等,并且涉及辱华的媒体是当地的主流媒体,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其在节目或影视剧中所表达的辱华言论会严重损伤我国国际形象。报道对象辱华方的属地为北美洲的有17篇,占比56.7%;欧洲有10篇,占比33.3%;非洲有2篇,占比6.7%;大洋洲有1篇,占比3.3%。说明辱华的报道对象属地集中在北美洲和欧洲,注重与这两个地区的交流与发展,关注该地区的华人群体利益是尤为重要的。

辱华事件过程中被侮辱方有28篇为中国人(海内外华人华侨),占比93.3%,2篇为中国文化(包括语言文字、信仰习俗、饮食习惯等),6.7%。辱华方式中有18篇为言论侮辱,6篇为权利侵犯,3篇为影视剧侮辱,2篇为商品侮辱,1篇为其他。说明中国人遭受到言语与权利的侮辱是最为集中的。

辱华事件结果中被辱方的回应方式有28篇为抗议并采取后续行动,占比93.3%;2篇为表示谴责并要求道歉,占比6.7%。说明海内外华人华侨重视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维护自身权利。辱华方回应中12篇无回应,8篇致歉并采取补偿措施,7篇仅致歉,3篇拒绝道歉和补偿,整体上有回应与无回应各占一半,辱华方对自身的辱华行为的认知尚不明确。

辱华事件回应建议框架是指对先前的辱华事件的原因分析、评估后的建议评论性新闻。《人民日报》(海外版)对辱华事件的回应建议量为28篇,占比44.4%。

新闻中提出的建议18篇为提倡华人发力,华人在海外是积极参与政治,投票表决,维护自身的权利;3篇为提倡华媒发声,华媒通过自身在海外华人间的影响力合理引导,并且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3篇为提倡组织支撑,海外侨社、华人社区等发挥组织作用;2篇为提倡文化交融,消除排外心理;2篇为提倡国家强盛,提升我国国际地位与国际形象。

辱华事件历史回顾是对历史中或者整年中某个地区或某个特定的辱华事件的梳理与回顾性文章。《人民日报》(海外版)对辱华事件的回应建议量为5篇,占比7.9%。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认识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带来国际地位的提高,辱华事件的方式与频次都相对减少,但也仍然需要重视。

第二小节 人民网英文版辱华事件相关报道的新闻内容框架特征

人民网英文版辱华事件相关报道包括辱华事件及结果(30篇,85.7%)、辱华事件回应及建议(4篇,11.4%)以及辱华事件历史回顾(1篇,2.9%)三类内容框架,其中以辱华事件及结果为主要内容的新闻报道最为常见。

新闻中辱华事件的行为主体通常为个人(16,53.3%)、组织(13,43.3%)以及政府(1,3.3%),其中个人和组织最为常见。对以上三类主体的社会身份进行归纳发现,辱华方主要出身于工商界(如奢侈品牌D&G、戴姆勒汽车公司等)和媒体界(如瑞典电视台和CNN的节目主持人),各出现9次(30%);而政界(5)与文体界(4)则各占15%左右。就辱华方的归属地而言,北美洲的有9篇(30.0%),欧洲有14篇(46.7%),南美洲和大洋洲各有2篇(各占6.67%)以及亚洲3篇(10.0%)。说明辱华事件较为多发的地方集中在北美洲和欧洲(共计23篇,76.7%),因此要注重与这两个地区的交流与发展,通过各种对外传播途径塑造更好的国家形象,预防和减少辱华事件的发生。

在辱华过程中,18篇报道中被侮辱方为中国人(占比60.0%),10篇为中国政府(占比33.3%),而中国文化和其他(其他被辱方或非单一被辱方,如同时侮辱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均仅有1篇(各占3.33%)。至于辱华方式,言论侮辱仍旧最为常见(16,53.3%),二分之一以上的辱华行为是通过言论完成的。除此之外,辱华方式也具有多样性,商品(4篇,13.3%)、权利侵犯(3篇,10.0%)、影视剧(2篇,6.7%)、广告(1,3.3%)等都是辱华的形式之一。

辱华事件结果包括中被辱方的回应以及辱华方的后续回应两部分。被辱方的回应通常有两类:表示谴责并要求道歉(12篇,40.0%)和抗议并采取后续行动(15篇,50.0%),这两类回应的占比相当,前者多为受辱者在“受辱”后的所提出的首要的或基础的要求,后者多要求辱华方所属上级责任机构对其采取解除职务以及采取其他措施对受辱者加以补偿。而辱华方的后续回应包括:拒绝道歉、无回应(沉默)、致歉以及致歉并采取措施四类。在人民网英文版的样本中有8篇报道中的辱华者拒绝道歉,11篇无回应,7篇致歉,4篇在之前基础上采取了补偿措施。总之,前两类(负面反馈)占比近三分之二,后两类(正面反馈)占比约三分之一,说明辱华事件中的大多当事人并未认识到其辱华行为的错误以及其行为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负面影响。

第三小节《人民日报》海外版与人民网英文版新闻内容框架的对比分析

《人民日报》(海外版)与人民网英文版中辱华事件及结果框架都是占比最高的,说明对辱华事件的报道是该新闻内容框架的共同核心。辱华事件回应建议框架则存在明显差别,《人民日报》(海外版)有较多评论性文章回应辱华事件并分析原因提出建议,英文版则在这方面较为缺乏。在辱华事件及结果框架的报道中,其报道对象、事件过程、事件结果也存在相似与差别。

报道对象中人民网英文版的辱华方社会身份较为均等,各界都存在一定辱华现象,《人民日报》(海外版)则媒体界较为突出。海外华人对当地媒体的日常关注与反馈可能是原因之一。辱华方的属地则较为一致,集中在北美洲和欧洲,说明这两个地区对中国形象的认知是尤为需要关注的。

事件过程中被辱方存在差异,人民网英文版集中在中国人与中国政府,《人民日报》(海外版)则集中在中国人,中国政府则相对缺失,说明英文版更关注中国作为国家对外的国际形象负面新闻回应,海外版则更加具体和生活化,关注海内外华人的生存境况。辱华方式则都主要通过言论进行伤害,对言论的及时回应与相关要求应纳入议程。

事件结果中,《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被辱方表现得更为行动派,采取抗议与后续行动是主要回应方式,人民网的回应则各占一半,要求道歉占比40%。这也是受到受众群体的影响,海外华人可以直接向当地辱华方进行反馈与抗议侵犯他们权利的辱华行为。辱华方的回应中无回应都是占比最高的,说明不少辱华事件往往无疾而终,对辱华事件的持续关注是急需的。也有一半致歉或采取措施表明对辱华方的抗议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

 

第五章 对外传播中负面事件新闻框架的优化路径

中方媒体在对外传播中起着传递中国声音的重要作用。面对辱华事件等负面报道,华媒如何有力回应,避免他国媒体一家之言,是维护我国国际形象及海内外华人权益的第一道门槛。《人民日报》(海外版)与人民网英文版创刊较早,是我国早一批面向世界的华媒,其在应对负面事件中报道回应中的观点与态度具有广泛的影响力。通过对辱华事件新闻框架的内容分析,尝试提出以下对外传播中负面事件新闻框架的优化路径。

一是建立海外华媒人才队伍。《人民日报》(海外版)与人民网英文版的原创稿件中对辱华事件的事件过程及结果的报道表明其在面对负面事件时回应速度相对迟缓,回应周期也较为短暂,难以形成系列跟踪报道。并且辱华方的回应方式也表明多数辱华事件往往没有得到有效回应就不了了之。建立海外华媒报道人才队伍,能够及时报道海外辱华事件等负面事件,第一时间表明我国态度与立场,引导海内外华人采用合理方式维护自身权益,正确表达我国面对辱华事件的合理诉求。并且可以形成跟踪报道,反馈侵犯我国国际形象者的意见,引导双向沟通。

二是设置议题,引导官方舆论场。《人民日报》(海外版)与人民网英文版中辱华事件过程中的辱华方式与对象说明海内外华人是受到伤害的主要对象,对中华文化的陌生感带来的文化隔阂,种族差异带来的歧视与偏见等都是造成这类伤害的原因。华媒在面向世界时可以寻找恰当方式主动出击,设置议题,宣传中华文化,引导官方舆论场,让海外“睁眼”看华人。在华媒建立专栏,打造特色栏目,塑造中国国际形象,加深海外受众对中国的了解与认知程度。

三是与海外华人华侨华社保持紧密联系。面对辱华事件时,《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受众表现得更为有力,会采用多种方式申诉。他们不仅是华媒的受众,也是华媒的信源。与直接权益群体保持紧密联系,了解他们在海外经历的事件,通过媒体的力量为他们发声,让海外华人的发声被更多人听见。可面向海内外华人多多开放“观察员评论”通道,让他们的意见能够直接表达。

《人民日报》(海外版)与人民网英文版是海内外华人面向世界的重要通道之一,愿这份通道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Goffman, E., 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Boston: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86.

[2]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3]季乃礼:《国家形象理论研究述评》,《政治学研究》,2016年第一期,第104-113+128页。

[4]刘小燕:《关于传媒塑造国家形象的思考》,《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二期,第61-66页。

[5]潘晓凌,乔同舟:《新闻材料的选择与建构:连战“和平之旅”两岸媒体报道比较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年第四期,第54-65+96页。

[6]孙彩芹:《框架理论发展35年文献综述——兼述内地框架理论发展11年的问题和建议》,《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九期,第18-24+62页。

[7]孙有中:《国家形象的内涵及其功能》,《国际论坛》,2002年第三期,第14-21页。

[8]肖伟:《论欧文?戈夫曼的框架思想》,《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十二期,第30-36页。

[9]徐小鸽:《国际新闻传播中的国家形象问题》,《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年第二期,第35-45页。

(责编:刘扬、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