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青少年网络阅读的"时度效"

蒋亦丰
2020年01月21日13:19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青少年网络阅读的“时度效”

尽管阅读的移动化渐成趋势,但网站阅读仍是学生阅读的重要途径。究其原因,目前初高中对学生使用手机进行较为严格的管理,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必要的通讯外无其他使用手机的机会。学生回到家后,习惯在电脑上同时进行浏览网页、听音乐、玩游戏等活动,家长出于保护学生视力的考虑,也更倾向于使用大屏幕的电脑用以阅读。

互联网的普及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作为人类主要精神文化生活之一的阅读也发生着深刻改变。青少年是阅读的主要群体,也是运用互联网技术的活跃群体。在纷繁复杂的互联网面前,青少年的网络阅读究竟呈现出怎样的面貌,存在哪些问题?作为内容的提供者,又该如何加以科学引导?结合近10年的实践与研究,笔者试从“时度效”3个维度入手,解析青少年网络阅读的现状与对策。

青少年网络阅读现状调查

为加快媒体融合,向学生提供网络阅读资源,2012年,《中学生天地》杂志创办了“锐角网”。读者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自我阅读、自我表达、自我组织,以期打造青少年版的“豆瓣”。经过多年的读者调查和后台数据分析,得出青少年网络阅读现状如下:

有阅读规律,少阅读时间

尽管阅读的移动化渐成趋势,但我们调查发现,网站阅读仍是学生阅读的重要途径。究其原因,目前初高中对学生使用手机进行较为严格的管理,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必要的通讯外无其他使用手机的机会。学生回到家后,习惯在电脑上同时进行浏览网页、听音乐、玩游戏等活动,家长出于保护学生视力的考虑,也更倾向于使用大屏幕的电脑用以阅读。

结合近10年的数据可以得出,青少年网络阅读的高峰期为如下几个时段: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寒暑假。尤其是时间较长的寒暑假和法定节假日,学生网络阅读峰值明显上升。但总体来看,学生的网络阅读时间并不多,学生普遍反映,一是学业任务重,阅读时间相对就少了。二是为了保护视力,不少学生还是习惯于纸质阅读。

有精品需求,缺精品供给

正因为学生难得有网络阅读的时间,所以对上网的机会倍感珍惜,对阅读内容的精品化存在内在需求。据国内的一项调查显示,青少年网络阅读的主要目的,“查找资料”“浏览信息”排在前两位。但当前,网络上为学生提供的优质阅读平台并不多,一些在学生中较风靡的网络文学APP,里头多是一些“穿越文”“总裁文”“重生文”,立意不高、题材类同、拽文弄字。同时,绝大多数网站和APP出于商业目的,经常会推送各类广告,缺少甄别能力的青少年容易被误导而掉进消费陷阱。

有阅读习惯,少引导对象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学生一旦体验网络阅读的习惯,对平台会产生较为稳定的黏合力。近10年,锐角网的粉丝量和阅读量常年保持高位稳定,就是一个明显的佐证。但学生即便有了阅读的习惯,却缺少有人对其引导。不少网站和APP几乎放任学生在上面发表评论,甚至会根据学生的趣味进行所谓的“精准”推送,表面上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却忽视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期,不加甄别的提供内容只会让信息茧房裹挟了学生。而从家长的角度来看,绝大多数家长对网络阅读知之甚少,持反对意见的也不在少数,因此尚不具备引导孩子阅读的能力。

网络阅读的“时度效”策略

“时”的精准把控

根据青少年周一至周五几乎没有网络阅读时间的特点,锐角网在每周初进行策划,并于周四开始对网页进行更新。因为几乎是“每周一约”的节奏,编辑在不颠覆网站固有风格的前提下,必须给学生提供显著的新鲜感,首页上的图片和文字更新度超过70%。对于学生的阅读体验,编辑搜集后台留言,及时给予回复。

到了法定节假日,如国庆节、劳动节、中秋节等,因为假期较长,学生有相对宽裕的阅读时间,可以策划一些专题性阅读活动。如某年中秋节,编辑在放假前一天就在网上发布了活动方案。《中秋节,哪里赏月最美》图文并茂地给学生介绍了国内的赏月佳地。“中秋节,一起来写家书吧”向学生征集文稿,并择优置顶网站首页或者刊发到《中学生天地》杂志上。“拍一拍你的中秋节”则让学生用光影去记录中秋节的美好瞬间。一个节日,多个活动,已成为锐角网在法定节假日的常态。

在学生时间最为充裕的寒暑假,锐角网则变换为另一种节奏,不仅每日更新内容,而且要策划大型的阅读活动。2019年,中国新增了两项非遗,成为世界上非遗最多的国家之一。为此,锐角网从暑期伊始就开始策划,先在网站上建圈“我是非遗传承者”,然后分期发布非遗相关知识,并适时推出“知识竞赛”“我为昆区设计广告词”等小活动,给积极参与的学生提供精美礼品。最为重磅的是,《中学生天地》主办了浙江省首届青少年非遗创新挑战赛活动,活动的发布、征集都在锐角网上完成,实现了良好的刊网互动。

“度”的合理把握

青少年网络阅读的“尺度”在哪里,这是从网站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在一直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家具有教育官方背景的网站,秉承立德树人的导向,弘扬青春正能量是应有之义,在社会效益和商业利益面前,网站始终选择的是前者。此时考验的,是如何在不破“红线”的前提下,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和交流的空间,让网站既主流又不失活泼。

锐角网之所以定位在打造青少年版的“豆瓣”,一个主要特征是学生可以自主在网上建群落。网站工作人员只负责对网站的维护和管理,不能“指点”学生该写什么,该发什么,尽最大可能地呵护学生的创作权利和灵感。因为是“群落化”的传播特征,又是由学生自主建群,志同道合者众使得网站的读者黏合度甚高。

但在日常管理中,网站也会引导学生明白: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不能发表和传播不正当的言论。这时,网站的角色和定位就很重要,既不能成为刻板严肃的“家长”,又不能是嘻嘻哈哈的“玩伴”,必须平衡在两者之间,让读者感觉可亲可敬。

比如在建群时,有的学生喜欢用“火星文”等稀奇古怪的文字,这就有悖于主流媒体的导向;有些群名大同小异,常常导致新用户拜错了门。因此网站也进行了一次供给侧改革,要求群主对不合适的群名进行修改。比如有的学生发表了不正当的言论,一般的网站会将言论屏蔽了之。但锐角网增加了一个环节,直接联系作者,告之为何屏蔽的原因,加以正确引导,实现育人效果。又比如有的学生直接将一些作品复制粘贴,有侵权的潜在风险,网站也是及时地进行干预。

因此,近10年运行下来,网站的粉丝量和阅读量保持稳定,并且孕育了一批在国家、省、市级获奖的优秀学生作者,这与网站的“度”的合理把握密不可分。

“效”的科学提升

锐角网的初心是期待搭建一个全新、便捷、有效的平台,帮助刊物进一步贴近青少年读者,突破由于期刊出版周期较长导致的反馈不够灵敏的局限性。事实证明,近10年运行下来已初见成效。然而,建立网站并非一劳永逸,必须从“效”出发,长远考虑,全方位提升传播质量。

在供给端,网站发现与读者的沟通更加便捷,但交流的质量和深度还有待提高,这就等同于视频电话和当面对话的差别。因此,网站每个月都会安排工作人员下基层,至少走进4所初高中,每次与10多位学生代表座谈,倾听他们对网站的看法和建议,读懂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这一做法看似传统,实则深入地走进了读者,为网站的改进提供了有效参考。

在需求端,青少年的想法和诉求是很多的,光靠一个网站难以承载。在内容需求上,锐角网与《中学生天地》杂志、官方微信形成良性互动,利用杂志社的覆盖率、微信的移动化来拓展网站的功能。比如,2019年有学生在网站上发帖求助“学生如何自编杂志”,跟帖者人数众多。编辑发现后,及时在《中学生天地》刊发了一期“主题稿”,并在微信上推送“全省学生期刊设计大赛”的活动启事,学生踊跃参与,最终胜出的作品质量颇高。在服务需求上,《中学生天地》拥有全国青少年新锐作文大赛等优质品牌资源,网站通过绑定这些资源,重点开展公益实践、竞赛、巡回讲座等活动,在青少年中持续扩大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同时,将影响力拓展至教师、家长、大众媒体等相关社会人群。同时,寻求与企业合作,设立“青少年社团活动基金”,为青少年社团提供资金及智力支持,进一步深入校园。

总之,新闻出版单位要客观正确地看待青少年网络阅读的现状,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为其提供适时、有度、高效的阅读方式和内容,提高青少年的阅读质量和素养。

(作者单位: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