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战"疫"中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主席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团结合作战胜疫情 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致辞中强调,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各国人民勇敢前行,守望相助、风雨同舟。中国坚持以民为本、生命至上,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始终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现在疫情还在蔓延,防控仍需努力,要全力搞好疫情防控,发挥世卫组织领导作用,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恢复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国际合作。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中国的抗疫经验及责任担当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誉,但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努力与奉献视而不见甚至百般指责,全球舆论战依然严峻。如果说,过去我们在国际舆论中常常以防守为主,那么如今在中国经过全民战“疫”并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成功事实基础上,我们应化危为机,顺势而为,创新舆论传播机制,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对内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外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化危机为契机,让世界了解中国
经过艰苦卓绝努力,付出巨大代价,中国有力扭转了疫情局势,维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国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世卫组织及相关国家通报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发布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尽己所能为有需要的国家提供了大量支持和帮助。目前,中国境内的疫情防控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中国的成功经验为全球抗击疫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借此机会,我们应改变以往在舆论战中“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况,把握中国疫情防控形势好转的重大契机,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和中国特色优势,展示中国形象,让世界了解中国,增进国际认同。
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同疾病和灾难的斗争史。病毒没有国界,疫病不分种族。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各国人民勇敢前行,守望相助、风雨同舟,展现了人间大爱,汇聚起同疫情斗争的磅礴之力。人作为类存在物,必然是命运与共、兴衰相伴;面对病毒这个人类共同的敌人,守望相助、合作抗疫是各国必然选择。全球面临重大疫情挑战之时,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阐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超越国与国之间的价值观分歧,倡导全球团结合作、包容互助,共同维护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推进经济复苏发展。
精确设置议题,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政治上,通过宣传中国疫情防控的成功经验,坚定“四个自信”,形成价值共识。结合疫情防控,深刻阐明我们为什么要坚定“四个自信”,讲清楚中国在全球疫情防控中的贡献并及时与国际社会分享中国抗疫经验。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高效的决策组织能力,阐明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理清其深刻内涵及内在逻辑,形成价值共识,从而在国际舆论中掌握更多话语权。
经济上,利用“制造业大国”优势,为稳定全球产业链贡献中国力量,展示大国担当。推动国内全面复工复产,尽快恢复产能供应,优先保障国内需求前提下继续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展示大国担当;平衡国内外防疫需求,积极扩大防疫物资出口,为世界疫情防控贡献中国力量;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援助,共建“健康之路”。
文化上,提炼和宣传以钟南山等为代表的先进人物故事和中国人民团结奉献精神,提升国人形象。充分发掘钟南山等优秀医务人员的先进事迹,把国内外人士对钟南山的敬佩和尊重这一“信任资本”转化成展示中国形象的“文化资本”。此外,通过挖掘和提炼中国抗疫精神,宣传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科研人员、基层党员和志愿者等,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引导主流价值观,形成文化认同,巩固意识形态工作的心理基础。
观念上,借助全球疫情防控中的共同治理,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在全球疫情防控过程中,中国分享抗疫经验、派出专家团队支援疫情严重的国家、联手多国开展科研攻关、稳定医疗物资供应链等,无不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命运与共、责任共担、合作共赢,彰显“类关怀”价值诉求。疫情无国界,事实再次证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战胜病毒。
创新方式方法,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主流舆论矩阵
打造国家舆论信息平台,抢占新媒体高地。一是强调主流媒体引领。主动掌握舆论话语权,引导人民群众形成共识,坚定战胜疫情和发展经济的信心。二是完善各级政府的融媒体中心体系。整合“网站+纸质媒体+微信微博+宣传标语”等媒介资源,通过“网、报、端、微、视、屏”等终端同步推送,打通舆论宣传的“最后一公里”。三是完善疫情预警机制,形成“收集信息—分析舆情—事件处理—舆情回收”的舆情应对机制链条。四是强化网络综合治理,将网络综合治理作为政府社会治理的重要部分。
组建专家库,及时掌握舆论话语权。整合新闻舆论精英、高校专家学者等,有针对性地在各种主流媒体发出中国声音,不定期提供意识形态调研报告和预判分析。加强宣传培训,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者队伍。扶持和培育一批坚持正确导向、了解沟通技巧的网络专家,引导网民提高鉴别力,传播正能量。
完善舆情研判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和风险报告机制。主流媒体和大众传媒协同发展,为把握舆论导向、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提供良好的传播环境。
探索“媒体+基金+智库”模式,为媒体融合发展插上资本与人才的“翅膀”。整合政府、高校、智库、企业力量,推进重大融合项目建设。同时,提高意识形态大数据运用能力,及时进行科学的数据分析,第一时间发现潜在风险因素,利用海量数据分析预测风险源与风险高发区,提前做好应急预案,防止风险的扩散与蔓延。
无论何种舆论导向,都应建立在事实基础上,做到有理有节地回应各种谣言与攻击,遵循“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讲好中国故事,营造良好的国内外舆论氛围。(作者系广东开放大学教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