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少总社《我们爱科学》创刊60年,月发行量超过100万份——
“老”期刊如何活跃于“新”市场
创刊于1960年的《我们爱科学》杂志,是中国少儿科普第一刊,也是唯一的国家级少儿科普期刊。
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爱科学》获得了许多奖项和荣誉:2002年被全国少工委列为少年儿童科普教育指定用刊,2005年入选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8年—2018年连续九次被列为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的优秀少儿期刊,2015年、2017年、2018年被评为全国百强报刊,2017年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2019年连续第八次获得中国少儿报刊金奖。
目前,《我们爱科学》杂志月发行量超过100万份。在如今纸质期刊生存发展压力巨大的当下,这份“老”刊是如何活跃在“新”市场的呢?
六十载变身为新型少儿科普期刊
1957年,新中国的各项建设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时,《我们爱科学》首任主编郑延慧刚来到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现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有限公司的前身)知识读物编辑室工作。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她萌生了一个想法——创办一本给少年儿童看的综合性知识期刊。
可这个刊物叫什么名字呢?她又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在社里的墙报上贴了一个“启事”,说他们准备办一份全国性的少儿科普刊物,向大家征名。当时,中国青年出版社和中国少儿出版社在一起办公,很多人都给这本刊物起了名字。最终编辑部敲定了既切题又符合少年儿童特点的“我们爱科学”这个刊名。就这样,1960年,《我们爱科学》正式创刊。
据《我们爱科学》现任主编王荣伟介绍,杂志目前分为少年版和儿童版,都是半月刊。少年版分为“魅力科学”和“智慧百科”。“魅力科学”主要偏向于自然科学知识,如天文、地理、生物、数学、新科技等;“智慧百科”偏向于百科类知识,如古生物、历史、考古等。儿童版分为“趣味画报“和“快乐动漫”。“趣味画报”是以轻松活泼的语言,给低龄儿童介绍科学知识;“快乐动漫”则是以科学动漫的形式讲解科学知识。“可以看出,我们这种分类基本涵盖了科学的各个领域,而且又充分考虑了低龄儿童的阅读水平和习惯。”王荣伟说。
王荣伟透露,目前杂志主要收入是期刊发行和图书销售,约6:4的比例。2012年,依托《我们爱科学》的品牌内容,杂志开始进军科普图书市场,出版了“科学故事会”丛书;2013年,出版“科学大侦探”丛书,该丛书单册发行量超过40万册。王荣伟说,今后还计划将《我们爱科学》多年积累的原创内容资源整合起来,推出“我们爱科学大百科丛书”,力争做到具有国际水平,能与引进版百科图书媲美。
2015年,杂志又率先引入新媒体技术,使读者体验从平面到立体的神奇感受。在期刊、图书这类纸质载体之外,新媒体是《我们爱科学》近几年发力的重点,杂志社也希望利用杂志品牌开发多形态的产品,比如知识付费、衍生产品等,拓展收入方式。
畅销秘籍在于“三个重视”
谈及《我们爱科学》60年畅销不衰、深受一代代读者欢迎的原因,王荣伟总结为“三个重视”。
重视读者。从创刊之初,《我们爱科学》的编辑们就意识到,杂志是给少年儿童编的,要让少年儿童有兴趣看才行。所以《我们爱科学》一直注重趣味性、可读性。在第5期的时候,就根据读者的反馈意见进行了改版,创造了一个虚拟人物——小好奇,专门介绍各种科技新成就,还有《奔向明天的科学》《科学开辟新天地》等栏目。这种重视读者的思想,一直贯穿在《我们爱科学》的发展历程中。时至今日,《我们爱科学》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到读者中去了解少年儿童的阅读喜好。比如,2019年下半年,编辑们走进了大约30所学校进行调研,和少年儿童读者面对面交流。根据与读者的交流,策划了很多特色栏目和选题,如《国宝档案》《远古秘闻》《燃烧的化学》《稀奇果怪》《科学透视眼》等。
重视作者。《我们爱科学》一直非常重视原创,重视作者的培养。这些作者要么拥有独家科学资源,如著名天文摄影家戴建峰、我国首位徒步穿越南极的探险家温旭;要么具有很强的写作能力,如作品入选科技部“2016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的寒木钓萌、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入围奖获得者汤波等。另外,有许多著名科学家、作家也曾在《我们爱科学》发表过多篇文章,如叶永烈、高登义、李元等。正是因为有了高水平的作者队伍,《我们爱科学》才能保证刊物质量,以内容的核心竞争力在少儿出版领域长盛不衰。
重视市场。正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了让更多少年儿童读者阅读到高品质的科普内容,《我们爱科学》特别重视市场。不仅建立起了有效覆盖全国的发行队伍,而且每年举办大量活动进行杂志的宣传推广。每年举办各种类型的校园讲座200场左右,而且来讲座的都是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普作协、中国探险协会的知名专家、教授、作家。通过这些举措,保证了《我们爱科学》能够及时送到渴求科学知识的少年儿童面前。
《我们爱科学》编辑团队目前有13人,包括文字编辑和美术编辑,王荣伟介绍,为了保证质量,杂志对编辑有几个要求:一是必须外出采访,获取第一手资料;二是必须走进学校,走近读者,每年要进行几十场入校调研活动;三是对于新技术的应用,必须全员参与,共同学习成长,如AR(增强现实)、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四是要不断进修,提升自我,目前《我们爱科学》的文字编辑全部是研究生或研究生在读。
积极发展新媒体
积极发展新媒体,是《我们爱科学》目前的主攻方向之一。
在王荣伟看来,纸质杂志天然存在的一些问题,难以满足目前互联网化、视频化的趋势。因此,《我们爱科学》开设了“我们爱科学AR”APP,在纸质内容立体化、视频化方面做出尝试。《我们爱科学》每期从杂志内容中选出4个主题,经过技术开发成为AR内容,读者可以体验从平面到立体的奇妙感受,还能在线玩科学游戏。可以这样说,“我们爱科学AR”的内容全部来源于《我们爱科学》杂志,并使杂志突破了纸质的束缚。目前,“我们爱科学AR”不仅可以通过扫描杂志上的二维码下载,而且在各大应用商店都可以搜索下载。
在短视频方面,今年4月30日,杂志开通了“疑案侦破”抖音账号。这个抖音号的内容全部依托《我们爱科学》旗下的一个品牌产品“科学大侦探”丛书。这套系列丛书主要讲述的是小D探长侦破各种疑案的故事,在读者中取得了极佳的反响。所有演员、编剧、导演、剪辑都是由杂志的编辑们来担任。当然,王荣伟坦言,在抖音号运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比如不够专业,缺少有效的推广手段,粉丝还比较少。他们计划采取重点突破的方式,以项目制来运营,整合社内外资源,努力把它做成一个比较成功的逻辑推理益智类短视频项目。
此外,杂志还在音频节目、图片视频化、直播等方面进行了尝试。王荣伟表示,总体目标是2021年,杂志在新媒体方面取得较大的突破,实现线上线下结合的融合发展。
为迎接今年创刊60周年,从2019年年底,《我们爱科学》就策划了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但是因为疫情原因,很多线下活动都无法开展。目前反响比较好的几个线上活动,如“真是没想到奇趣科学大展览”“智慧大闯关“科学答题活动,得到了全国各地一些科技馆、图书馆的响应,其中,“真是没想到奇趣科学大展览”目前有8万多人在线上观展,起到了普及科学、宣传品牌的作用。后续杂志会根据防控疫情的进展,适时开展线下的科学家讲座、科学论坛、寻找老读者等活动。
对于这份经典科普刊物的发展前景,《我们爱科学》的所有编辑都充满了热情和希望,他们将继续努力奋斗,力争扩大影响力,使《我们爱科学》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少儿科普品牌。王荣伟透露,在未来,杂志的首要工作是继续做好刊物的编辑出版,把“我们爱科学”这个品牌做好;要依托品牌,再孵化一批子品牌,从而形成少儿科普的产品群、品牌群;还要线上线下结合,以内容为核心打造多种形态的产品,进行多维开发。
期待这份“老”刊在互联网时代依然能够生机勃勃,为新时代的孩子们继续带来丰富多彩的科学知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