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华中科技大学举办“新闻周”系列讲座

密切联系业界 让学生感知新闻一线

汤广花
2020年09月15日13:19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华中科技大学举办“新闻周”系列讲座密切联系业界让学生感知新闻一线

一周内每天邀请一家媒体的记者,围绕“危机时刻的新闻生产——疫情深度报道的体验与思考”这一主题展开分享,近日,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主办的华中大“新闻周”系列讲座顺利闭幕。讲座中,受邀记者们介绍了各自所在媒体的工作经历;学生们聆听了疫情报道生产的鲜活故事,也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方法形成初步认识。9月11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教授周婷婷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通过“新闻周”的形式,密切学生与业界的交流;在这个新闻业态、传播生态日新月异发展的年代,推动新闻教育与时俱进、与业界良性互动。

记者亲述 深入分享

本次“新闻周”系列讲座以线上会议的形式开展。来自《财新》《南方周末》《三联生活周刊》《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和澎湃新闻等5家媒体的8位记者,结合所在媒体在疫情报道中的作品进行了分享。

从1月30日到4月25日,澎湃新闻记者赵思维在驻守武汉的87天中,完成了多篇新闻报道。其代表作品是集合了360度全景VR动画、文字、视频等多种元素的融媒体报道产品《方舱策》,记录了方舱医院从规划建设到全部休舱的整个过程。在他看来,作为新闻传播学子,较高的媒介素养是区别于其他专业学生的基本能力,面对海量的信息,应该时刻保持警醒的头脑,学会辨析。

《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记者王景烁在本次疫情报道中主要对志愿者群体进行了采写。她认为,报道志愿者的故事不能局限于简单的好人好事,而应该注意到志愿者是联结医护与民众之间的桥梁,从志愿者的故事出发也符合特稿写作中对于“小切口”的需要。谈起当特稿记者的收获,王景烁总结为,看到一些维度、体验一些生活、弄清一些逻辑。

“新闻现场报道往往包含较大的不确定性,这要求记者提前做好充分的信息储备,并能灵活判断、随机应变。”《三联生活周刊》记者张从志重点分享了疫情初期自己在几个重要新闻现场的工作过程。他说,自己所在的社会部经常报道突发事件,这就要求记者在短时间内迅速捕捉有效信息,协调采访资源,完成采写。自己平时快节奏的稿件生产,也为疫情期间持续、稳定的内容输出打下了坚实基础。

讲座中,《财新》实习记者黄雨馨、王颜玉和张阳结合自己的疫情报道实例,分享了大量新闻采写的操作细节。《南方周末》记者张笛扬告诉现场的学弟学妹们,记者这份职业虽有艰苦的一面,却能让人快速拥有丰富的社会阅历、深入独到的见识。

仿效先贤 回归初心

“今年的‘新闻周’活动是一次初探,接下来还将逐步完善。”周婷婷告诉记者,“新闻周”这一形式,在新闻教育史上早已有之。早在1911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就推出了“新闻周”,邀请业界精英来校演讲交流,延续数十年,“新闻周”成为全院师生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1931年,燕京大学新闻系主任黄宪昭作为密苏里大学的毕业生,将母校的“新闻周”制度引入燕大,每年拿出一周的时间,邀请业界记者到校,与师生展开深入探讨交流,收效甚佳。周婷婷说,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当下新闻教育正面临变革,“我们希望仿效先贤,回归新闻专业教育的初心。再度通过‘新闻周’的形式,密切与业界的交流,共同探寻严肃媒体、深度报道的前路。”

据了解,新冠疫情发生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和澎湃新闻联合推出特别策划《@武汉——抗疫故事接龙》,成为学生们的特殊实习项目。学院大三、大四年级的18位同学组成核心报道团队,通过记录在武汉与疫情搏斗的人们,呈现出他们在疫情之中的经历、心情与感悟,以及面对生命考验的自我重建。在这期间,报道团队结识了一批优秀的媒体及记者,学院便快速推出了第一期“新闻周”活动。

“今年的‘新闻周’,主要邀请的是疫情报道前期表现较为突出的媒体,偏重深度报道。”周婷婷介绍,系列讲座结束后,学院又指导学生对参与疫情报道的湖北本地媒体人进行了系列报道,进一步拓展了“新闻周”活动的形式,使其内容更丰富、更立体。

引进业界精英进课堂等新闻教育活动,是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的一大传统。在周婷婷看来,相较于一两位业界专家进课堂等较为零散的新闻实践活动,“新闻周”围绕某一特定主题,利用一周的时间,邀请业界专家更加集中、更加深入地与学生互动交流,能够一次性展示多种媒体的不同探索;同时,将业界新变化融入课堂,也是新闻教育的良好补充。今后,华中大“新闻周”将以线下交流为主,注重媒体类别的选择,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和眼界,助力新闻学子成长。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