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新华社推视频报道 生动呈现抗洪图景军民一心暖人暖心

2020年08月18日13:13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新华社推视频报道生动呈现抗洪图景军民一心暖人暖心

今年夏天,洪涝灾害又一次侵袭我国南方多个城市,房屋瞬间在洪水中消失的视频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威力与人的渺小。天灾无情,人间有爱,武警战士和受灾群众齐心合力抗击险情的新闻屡见媒体端。近日,新华社推出《日出日落 同舟共济 “声声”不息》视频报道,用冷静克制的叙事方式,讲述奋战在抗洪一线的军民共同抗击自然灾害的暖心故事,呈现一幅温情感人的抗洪图景。

歌声衬托人物 呈现岗位坚守

“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伴着轻柔的《虫儿飞》歌声,《日出日落 同舟共济 “声声”不息》视频拉开帷幕,歌声出自在安徽省铜陵市第六中学安置点做志愿者的曹杰,7月26日晚上10点,1岁的陈元听着这轻柔的歌声入睡。

充满温情的开头,让人很难联想到这是一部讲述与洪水斗争故事的视频。完整的视频让人感受到,正是因为这种与众不同的叙事风格,让这部影片脱颖而出。

视频的另一特别与用心之处在于设置了时间与歌曲两条主线,让整个视频看起来条理清晰,内容繁而不乱。影片在哄宝宝入睡的场景后,用红日初升的画面转场到第二天清晨5点,展现长江江堤结束第7次夜巡的工作人员换班的场景。视频中还有一个转场非常巧妙的场景:一开始,镜头对准上午10点时在铜陵市义安区实验小学安置点上音乐课的孩子们,在孩子们《种太阳》的歌声中,一名学生转头看向窗外,场景便转到了一处洪水险情现场,还原了武警安徽省总队蚌埠支队第14次抢险的场景,这一转场十分巧妙。

视频中出现的5首歌曲,看似漫不经心,其实有着映衬不同人群特点的作用。比如汛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武警战士原地休息时唱的是《强军战歌》。堤坝边,穿着救生衣的官兵们齐声唱着“将士们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不惧强敌敢较量”的场景,让人感受到力量和信心。视频的最后一个场景发生在傍晚6点,巢山村赵青联圩巡堤“娘子军”结束一天的值班后,唱的是《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女性的歌声伴着夕阳余晖,映衬出抗洪初得成效的愉悦心情。

平常生活图景 展现抗洪意义

提起抗洪抢险,大多数人脑海中会浮现起滔天巨浪袭来,灾区损失惨重的场景,但在《日出日落 同舟共济 “声声”不息》视频中则完全不同,这则视频展现了很多充满人间烟火的寻常生活场景。

让人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是,早上7点,枞阳县青龙村农家后厨,在《好汉歌》轻快的背景音乐中,65岁的尹中平第15次为巡堤队准备早餐。视频中,热油在锅中刺啦作响,米饭锅盖揭开,热气袅袅升起,让人在屏幕前就能感受到浓浓的生活气息。

视频最后展示了学生、武警战士等受访人的愿望:“我想跟爸爸妈妈去游乐园”“我想回到学校上课”“我想和战友一起平安回家”“我想回家看宝宝”……这些愿望朴实无华,但在洪灾影响的大背景下,回到正常的生活,便是受灾群众与抗洪抢险工作人员最大的愿望。视频最后出现字幕:洪水终将退去,生命长河奔流不止,日出日落,“声声”不息。

总的来说,这则视频并没有出现激烈的人类与自然力量正面交锋的惊险场景,却同样震撼人心,因为通过对寻常生活的呈现,透过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观众能感受到平凡生活的来之不易,体会到村民团结一心24小时不停歇守护家园的意义,更能体会到参与抗洪抢险的官兵舍命付出的价值所在。

平静克制的叙事方式,一样能给人力量感,一样能展现军民齐心抗洪救灾守护家园的主题,这是《日出日落 同舟共济 “声声”不息》视频的出彩之处,也值得媒体同行思考和借鉴。希望对于抗灾抢险主题,媒体能有更多、更直击读者内心的作品。(见习记者 隋明照)

(责编:宋心蕊、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