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多一个“埃德加·斯诺” 少一分隔膜与猜测

丁以绣
2020年07月03日09:39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多一个“埃德加·斯诺” 少一分隔膜与猜测

  “想给全世界介绍真实的武汉。”冲着这个念头,居住在南京的日本导演竹内亮走进武汉,历时10天拍摄了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该片发布仅一天时间,微博阅读量就超过了2800万。目前《好久不见,武汉》已在YouTube平台上线,并将于近期登陆日本Yahoo网站。

  竹内亮在微博募集“住在武汉的人”,最终选取了10个普通人作为拍摄对象。在《好久不见,武汉》中,可以看到他们的泪水、欢笑、今天琐碎的日常以及疫情中的昨日。生活在一座城市的人,映射着城市的镜面。他们的欢笑与泪水背后就是今天的武汉,是经历过疫情的武汉。可以说,竹内亮用他认为的“外国人爱看的内容”推开了一扇了解武汉的窗,也抹去了一份对武汉的隔膜与猜测。

  隔膜与猜测从来都是随着真实记录的展示而消弭。83年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用一本《西行漫记》展示了真实的延安,撕开信息的封锁与偏远之地的封闭。在网络让信息畅通全球的当下,隔膜与猜测却并未消失,筑起信息茧房、选择性收听收看是原因之一。因此,讲好中国故事不仅需要我们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国际友人的参与,需要他们在美丽中国的日常中传播“外国人爱看的内容”。从这个角度来说,多一个“埃德加·斯诺”,就少一分隔膜与猜测。只不过当下的“埃德加·斯诺”不必一定是记者,也无需局限于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等荣誉的专家,他们可以是用纪录片让更多人看见真实的竹内亮,也可以是用文字表达《我不见外》的潘维廉,还可以是用短视频聚焦真实点滴的国际网络达人。

  “埃德加·斯诺”无需局限于特定专业领域,却并非意味着全由其“野蛮生长”。在国际交流日趋频繁、快捷与便利的今天,我们可以提供更多平台与机会促成他们的“闪亮”。比如,每一位公职人员、媒体人员都应提升“交朋友”的能力,做一个好客的主人,促进更多国际友人深入领略我们日新月异的美丽乡村、充盈着烟火气的城市、满是活力朝气的校园、繁忙的“升级”中的“世界工厂”……进而传播一个真实的中国。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就有很多可学习借鉴的经验。延安时期,我党许多高级干部同国际友人建立了很好的个人关系,甚至成为终身的朋友。这些国际友人不仅持续传播真实、充满希望的中国,有的甚至加入了中国国籍,把他们的人生岁月融入了真实的中国;他们的人生理想和整个的生命同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中国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在交流交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我们的朋友圈确实应更加广泛,由此,迫切需要我们借助新兴媒体,促进传播更多“外国人爱看的内容”。

  多一个“埃德加·斯诺”,少一分隔膜与猜测——让我们共同努力,将真实的中国展示在世界面前。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