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社交媒体时代的“信息疫情”

易艳刚
2020年02月21日09:21 |
小字号

世卫组织全球传染病防范主任Sylvie Briand博士指出,伴随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是“信息疫情”(infodemic)的暴发。“信息疫情”是指过多的信息(有的正确,有的错误)导致人们难于发现值得信任的信息来源、可靠的指导,这些信息甚至可能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危害。认识、理解和控制“信息疫情”,有助于人们对疾病疫情的响应。

历史上每一次暴发传染病,都会同时暴发“信息疫情”。最典型的案例是埃博拉病毒肆虐时,有传言称那些进入诊所接受治疗的患者会被直接处死,他们的器官会被运往国外,结果导致很多病患不敢接受治疗。种种鱼龙混杂的信息,恰似另一种令人恐慌的病毒。当新冠肺炎疫情赶上蓬勃发展的社交媒体,“信息疫情”现象表现得更为突出。

社交媒体在此次疫情传播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在一些采取严格管控措施的城市,有不少报纸选择了临时休刊,很多人通过社交媒体、新闻App等掌握最新进展。中华医学会科学技术普及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健康传播专委会等联合发布新冠肺炎疫情相关调查也证实,新媒体已成公众获取疫情信息的主要途径。

比如,有些曾经历“非典”的人感慨,当年没有像现在这样紧张,最关键的原因是2003年的时候没有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彼此之间的“情绪感染”比较弱。有一些武汉市民认为,他们耳闻目睹的情况“比电视上严重,但比微博里轻”。社交媒体就像一个放大器,它用一篇接一篇的10万+爆款文章,刺激着公众的神经,撩拨着社会情绪。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人常做的两件事就是:看到耸人听闻的消息、与疫情有关的视频,随手转到“相亲相爱一家人”之类的微信群,提醒大家注意;在微博看到有人说什么物资、药品对抗疫有用,赶紧善意地将信息分享给好友,然后一起参与抢购行动……其结果是,海量信息并没有减少恐慌,反而让一些人对疫情更紧张,这就是“信息疫情”。

社交媒体上真假莫辨的信息,似乎构建了这样一种关于疫情的“后真相”——只要走出家门,就有被感染的风险;只要不戴口罩,就是害人害己;只要对方是湖北人,就得避之不及。于是,我们看到了诸多怪事:有人从武汉回家过年,家门被人用铁链锁死;有人节后返岗,连小区都进不去……

防控病毒制造的疫情很重要,防控“信息疫情”同样重要。信息建构我们对于病毒和疫情的认知,不准确的信息会误导人们对情势的判断,滋长恐慌情绪,人们的医疗挤兑、抢购囤货等行为,客观上会消解政府在疫情防控方面的努力。前不久,因误信双黄连口服液对新冠肺炎有用,很多人连夜去医院、药店抢购,实质上增加了聚集感染的风险。

信息公开透明,是应对“信息疫情”的最佳疫苗。公众有信息需求,无法从权威信源得到满足,小道消息就有了可乘之机。近期诸多信息都表明,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之初的一些信息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未能及时公开,甚至被视为“谣言”,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疫情;而后期权威信息发布不及时,导致自媒体、社交软件上充斥着各种谣言。

大灾大难之中,一般都孕育着进步的可能。在相对混乱的疫情应对中,我们见证了“信息疫情”的破坏力,也引发了关于信息公开机制的反思。希望那些最终铭记于历史的数字会时刻警醒我们:当类似的灾难来临,有关各方应该以何种姿态来正确应对疫情以及“信息疫情”。

(作者为《新华每日电讯》评论部主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来源:青年记者微信公众号)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