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师大2019

从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全媒体环境下新闻文本的虚拟化呈现与审美嬗变

秦宗杰  
2020年01月16日08:43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摘要:在全媒体的环境下的新闻生产领域中,以VR、AR等虚拟技术为代表的媒介“虚拟化”的生产与呈现技术深刻地改变了传统新闻编辑部的工作流程。这种虚拟化的媒介生产技术这一潮流代表着什么,这一趋势于受众、于媒体自身的影响,其背后的成长逻辑成为本文需要着重考察的对象。研究发现媒介的这种虚拟化形势代表着受众的一种从“二维式”审美向“三维式”的审美转变;“虚拟化”是媒体取悦受众的一种是手段,它改变了受众感知新闻的方式,从一定意义上讲,还会阻碍受众对事实的认知;通过考察我们还发现,这种虚拟化趋势的成长得益于资本和消费两大动力的支持。

关键词:VR;AR;新闻文本;虚拟化;审美

一、引言

从15世纪德国工匠古登堡发明印刷机始,几百年间,人们的媒介表达技术经历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广播、电视、卫星电话、互联网等传播技术不断问世。今天的媒介环境,已是一个各种媒介形式相互交叉、重叠、互动的场景。新闻信息生产所借助的媒介常见的有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络、电信、卫星通讯等,这是一个涵盖了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接受资讯的全部感官[1]的媒介阵营,形成了一个“全”媒体的媒介场域,并且随着时间的演进,还会有新的媒体形式开发、利用、流行开来。

今天的媒介场域中,以移动互联设备为硬件支撑,以VR技术为代表的虚拟媒介形式尤其引人注意,虽然关于何时为VR技术爆发的“元年”还时有争论,但是在新闻生产领域,这些虚拟媒介确确实实已经侵入了进来,并且在某些程度上,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效果,受到了一些受众的青睐,还得到了资本的宠幸。

在新闻文本的制作中,一种虚拟化的倾向已经出现,即借助于新的媒介技术(包括但不限于AR\VR),新闻工作者对于新闻事实的还原、建构和呈现。毫无疑问,从空间的意义上讲,这是一种三维新闻生产与呈现形式,与此对应的,传统意义上的新闻生产和表达形式,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都是一种二维的逻辑模式。传统的以文字为主的新闻文本带给受众的是自主、深入、系统的阅读体验,受众的阅读过程从始至终是建立在理性思考之上的。通过这一过程,受众可以获得“纯粹”的阅读体验,这是二维空间式的阅读带给受众的独特的审美体验;但是在虚拟化的新闻文本中,受众获得的是一种“超真实”的三维空间式的体验,在图像感觉上,这种形式带给受众较逼真的感官刺激、感官体验与审美愉悦感,这是三维空间式新闻文本的特点。

今天的新闻文本虚拟化呈现、沉浸式体验在市场上获得青睐的现象的实质是什么?空间在人们的阅读体验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这样一种新闻文本呈现方式的变化背后表征着什么?什么因素在驱动着这一内容形式的恣肆?这样的变化趋势对于新闻生产机构,对于受众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是本文所关切的。

二、二维到三维——新闻文本的空间转变

(一)空间

在古人的表述中,“空间”被称为“合”或“宇”。所谓“四方上下曰六合”,认为空间有六个向度,并且具有可逆性和对称性。中国古代哲学家从“道”“心”等角度出发,对空间的概念和特性作了独到的解释。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将空间理解为永恒的、无限的、虚空的区域,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方式; 笛卡尔则从几何的角度审视空间,认为空间是物体的生存场所[2];黑格尔看到了空间的物质性,并且相信,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相互转化……

人类生存在空间里,我们能感知到的空间恰好是三个维度。一维空间是一条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二维空间则是一个平面,即所谓的“线动成面”,三维空间是一个立体的概念,即“面动成体”,这个有长、宽、高。在这个空间里,能感受到天高地迥和宇宙之无穷,能体会到兴尽悲来和盈虚之有数,总之,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这个空间里发生的。

(二)作为文字(印刷)新闻的二维式审美

传统的新闻是作为文字的面貌与受众见面的,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受众产生的是对文字的审美观照。从文字诞生以来,受众的阅读惯习就是文字式的静态阅读,审美的主体对审美客体进行的是一种静观的、深入的、自主的、沉思性的思想活动,并由此形成对审美客体的主观认识。

传统的审美过程的展开是需要审美主体充分利用自身的直觉、想象、联想、回忆、移情等手段,来达到对审美客体的审美体验,进而产生审美意象。这个过程是审美主体视觉与心灵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心灵的作用甚至会成为主要矛盾。试想,欣赏一幅抽象的艺术画作时,如果不作任何心灵思想活动的话,那么看到的、体察到的作品的艺术震撼和艺术价值将会大打折扣。所以,审美静观的对象具有表象化、感性化[3]的特征。审美当中和审美之后产生的审美愉悦感主要是审美主体自己生产的,审美主体的主动性、意识的延展性和增殖性在审美中起到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在文字性新闻文本阅读中,就像斯图亚特·霍尔的研究所显示的那样,背景不同的受众会对新闻文本作出角度不同的解读。甚至阅历丰富的人可以对一篇新闻文本作出多种解读,常常这种解读往往是新闻生产者所没有料想到的。在鲁迅的小说中,有的人体会到旧中国社会环境的黑暗,有的人能看到民众的淳朴与善良,甚至有的人能从中看到一些关于生活的哲学。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受众,或许也会有一千份新闻感知。

所以,以文字为主要构成的新闻文本里,受众是在二维空间里展开阅读、思考、联想与欣赏的。这是一种二维式的审美,其优点和不足都很明显,它虽然能带来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却又需要受众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想象力;它虽然能带领受众进入深度思考,却又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尤其在今天受众注意力被严重分割的情境下更难实现。这些特性都使得二维式的审美在今天成为一种“奢侈”。

(三)作为虚拟新闻的三维式审美

虚拟新闻,即新闻的虚拟化呈现。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是,一种沉浸式媒介体验,它复制的世界可能来自现实环境也可能来自想象空间,用户与虚拟现实世界的互动方式是身临其境[4]。这种新形势的新闻是技术进步的产物,从2016年开始,这种新闻形式逐渐开始受到业界追捧,并且学界对其的研究也越来越全面、深入。

虚拟新闻的诞生基于技术的基础之上,同时诞生在传统媒体谋求转型之际,所以从登场初始就获得了拥抱。近几年,欧美的一些主流媒体,包括《纽约时报》、《今日美国》、德国《世界报》、瑞士《观察报》、瑞典《每日新闻报》、德法公共电视台、英国《卫报》、天空电视台、欧洲新闻电视台、ABC、BBC等,都在试水虚拟新闻[5]。最令人难忘的即是纽约时报关于《雪崩》主题的系列虚拟新闻产品。2012年12月,《纽约时报》网站发表了 一篇题为《雪崩(Snowfall)》的关于美国华盛顿州喀斯喀特山脉雪崩事件的专题报道。《雪崩》完美融合了新闻报道与多媒体交互技术,用图片、文字、视频和 3D 模拟动画[6]等技术再现了这一自然事件的演进过程,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并且事后调查发现了纽约时报的用户得到增加。

后现代表达的一个主要主题就是视觉形象及其再现,它把人们的阅读惯习从传统的单纯依靠文字符号里解放出来,通过借助新的媒介技术帮助人们生产与拓展意义空间。文字和图像是再现世界的两种基本途径[7],虚拟时代之前,人们使用文字符号表征实在,在虚拟时代,人们依靠电子化程序来再现世界。人与文字之间的关系被人与虚拟现实之间的关系所侵蚀、取代。

在虚拟新闻里,形式的新颖刺激了感官的兴奋,在一定时期内带给人一种“空虚的”愉悦感。人们所观看到的好像不是现实而是现实的“仿像”,形成了一种可以被称之为“虚拟美学”的镜像。相较于传统的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审视、联想与思考,虚拟美学关注的是人的身体的电子化程序的互动,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各个感官被“充分”激活起来了,嗅觉、触觉、听觉、视觉都被被动地调动起来,“身临其境”般地感受新闻作品带来的虚拟体验。

从审美的视角出发看,虚拟新闻的出现和当下的“燎原”之势,与此相比,文字性新闻文本相对的弱势关怀,实际上反映出的是一种从二维式向三维式的审美情趣的转向。在技术决定论者、技术“善”论者和经济基础决定论者看来,这种转向恰恰契合了工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进程。并且在乐观主义者那里,虚拟新闻愉悦了人们的审美体验,让人们在快乐中完成对新闻事件的了解和消费。

三、谁的助力?

在媒介环境学派看来,媒介就是讯息,就是隐喻。他们普遍认为,一个时代最重要的信息是这个时代的传播媒介,即信息的承载工具和承载技术。因此,现今虚拟新闻技术的“出生”与流行无疑背后也是某些因素的隐喻。当然,虚拟新闻这一形式的出现背后体现了技术的进步,因此在考察其诞生原因时,技术绝对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但是,对于信息技术的研究属于计算机学科领域的范围,在此次研究中,我们更关心的是这一技术应用背后的宏观社会因素。

(一)资本的逻辑

在论及资本的原始积累时,马克思曾经说过,资本来到这人世间,从头到脚的每一个毛孔都滴着鲜血、透着肮脏。诚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曾为世界的乃至人类的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马克思以及马克思主义者看到了资本发展过程中,强者强加给弱者的种种暴行,看到了资本在循环和增殖的过程中,对于人的内在自由的践踏和对人类文明的摧残。我们容易看到事物带给人们的好处,却经常忽视它带给人们的不利。哲学家杜威曾表示,人们把那种对他们有主要价值的东西当作是唯一实在的东西,在这一过程中,真实性和高贵性被等同起来了[8]。

西方的媒介是作为企业的面貌示人的,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他们往往更加积极地适应新形势,采用新技术以迎合受众的阅读偏好。在虚拟的新闻文本面前,受众被眼花缭乱的、沉浸式的、形式所吸引、驻足与流连。采用虚拟现实这样的技术,往往需要持续不断地资金投入和人才储备。这一方面,资本雄厚的西方媒介集团是毫不吝啬的,并且能做到“敢为人先”。

中国现代的新闻媒介诞生在民族解放时期,一开始就是为党连接人民的桥梁、宣传党的纲领、政策任务而展开工作的。中国媒介的市场化改革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而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达到了高潮。从92年前后至90年代末,媒介产业化的步伐得到加快,一大批面向市场、注重经济效益的媒体纷纷创办[9]。1996年,中国第一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开启了传媒的集团化之路,媒体开始朝着做大做强之路迈进。此后的一二十年,中国媒体不论是从资产规模上,还是从机构规模上以及影响力上,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媒体更加注重读者的阅读体验与阅读兴趣,媒体的产业属性得到彰显,这就为中国媒体的新技术采用奠定了基础。

纵观中国与西方媒体的成长与历史演进,我们可以看出:为了不断地资本增殖,使得媒介作为企业在市场大风大浪中占得勇立潮头和占得先机,媒介集团不得不采用新技术以满足受众的阅读趣味和审美偏好。说到底,今天媒介新技术的采用与推广是资本的生产逻辑使然。

(二)消费的逻辑

一般意义上认为消费即对商品的购买,满足的是人类的物质或精神欲望。在物质条件相对受限的“前现代”社会,消费满足的仅仅是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体现的仅仅是具体物质的消费;及至社会发展到物质条件相对充裕的时期,人的消费转向了为满足人的更高层次的意识活动领域的消费,体现的是对精神的消费。“消费社会”是最近一百多年来西方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结构变迁的重要产物[10],这一术语的诞生是基于两次工业革命使得社会生产力极大解放的基础之上,体现了在后现代环境下,人的消费欲望的膨胀和消费行为的凸出。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对“物”的消费的整个过程是以“生产”为中心,消费“物”只是工业过程的结果,是生产的结果,它在整个工业运行过程中并不扮演核心的作用。换言之,是生产导致消费;而在后现代语境下,“消费”一跃而上成了工业过程的核心概念,成了工业生产的起点和终点,成了人们进行生产的逻辑起点与价值归宿。即消费创造、导致、决定生产。

在文字为主要传播符号与传播手段的历史时期,文字是整个传播过程的逻辑核心,而且占据了人们消费的主要形式。在工业革命的起始时期,为了获得世界各地的商业信息,英国的工厂主们争前恐后地阅读报纸,从报纸上提取出有价值的生产信息,从而支持了报纸的早期发展;在昏暗的政党报刊年代,人们消费的是由党派提供的揭丑性、攻讦性文字报道,造就了那个时代的新闻特色。

人是存在欲望的动物,图像作为传播新形势的出现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想象力,在一两百年的时间内迅速地影响了人们的阅读趣味。在精神文化消费领域,伴随着新的媒介产品形态的不断迭新,人们的消费习惯由文字转向了对图像的消费。图像带给人的冲击力是巨大的,曾经照相技术诞生后,就有人大呼绘画艺术的凋亡。此外,消费图像的知识储存门槛比消费文字的门槛低得多,三四岁的孩童就已经可以举着手机娴熟地进入动画片播放的页面;成人更经常通过看视频来获取信息,巨幅广告也总是洋溢着明星做作的微笑……似乎在以图像作为传播符号、意义载体的历史时期,人们更愿意消费图像。

今天是一个读图的时代,人们既消费文字也消费图像,但是似乎更愿意消费图像。图像给人带来的冲击是震撼心灵的,它不需要文字所依赖的联想与知识储备就可以直接抵达人们的心灵,唤起人们的感情。对图像的思考更直观,所耗费的精力更节省,但是这样一种的“图像思考”行为是否更有利于人们对外界的认识与客观世界的把握,这还是需要思考的,后文将会论及。

四、转变引起的思考

(一)被动改变,还是主动选择?

如前所述,观察多家新闻媒体机构试水虚拟新闻文本,受众对其是倾向于接受而不是排斥。而且,受众对这一新形式的文本的接受属于一种消费主义视野下的审美转向。那么受众对这一形式的接受属于自主的选择、认同还是被动地刺激、强加?在面对这一新形式的选择,受众是否是自由的、自觉的?

在人的选择和发展中,理性主义者普遍拥护人的自主意识。人的自主意识是人自主决定自身生命活动的意识。由于人的活动并非是纯粹的不受他人影响自然活动, 而是在人和人之间形成的社会网络、社会关系下的社会活动,受一定社会交往规则的制约。因而, 在一定的社会交往形式中, 个人为了实现自主活动就会产生现存实践的意识, 即自主意识[11]。在人的自主意识中,实现自主活动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即人的自主意识是建立在人的实际活动对人提出的需求之上的,先有需要,再有自主意识。

人在社会上生存,就必须拥有生存手段。在现代社会中,获取信息能力是生存手段的重要部分之一。人需要对他所处的周遭世界作出复合真实情况且有利于自身的判断,才能在社会中生存、立足和发展。比起传统的报纸和电视等媒介手段,虚拟新闻文本具有沉浸性、交互性等特征,更强调现场感和时空穿越感[12]。这就是说,虚拟新闻文本的本质属性、价值依归是刺激受众、黏引受众、娱乐受众,而不是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提供关于受众确实需要的应知和欲知的新闻。

虚拟新闻文本的作用是取悦受众,在人的注意力被严重分割的当今社会,让受众在众多的信息文本当中被迅速吸引和长时驻足在三维的社会现象重构的电子图景中,这是虚拟新闻文本的现实任务。

从新闻信息论的角度出发,虚拟新闻文本给受众提供的有效信息不足,甚至妨碍(如果把大量时间沉浸在虚拟新闻文本中)了受众对于有效信息的寻找和利用。

受众对这一新形式新闻文本的欢迎,只能说是处于好奇与娱乐的心态,沉浸过程中,受众得到了精神上的快慰。在这一点方面,虚拟新闻算得上对人有所帮助。但是对于受众接受更及时、更重要的信息时,虚拟新闻文本起到的是阻碍作用。如果新闻媒体机构以虚拟化文本制作为主要产品形态,那么就是粗暴地改变了新闻作为信息的功能,强制地改变了受众的阅读趣味。受众在获取关于自身有用的信息时,遭到了粗暴地、无理地忽视。

(二)现实空间,还是虚拟空间?

空间的体验决定着人的生存体验。人生活在现实空间,其一切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社会认识都既是以现实空间为起点,也是以其为终点的;如果将人置于一个虚拟的空间,那个空间没有劳动、没有生产、没有同伴、也没有社会关系,那么人将不为人,而成了虚拟空间的没有感情的木头人,这是不可想像的。所以,现实空间才是人的终极生存空间和价值空间。

毫无疑问,作为新闻文本,不论是传统的文字性的样态,还是虚拟性的样态,其故事题材都来自于新闻事件。所以,新闻描画的是现实空间,即使是作为虚拟形态的新闻文本,其制作蓝本还是真实发生的事件,其原型是现实空间。

但是在虚拟新闻文本中,其所“拟化”与呈现出来的事物只是现实的“仿像”。学者指出,在艺术创作中,意象是追求意义的表意符号,而“仿像”则是一种贬低意义的符号模式[13]。虚拟的世界是一个依靠计算机的编码世界,呈现出来的事物是缺乏自然界事物的那种灵动。在感知的过程中,人的审美感知是僵化的、仪式化的。而且,人对虚拟出来的“仿像”的感知是是不自由的,不是人经过自己大脑的联想刻画出来的。

戈夫曼曾经讨论过人们在前台和后台的表演中“角色切换”的问题。他认为,在表演中,前台和后台的切换需要给演员留够适当的时间,以使得演员自如地从一种表演行为转化到另一种行为当中[14]。从此处可以联想到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当中发生的角色转换不充分而发生的令人痛心的事实:少年错杀同学,觉得对方应该身穿有“黄金铠甲”;玩家从数层高楼跃下,认为其有轻功……当虚拟新闻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甚至成为人们感知世界的主要方式,那么频繁地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发生角色转换,则会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感知被重新定义。

在虚拟技术被应用于新闻生产领域时,是作为一种吸引受众的有效手段来使用的。但是,在广阔范围的应用中,这样的一种新媒介技术应用对人的影响却不像其他媒介技术那样“轻微”,它将要改变人的空间感知方式,而这方面是和人类生存方式息息相关的。

(三)读者:沉浸等于还原?机构:技术加持?还是技术挟持?

虚拟新闻文本的最大特点就是“使人沉浸”,遨游在由程序化数字提供的虚拟空间里,人们“体验”着新闻事件、“消费”着新闻事件。传播过程原理(“香农—韦弗”定律)揭示: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噪音”的干扰,所以,随着传播过程的延长,信息的质量就会有所失真,信息的数量也会打了折扣。

传统意义上的文字式新闻文本是记者头脑中建构的新闻事件的文字化表达。在此意义上,新闻事件从文字到读者眼前经过了记者一次的加工和建构。在虚拟新闻文本中,程序化的情景建构不是直接来自于新闻事件,而是来源于记者已经建构完成的文本。即在虚拟新闻文本中,新闻事件到读者受众的眼前经历了两次建构的过程。所以,在虚拟新闻文本中,新闻事件的原始意义无可避免地被大大“贬值”与“阉割”了。

新闻生产机构是人们生活信息的最重要的提供者。在新闻报道领域,新闻机构是虚拟技术使用的普遍群体。我们都知道,技术的每一次迭代都会引起生产方式的巨大变化,媒体对虚拟新闻技术的采用无疑是增强了媒体的生存适应能力,使得媒体在受众注意力有限的今天,占得先机。但是如果对技术的不见限制地滥用,就会使媒体产生极强的技术依赖性,以文字为核心逻辑的生产新闻生产方式就会转向以虚拟技术为核心逻辑的生产方式。一如学界所讨论的那样,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内容提供。做技术不是媒体的强项,如果媒体转化为以虚拟技术为核心逻辑的机构,那么媒体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媒体是否还是一个文化属性为主的机构值得存疑。

结语:

空间体验决定生存体验,从欣赏文字到沉浸虚拟的新闻体验转变,实则是人们的审美发生了转向,一种从二维审美向三维审美的转变。在转变过程中,资本和消费主义扮演了足够重要的角色,但是这种转向除了带给受众一些娱乐与快感之外,更多的带来的是阻碍人们对真相的接近。那么对虚拟新闻文本的诞生价值以及它的归宿的研究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郜书锴.全媒体: 概念解析与理论重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4): 37-42.

[2]伍乐平,张晓萍.国内外“文化空间”研究的多维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3):7-12.

[3][英]鲍山葵著,周煦良译.美学三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4 ~ 5.

[4]杨慧,雷建军.作为媒介的VR研究综述[J].新闻大学,2017(6):27-35,151.

[5]刘义昆.重构新闻业的想象: 虚拟现实新闻的创新价值与实践困境[J].南京社会科学,2018(7):113-118,132.

[6]张小强,周晓淇. 国外报业数字化先驱媒介融合的进展与挑战——以《纽约时报》和《卫报》为例[J].科技与出版,2015(8):109-115.

[7]谢宏声.图像与观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54.

[8][美]约翰·杜威著,傅统先译.经验与自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9.

[9]林晖,李良荣.关于中国新闻媒介总体格局的探讨—关于二级电视、三级报纸、四级广播的构想[J].新闻大学,2000(1): 20-25.

[10]张佳,王道勇.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社会理论的演进及启示[J].科学社会主义,2018(6): 137-141.

[11]姜爱华.马克思关于社会交往与人自主意识的建构[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3:(5):63-65.

[12]喻国明,张文豪.VR新闻:对新闻传媒业态的重构[J].新闻与写作,2016(12): 47-50.

[13]常新.智能化时代审美的表征:对虚拟真实的一种理解[J].江海学刊,2019(2): 64-70.

[14]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3-104. 

(责编:刘扬、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