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周葆华:新媒体蓬勃发展影响毕业生就业去向
又是一年毕业季。过去几年因为传媒生态的变化,新闻与传播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已发生悄然变化,而今年受疫情的影响,不少新闻学院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那么,近些年新闻与传播专业毕业生就业呈现怎样的特点?有哪些趋势?新闻学院的教育培养应当有哪些应对调整与思考?《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周葆华。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据您观察,新闻与传媒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是否存在更加多元的趋势?新闻学院的毕业生大部分去了哪里?近几年就业呈现怎样的特点?
周葆华:近两年,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的就业确实存在多元化趋势。本科生与研究生不同,本科生中读研、出国的占了很大比例,例如一半以上甚至更大比例都进入深造行列。在实际就业的毕业生中,主要以去“泛媒体”行业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如快消、金融等)为主。随着传播格局发生的变化,去传统媒体的比例越来越少,去新媒体、互联网行业就业的比例日益升高。研究生就业则以去“泛媒体”行业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为主,博士生则更多选择成为高校教师或科研人员。从了解到的局部情况来看,今年由于疫情对宏观经济和企业发展带来冲击,对包括新闻与传播专业在内的大学生就业均带来了一定影响。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您对新闻学院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有怎样的看法?
周葆华:就业很大程度上不仅是专业对口的选择,也是个人志趣、生活方式、工作地点、家庭建议等综合影响的结果,所以存在多元化是可以理解的。总的来看,除了读研深造出国之外,相当大比例就业方向仍然在“泛媒体”行业,说明专业因素仍然在学生择业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当然,现在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去新媒体行业就业(比如复旦大学的新媒体传播专业硕士项目学生绝大多数都进入腾讯等互联网公司),也折射出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态势和对人才的需求,这对毕业生的能力素质和新闻传播教育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从新闻学院的教学上来看,应该怎样适应媒体环境的颠覆性变化?您有怎样的思考?
周葆华:从2013年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媒体传播专业硕士项目就提出“文理科交叉融合 产学研联合培养”的鲜明目标和思路,全面更新课程体系,在全国率先开设《数据新闻与可视化》《计算新闻传播学》等一系列创新课程,迄今已经培养出100多名优秀新媒体人才,在互联网、新媒体业界前沿发挥出生力军作用,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并形成口碑。
因此,我认为,新闻与传播专业的教育培养应当适应社会和行业对新媒体传播人才的要求,包括对新传播形态的理解和思维培育,文理复合的跨学科培养,对人文价值观和社会关怀精神的坚守,对技术、数据和编程能力的重视,对产品、市场和商业能力的培养及创新精神等,只有面对新媒体行业发展变化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培养出优秀的具有文理跨学科复合能力的新型传播人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