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火神山医院“慢直播”为何火了?

2020年02月04日06:54 | 来源:网络传播
小字号

2月2日,经过10天日夜酣战,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使用,雷神山医院项目也进展迅速。在此期间,央视频对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建造过程进行了慢直播,超9000万网友化身“云监工”,共同见证了“中国速度”。今天,传播君就来为您说说“慢直播”。

“慢直播”凭啥吸引9000多万“云监工”?

1月23日,为加强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救治,武汉市政府决定参照17年前北京小汤山非典医院模式,建立火神山、雷神山两家医院。其中,火神山医院计划在6天内建成,并于2月3日投入使用。

1月27日晚,央视频正式开启对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建造过程的慢直播,24小时不间断地呈现施工现场的实时画面。没有主持人,没有解说字幕,只有一个固定机位,若干工人忙碌工作,不快进也不切镜头。

没想到,如此单调的画面内容竟吸引了大量网友观看。截至目前,超9000万网友在央视频多路慢直播中争当“云监工”。大家在评论区热闹地回复,表达着对这种直播形式的新奇感受,也表达着对战疫一线的关心与期盼。

为了方便观看,网友们在观看直播的同时还开启了“在线取名”,为画面中的建筑物、施工设备取了“代号”。如“送高宗”(高层吊车)、“送灰宗”(混凝土运输及搅拌车)、“蓝忘机”(小型蓝色挖掘机)、“叉酱”(跑来跑去的小型叉车)等等。

不得不说,这届网友实在是太有才华了。

这次慢直播为何会吸引9000多万“云监工”?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新闻学专业主任方毅华表示,

首先,大众需要对这种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参与感;

其次,观看直播可以让观众把无法完全理解的公共事件化约到相对易懂的一系列符号当中,比如给叉车、挖掘机起名小黄、小蓝等,实际上消除了网友内心的不安情绪。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网络新媒体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教授、博导孟威则从“新闻之道”的角度出发,解释了此次慢直播吸引千万人观看的背后秘诀:

新闻之道, 在于求真。呈现过程真实有助于连接事实与逻辑,最大限度逼近真相。这是“慢直播”引人入胜的主要原因。疫情紧迫使信息的新闻性增强,但信息供给有限、不确定性明显。“慢直播”所带来的自主参与体验,是“单向传播”和“选择性传播”不能比拟的,在环境、流程、细节、语言甚至动作上使真实变得触手可及。

什么是“慢直播”?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互联网和移动平台的逐渐升级,开始催生电视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传统的电视直播固有的单一架构优势正在逐渐减弱,而移动平台开始占据更多的直播市场份额,其中就包括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但是在比例分成的份额发生变化的同时,另一种直播生态开始出现,这种直播生态直接和常规认知的直播形态冲突,成为“快直播”的抵抗,从而衍生出了另一种直播形式,有业界人士将它理解为“慢直播”。

对于日益兴起的网络视频来说,其视频本身就具备自我阐释的能力。而“慢直播”的差异化体现,将视频本身的这种能力发挥到了极致。

目前,“慢直播”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旅游景区直播。

“央视频”APP慢直播会泽黑颈鹤

2019年12月30日,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实时监控画面与“央视频”慢直播《秘境之眼》栏目组成功对接,让全国的爱鸟护鸟人士通过手机APP“央视频”,搜索《秘境之眼》栏目就能近距离观看保护区黑颈鹤等珍稀鸟类的觅食、嬉戏和栖息等活动。

广州日报打造“广州小蛮腰慢直播”

2019年12月31日,广州日报打造的“广州小蛮腰慢直播”正式上线。通过广州日报新闻客户端和新花城客户端的慢直播平台,人们可以24小时随时观看“广州CBD”的美景,领略别样风采。

“游云南”APP实景慢直播

2019年两会期间,“游云南”APP慢直播将高清摄像头架设在景区里每一个值得关注的角落,24小时直播分享并通过“游云南”APP实时观看,给游客伴随式的直播体验。

此外,慢直播还能广泛应用于安防监控、阳光厨房、交通路况监测等领域。以阳光厨房为例,在餐饮后厨部署多个视频采集设备,能够将后厨画面无死角地传至用餐大厅或线上平台,通过对食品加工流程的慢直播,推动食品监管透明化。

“慢直播”与“快直播”有哪些不同?

孟威认为,“慢直播”与“快直播”有三方面不同:

事件自我阐释:

聚焦单个场景,通过流程和细节展现。

内容原生态:

不带镜头快剪、编辑、音乐渲染等制作痕迹。

用户自主思考、参与:

公众以第三者姿态观察新闻、互动协作。

在方毅华看来,“慢直播”与“快直播”主要的不同在于“慢直播”没有主持人,依靠一个监控摄像头,事件的传播与发生同步进行,虽然单位时间信息量不如“快直播”大,但更加客观。而“快直播”(如一些带货直播)策划更精心,单位时间信息量更大。

“慢直播”未来能走多远?

对于“慢直播”的突然火爆,孟威是这样理解的:“慢直播”看似枯燥,其实内涵丰富,因为有信息模糊性的破除,有公众认知和情感互动,有网络共同体想象力的参与,有温暖有力的社会支持,这使公众体验远丰富于主持人和字幕给出的一种解读,话语边界消失,自主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慢直播”在特定场景下充分赋权赋能,因而火爆。

火神山医院虽已交付,但相信网友依然会持续关注它的使用情况,依然会继续关注雷神山医院的建设情况。这次“慢直播”带给网友的不仅仅是战疫一线的实时进展,还有一段共同的“战疫记忆”,这是千万网友的共同见证。这样的“慢直播”究竟可以走多远?

方毅华认为,即便这次疫情过去,以后还会有慢直播这种形式存在,因为重大事件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观众对生存环境的关切、对超过自己专业领域的求知欲永远都不会减弱。

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沈阳教授看来,未来,“慢直播”在占据独家的直播资源方面会比较有潜力。它对一些独特的地标建筑、网红打卡地,还有一些重大事件、影视资源的报道宣传工作是非常有帮助的。比如,我国面向全球对大熊猫基地进行24小时多路高清直播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慢直播”还适用于一些独特的场景、地点、人物等方面,它是直播当中的一个重要形式,会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份额,但是“慢直播”自身也有一些缺陷。当发展到了一定程度,陷入了瓶颈期,它就不会像现在这么火爆了。也就是说,在特定的时间点或场所当中,它会有很好的表现,而一旦进入常态,它会转为一种常态性的发展。(来源:网络传播杂志微信公众号)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