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战“疫”报道要注重服务性 

原平方
2020年02月25日07:31 |
小字号

什么是媒体报道的服务功能?通俗来说,就是媒体报道时要能切切实实感受用户的所思所想、要能站在公众的立场考虑问题,使公众不用承担额外成本即可获得所期望的结果。疫情具有突发性、传染性强和影响面大的特点,因而媒体进行报道时必须把握报道的“度”,更多地体现专业的服务功能。

首先,媒体报道要能提供可信的信息。即对公众来讲,在 “谣言满天飞”的今天,在记者本身已经充当尽职的“把关人”的情况下,公众不需要再多花时间去甄别、去核实,只要看这一家媒体的报道就可以满足自己的优质信息需求。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涉及疫情的报道需要一定的医学健康知识,媒体报道时更不能采信单一信源,即使这个人是专家也必须由没有利益关系的独立第三方进行验证,这样的新闻报道才负责任、也才能可信。同时,具有一定专业性的疫情报道不应该仅仅满足于提供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公众解读、提高公众警惕性。

其次,媒体报道要使用公众能听得懂的语言。涉及疫情,难免会有一些专业术语,因此,媒体报道需要把这些专业术语转化成一般人能听得懂的语言。在这次疫情中,就信息传播角度而言,很多现实存在的问题或多或少都与媒体报道使用专业术语有关,譬如“不排除有限人传人”或“持续人传人风险低”,公众其实无法真正理解这些专业术语甚至还会形成误解。事实上,“有限人传人”就是承认人传人,但公众会把重点放在“有限”上,他们的理解可能就是不会人传人;同样,人传人风险低,公众就可能误解为“不会传染”,因而缺少警惕性。所以,媒体报道时一定要清醒认识到专家语言与老百姓语言的巨大差别,同时必须把专家的学术语言转换成公众可以理解的语言,在公开报道时少用或不用学术语言。

再次,媒体报道在涉及疫情时要注意一定的“度”。这个“度”不仅体现在媒体对于科学的理解,还体现在报道时要把握一定的尺度。比如对于科学上尚未有定论或者有争议的事实,媒体报道时就不好直接认定为谣言,因为媒体的预先定调不仅会干预病毒科学的定性,过度乐观的宣传还会让大众缺乏警惕性,不会采取防卫措施。同时,媒体在报道抗击疫情时,最好避免过度报道医生写请战书或在疫情尚未结束时就突出刻画疫情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原因在于营造悲情、过度渲染人物视死如归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非但不能激发公众的勇气,反而可能助长一般民众对于未知疫情的恐惧、进而产生恐慌情绪。面对灾难,媒体报道应冷静叙事,立足于事实和公共理性,这既是一种专业常识,也是体现媒体报道服务功能的有效方式。

总之,疫情像一面镜子,也像一场突如其来的临场考试,媒体报道需要在这面镜子里找出自己的不足,也需要在这场考试中时时调整自己的报道方式,真正转变新闻理念,服务大众。

(作者为北京城市学院公共管理学部教授 本文摘自《青年记者》2月中)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