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霍元甲》收官 拍了又拍的"霍元甲"看点在哪儿?
一个大家都知道结局的历史人物,一部近年来少见的功夫片,观众们都在看些什么?
---------------
霍元甲,一位清末著名爱国武术家,更是一个著名IP,他的传奇故事几十年来被演绎为多部影视剧。最近,电视剧《大侠霍元甲》在央视收官,获得了全国黄金档的收视率冠军;在爱奇艺播出中,也一直占据电视剧热播榜前三。一个大家都知道结局的历史人物,一部近年来少见的功夫片,观众们都在看些什么?
《大侠霍元甲》导演柏杉说,这部戏对霍元甲的IP有了很多创新性的解读。“我们讲故事的侧重点不一样,以前讲的大都是霍元甲从小到大的人生历程,我们则选取了他青年时期的几个横截面,重点不在门派斗争,而在家国情怀。”柏杉说,比如,第一集一开始就让霍元甲进入大刀王五营救谭嗣同的大事件中,“一下子就让霍元甲本身承载的东西不一样了。”
在柏杉看来,一个宏大主题要让观众看得进去,首先要从真实做起,一是历史的真实、二是表演的真实。“比如他生活在清末而非民国,这个必须尊重。在拍摄中,我们对武术打戏的要求会不同于一般的戏,仙侠剧可以飞来飞去,功夫片必须‘拳拳到肉’,才能让观众有视觉的震撼和快感,让观众相信这是一个真实的功夫高手”。
《大侠霍元甲》在角色设定上也有颠覆——这大概是屏幕上第一次霍元甲和谭嗣同有了十分重要的对手戏。但颠覆并不意味着“瞎编”,艺术加工也是有根据的。
编剧李梓逍说:“我们翻阅了大量史料,也包括民国时期的一些小说。比如,开场霍元甲和大刀王五、谭嗣同的戏,就是从平江不肖生的《侠义英雄传》中找到的灵感。小说中大刀王五和谭嗣同是莫逆之交,后来又和霍元甲惺惺相惜,所以霍元甲是不是也可以感受到来自谭嗣同的精神上的启迪;再比如,剧中涉及各种武术门派,就把他们惯用什么兵器也做了一番研究。”
关于霍元甲的文艺作品,不可避免虚构成分。霍元甲的曾孙霍自详也是观众之一,他最初觉得有些不理解,后来理解了,文艺作品不能与现实画等号。“曾祖留下来的强国强种、为国为民的侠义精神才是至关重要的。”霍自详说,这部剧突出了“侠”,而不是一味强调“武”,即便在比武时依然本着“以武会友、点到即止”的原则,让西洋拳手免于掉落在地板上,体现了中国武术包含的仁义,以及博大的胸襟。
霍自详的女儿霍静虹,是天津市非遗“霍氏练手拳”的代表性传承人。在她看来,虽然这部剧充满传奇色彩,但是情节的发展和剧中人的生活都像极了现实。看到剧中霍元甲的徒弟误入歧途,霍静虹难过极了:“如果霍元甲能再成熟一点,可能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可是人的一生又岂能事事如愿,即使英雄也不例外。”
有观众评价,剧中的霍元甲似乎太鲁莽——王五被洋人杀害后,他对着大反派大呼小叫;父亲和大哥被大反派杀害后,他自己又一个人跑去报仇。对此,李梓逍觉得,这可能就是一种年轻人的血气方刚,“这是霍元甲的青年时代,就像你我年轻时一样,也容易意气用事,但不成熟也是人物的魅力所在”。
“霍元甲一开始跑去找大刀王五是为了纯粹的比武,他自己习武也是为了强身健体;见到谭嗣同后才明白,治疗精神上的虚弱还需要更好的办法。我们把人物还原成一个普通人,他在不断成长,必须经过历练才能成为一代大侠。”李梓逍说。
“真打”的功夫片在这些年并不多见。《大侠霍元甲》中有打戏的演员,基本都有武术功底,赵文卓自不用说,基本每一场打戏都亲自上阵;年龄最大的高雄今年73岁,曾在电视剧《精武门》中演过霍元甲,此次饰演霍元甲之父霍恩第;最后两集中出现的西洋拳手,扮演者是自由搏击世界冠军邱建良。
爱奇艺高级总监李莅樱表示,现在很多武侠剧都选择做“小成本、‘沙雕’向”,市面上缺少武侠正剧这种题材类型,所以想和团队一起创作一个真刀真枪、拳拳到肉的武侠剧。“一方面,我一直认为题材的差异化很重要,没有差异化对观众而言就没有耐看度;另一方面,目前女性题材的剧集数量非常大,做给男性观众的剧集少之又少,所以我想做一部剧,里面有纯正的武打、有令人景仰的英雄人物,也有感人壮烈的家国情怀”。
《大侠霍元甲》的定位是“中华武术正剧”,这部戏在央视的热播并没让柏杉感到意外,“坦白说,电视台的观众年龄偏大,他们喜欢看一部中华武术正剧并不奇怪”;而在视频网站的播出佳绩,让他感到惊喜,“我看到弹幕中观众对霍元甲的评价——会发弹幕的一定是年轻人——反映了年轻群体对这部剧、这个题材的认可度,这特别难得”。
李梓逍说:“这部剧从头打到尾,但那只是表象,最终要讲的是人物的精神和追求。练武究竟为了什么?霍元甲最后把精武门改成精武体育会,就是为了破除门户之见,中国人不打中国人。霍元甲是一个历史人物,离现代人很远。这样的人物在当下的文艺作品中,需要有新的精神内涵。”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