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战"疫"实录:永记!在武汉战斗的日子

2020年04月11日07:45 | 来源:中国记协网
小字号
原标题:战“疫”实录:永记!在武汉战斗的日子

编者按:见过了1月的风雪交加,等到了4月的春暖花开。从“封城”到“重启”,武汉经历了无数次风风雨雨,也演绎出一曲曲英雄赞歌。新闻人有幸站在历史的关头,成为这场伟大战“疫”的见证者、记录者、参与者。他们与武汉分秒相随、休戚与共,始终保持“临战”状态,时刻做好出发准备。他们笔下的拼搏与忘我、感动与希望、成长与奋起,为武汉留下珍贵的历史底稿,也为自己留下难忘的人生财富。

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采编中心主任付文:

打好短兵相接“遭遇战”

拼搏冲锋在救治一线的医护人员让我永生难忘,守望相助的凡人善举也让我经常热泪盈眶,这些都将永远激励、提醒着我——用手中的纸和笔为人民鼓与呼

这次疫情,于我而言是一次短兵相接的“遭遇战”。

我曾经在人民日报社湖北分社工作过5年,参与过东方之星救援、抗洪抢险等报道,积累了一些突发事件报道经验,但与此次疫情报道相比,采访难度和风险均不可相提并论。

说实话,当时真有点懵。因为对新冠病毒并不了解,对疫情进展和走向无法把握,心里没有数。另外,病毒强烈的传染性对记者的体力、心理也造成不小挑战。但党报记者重任在肩,危急关头,必须挺身而出。

怎么打好这场短兵相接的“遭遇战”呢?

我想,根据疫情进展分析研判,做好主题策划是关键。在报社前方报道组总指挥、湖北分社社长贺广华带领下,我们紧盯湖北省、武汉市两级指挥部疫情通报,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和批示精神,与各接诊医院宣传部门以及专家学者保持密切联系,同时畅通与湖北省、市、区委三级宣传部门的联络渠道,认真梳理白衣战士逆行出征、社区工作者转运“四类人员”、下沉干部就地上岗服务民生等事迹,反映市民看病就医、生活保障、交通出行、心理辅导等困难,呈现全社会守望相助、同舟共济与疫情斗争等事实,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地进行报道。

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采编中心主任付文(左)在武汉市汉阳区邓甲新城社区采访保障生活物资供应的公交车司机。鲁娟 摄

与此同时,在疫情各重要时间节点,推出了大量针对性报道。比如,在离汉通道关闭10天这一节点,人民日报“人民眼”刊登了由我牵头执笔的《同舟共济战疫情》整版记者调查报道,对“封城”10日以来武汉普通市民的生活状态、心理变化进行了真实描绘,通过对“小人物”的记录,展现了英雄的武汉人民“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的不屈精神。

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采编中心主任付文在武汉市江夏区人民医院污水处理站采访医疗废物处置工作。鄢祖海 摄

回顾这两个多月的报道,我们见证了一座英雄城市从“暂停”到“重启”。拼搏冲锋在救治一线的医生等群体让我永生难忘,普通人的善举更让我经常热泪盈眶。因为不会使用手机导航,东西湖区残疾菜农秦大安开着三轮车在寒风中蹬了3个多小时,为援鄂医疗队送上2000斤新鲜蔬菜;一位哺乳期的护士因隔离无法回家,小区周边70多位年轻母亲担当起“临时妈妈”,列出一份排班送奶表……这些守望相助的凡人善举,将永远激励、提醒着我——作为一名党报记者,今后要不断践行“四力”,用手中的纸和笔为人民鼓与呼。

新华社记者王毓国:

有一种“遗憾”令我欣慰

一直想拍摄“抢救危重病人”的情景,可每每落空,成为心头“遗憾”。可转念一想,这“遗憾”又令人欣慰。没有抢救就意味着没有危险和死亡,希望这“遗憾”永久地遗憾下去

2020年初,身为新华社摄影部记者的我第一时间报名,赴武汉参加疫情报道。2月3日,经总社批准,我踏上武汉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

在整个报道期间,我马不停蹄地四下采访,几乎跑遍了武汉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四进“红区”,不仅使我经历了生死考验,更多的是感受到广大医护人员舍身忘我、无私奉献的精神。

2月18日,是我第一次进入“红区”的日子,终生难忘。当时我穿了两层防护服、戴了两层口罩和医用手套,还戴了护目镜和面罩,被包裹得严严实实,跟随专家赵建平一起进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红区”。

进入“红区”,我只有一个心愿:尽最大努力多多挖掘题材。因此,我不停地问,不停地拍。当天出院刚好赶上生日的患者、救助病人时身染病毒的医生、四处忙碌查房的专家以及辛勤工作的护士,都成为我镜头中的捕捉对象。经历近4个小时的采访,最令我感动的是:医护人员每天如此冒着危险工作,不能喝水和上厕所,还要忍受穿上防护设备后的难熬憋闷和汗流浃背,这种忘我精神难以用言语来形容,毋庸质疑,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2月18日,新华社记者王毓国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红区”内采拍。

3月8日,我第二次进入“红区”——武昌方舱医院。当时的院区有100多位患者留住。当天,因为是“三八妇女节”,医护人员与患者举行了联欢活动,一起念诗、唱歌,分发纪念品,气氛十分热烈。活动中,我结识了一位小学生,名叫刘嘉宇,她在2月中下旬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住进医院。在这里,刘嘉宇得到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呵护,双方逐渐建立起深厚感情。擅长绘画的她,开始用画笔作画。医护人员、清洁人员、志愿者、保安都成了她笔下的“常客”。小嘉宇以此抒发自己感恩的心。在方舱医院采访时,深切感受到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融洽关系,患者都像小嘉宇一样身怀“感恩之心”。

3月18日和3月20日,我又两次进入火神山医院ICU重症监护室,采访重症医学专家张西京团队。医护人员就像上足了发条的钟表,不停地转动——输液、消毒、吸痰、洗伤口、给病人翻身、查房、喂水喂饭……据了解,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60%是80后、90后的女性,她们与男同志一样,挑起了守卫生命的重担。

3月17日,新华社记者王毓国在武汉火神山医院ICU重症监护室采访时留影。

在重症监护室采访期间,我一直想采访拍摄“抢救危重病人”的情景,可每每落空,成为心头的“遗憾”。可转念一想,这种“遗憾”又令我欣慰。因为没有抢救就意味着没有危险和死亡。患者的病情稳定且好转,是广大医护人员努力拼争的结果,也是人们心头莫大的安慰。我希望这种“遗憾”永久地遗憾下去,直到抗疫胜利的那一天。

4月8日,武汉离汉通道开启,从“封城”到“解封”,这段时间里武汉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又演绎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赞歌……目前,广大医护人员和社区防控工作者仍严阵以待坚守一线,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我们这些新闻人也有幸站在历史的关头,成为最终胜利的见证者和报道者。

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新京报记者陶冉:

每分每秒都刻骨铭心

留下历史的瞬间容易,要让瞬间成为历史却很难。影像有了温度和力量才会有阅读和传播的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倾心、倾情、倾智、倾力

留下历史的瞬间容易,要让瞬间成为历史却很难。从进入新京报的那天起,我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每一次重大事件,都必须身在现场。

1月27日,在放弃陪伴身患白血病的父亲,推迟了自己的婚期后,我跟随北京第一支医疗救助队驰援武汉。已经记不清多少次走进“红区”中的“隔离区”,还有三次进入被称为隔离区中的“雷区”——手术室,4小时全身就湿透、一天睡眠几个小时已成常态,两套相机被消毒液侵蚀而“罢工”。

新京报记者陶冉(右)在方舱医院采访拍摄。

这期间,我用镜头记录了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辛勤付出,以及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属的真情流露。用专题摄影的手法,利用相机、无人机、VR、微视频等手段,我拍摄了15个一版大图片报道、15个封面报道、15个专题报道,以及30多个新媒体作品。多篇稿子被《中国日报》《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报》《中国摄影》等转载,摄影作品还被制作成巨幅公益海报在北京地铁站展示……这些记录带给读者震撼与感动,也成为我审视与思考的珍贵素材。

选题是新闻之魂。拍摄前,我要求自己做到胸中有丘壑,观察、判断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内涵与形态,把正在进行的新闻事实最具意义的瞬间记录下来。这个瞬间应该能够真实、明确地反映出新闻事实的中心内容,能够揭示出事实价值和意义。

抓住细节的力量。细节具有的渗透力,恰如诗中所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幅新闻摄影作品,如果有了令人难忘的细节,就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将新闻事实阐释得更加生动具体、通俗易懂。

时刻准备着。突发新闻面前,要求摄影记者做到及时掌握信息,快速反应,始终保持“临战”状态,做好随时按下快门的准备。

在隔离区内采访4个小时后,新京报记者陶冉脸上布满勒痕。

提前做好策划,把握重要节点。对持续时间较长的重大新闻事件来说,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多个重要节点,准确把握这些节点,提前策划和构思,有助于全面、深入地反映事物发展的进程和结果。

面对新闻事件,摄影记者必须迅速调集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对新闻价值的判断作出正确的选择。同时,影像有了温度和力量才会有阅读和传播的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倾心、倾情、倾智、倾力。

这些天在武汉,每分每秒都刻骨铭心,每个细节,都与你我息息相关,每一张令人感动的照片上,是医护人员、建设者、志愿者等每一个普通人汇聚成的超凡之光。

九省通衢的武汉静止了两个多月,我也在这个错过的春天里,重新审视着家乡的角角落落。那些十多年来走心不入脑的街景似乎在提醒我,这是我的家乡,却也不是我的家乡。它少了一丝烟火气,它正挣扎着把伤痕抹平,它在期待着重新沸腾。

澎湃新闻记者赵思维:

不怕有多危险,只担心遗漏值得记录的现场

记录和还原医护工作者、基层党员干部、志愿者等群体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我也从中得到成长锻炼。毋庸置疑,在武汉的这段经历注定会成为我的宝贵财富

记得刚到武汉时,空荡荡的高铁站,医院发热门诊前攒动的老人,呼啸而过的救护车,街上的抗疫标语,穿着全套防护的医护人员……这些都让我感到这座安静甚至“暂停”的城市背后,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

身在这座城,作为记者,我们也一样面临各种考验。

在这段特殊的时期,社区、保供超市、医院发热门诊、重症患者病区、ICU、方舱医院、疑似患者隔离点、康复驿站、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等地方,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面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进入“红区”,我们也会担心被感染,但“走近,在现场”成为大家对自我的基本要求。闲聊时,“不会过多想有多危险,就怕没呈现好新闻现场和当事人的状态。”我和同事不约而同会产生这种担忧。的确,我们在疫区的焦虑更多是因为担心“不能更好做好工作”。

澎湃新闻记者赵思维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采访值班工作人员。

夜深人静时,有时我会想起白天见到的一幕幕,湿透衣服的医护人员、病房“滴滴滴”的仪器声、躺在病床上安静的患者、戴着口罩的工人、武汉空旷的街道……这些画面让我紧张。我担心难以用文字、视频、图片等形式全方位呈现出这些故事,生怕遗漏了什么。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记者来说是考验也是机会。我们记录遭受新冠病毒冲击的群体状态,最大程度还原医护工作者、基层党员干部、志愿者等群体为战胜疫情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也从中得到了成长锻炼,对职业感悟更深刻。特殊的经历,对个体的人生弥足珍贵。

面对很多在疫区坚守的“新闻老兵”,1997年出生的我有很多需要向他们学习的地方。毋庸置疑,在武汉的这段经历注定会成为我的宝贵财富。

澎湃新闻记者赵思维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采访。

1月23日至4月8日,武汉经历了一场76天的“大考”,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都在等待着8日零点的到来。当“零点”真正到来,武汉龚家岭收费站的执勤卡口撤掉,第一辆车驶离这个重要的离汉通道。大家所期盼、所怀念的“普通生活”正逐步重新迎来。

2月15日,澎湃新闻记者赵思维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结束采访返回途中遇到下雪。

见过了1月的风雪交加,等到了4月的春暖花开。武汉“解封”了,我们也该离开了。可能以后很多时候我还会时常想起22岁和23岁之交,我在江城遇到的人,看到的故事。

“武汉很美”,这句话,在来到武汉后,我重复了很多遍。期待疫情消散后,能以另一种心境重新感受这座城市。虽然我不吃芝麻酱,但下次来一定要品尝下武汉正宗的热干面,体验下这座城的“过早”文化。(本文内容分别由人民日报社、新华社、新京报、澎湃新闻提供,转发请注明来源)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