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战胜谣言,媒体要更专业
近日,网上流传一则消息称,上海52岁援鄂男医生感染新冠肺炎去世。不少网友为此伤心和惋惜。3月6日晚,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微博“@健康上海12320”发布声明称该消息系谣言。《新民晚报》、封面新闻等媒体也纷纷跟进此事的报道。
疫情防控形势牵动人心,然而在当前的舆论环境中,信息需求剧增,与之相伴随,半真半假的“不得不看”、道听途说的旧闻翻新、捕风捉影的主观臆断……各类消息鱼龙混杂。
一些机构的辟谣信息及时上线,一些规定的施行,都为抗击谣言贡献了社会力量,为战胜疫情增加了砝码。丁香医生、阿里健康等平台一直在为抗击谣言而努力。1月25日,微信安全中心发布《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谣言专项治理的公告》。3月1日起,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施行,散布谣言等乱象都将受到严厉打击。
疫情之下,谣言很容易被大肆传播。这些谣言容易使人们互相猜疑,人心惶惶,也容易造成内耗,瓦解战斗力。这也对媒体提出了更高要求,媒体更要做谣言的粉碎机。媒体如何“跑赢”谣言,这值得进一步思考。
要“跑赢”谣言,媒体首先应该更专业,报道疫情要更及时全面准确。不够专业的报道有时反而会添乱,加剧民众的恐慌情绪。比如这次疫情报道中广受质疑的“双黄连口服液事件”等,就产生了很多“次生灾害”。
要“跑赢”谣言,媒体处理疫情信息时,除了要做到快速准确发布,还可借助平台统合信息,设辟谣平台,开求证栏目,做谣言的粉碎机。新华社客户端近日便推出“求证”互动平台,传递权威信息,回应网友关切,架起网民和权威机构间的桥梁,帮助网友在疫情防控期间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和科普知识,去伪存真,解疑释惑。
谣言和病毒一样,都通过“传播”产生危害。媒体引导科学防控,减少谣言滋生,就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一份力量。希望媒体能当好为公众提供实时信息的“导航仪”,当好防控指南的“操作手册”,当好消除焦虑的“解压阀”,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营造积极的社会氛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