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助力"非遗"出圈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越来越重视,“非遗”逐渐成为影视作品的创作富矿。在影视剧中植入“非遗”元素,让其为影视的内容、剧情、服化道而添彩的电视剧越来越多。从《延禧攻略》中的绒花、打树花、刺绣、昆曲、缂丝,《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的马球、建盏与宋代点茶,《清平乐》中的宋室风筝等古装剧中的“非遗”元素,到当代都市剧《都挺好》中的苏州评弹,扶贫剧《一个都不能少》中的剪纸、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裕固民俗,以及今年热播的年代传奇剧《塞上风云记》中的九曲黄河灯阵等,这些“非遗”元素在融入剧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同时,也让“非遗”的文化魅力绽放出来,成为圈粉年轻观众的引爆点。
除了让“非遗”元素作为影视剧的点缀外,与“非遗”名录相关的制作技艺及表演艺术等大量进入影视创作之中。但影视剧与“非遗”一拍即合绝非易事,创作者尤其需要注重对“非遗”细节的还原与“非遗”知识的普及,提升剧集的娱乐性和观赏性,才能让观众在看懂的基础上发自内心地爱上传统文化。其实二十一世纪伊始,以“非遗”名录为题材创作的电视剧早有成功先例,如2001年热播的《大宅门》,从“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切入,不仅展现了白家中医药世家采办药材、研制秘方、问诊治病、按方抓药等过程,还在剧中融入了白家主动烧毁品质不合格的药品等情节,观照中医世家坚持的“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医者风骨,让观众直观地看到这家药铺为何能从摇铃行医到成为皇家御用贡奉和老百姓信赖的老字号的原因;以北京“全聚德”为原型的《天下第一楼》(2004年),从“全聚德烤鸭技艺”入手,从选鸭到挂炉烤鸭制作流程及技艺的展现,让观众了解中华美食的制作细节,感知京城美食文化的历史流变;2019年聚焦“非遗”酱菜制作工艺的电视剧《芝麻胡同》,从原材料的采买到时令节气的把握,从净水洗脚、烈酒消毒、精壮汉子们唱着歌,脚踩黄豆等具体、生动的酱菜制作过程以及打耙、捣酱、换缸的动作,让观众领略到宫廷酱菜制作严谨的工艺,也反映出手艺人的匠心匠艺。今年以京剧艺术发展史为主线的《鬓边不是海棠红》,辅之以精美的画面呈现,从包头勒头、化妆贴片到梳头戴头面的戏曲造型,还有男旦角色的抛水袖、跷功、扇子功等戏曲技巧表演,让观众由衷赞叹京剧艺术的唯美和魅力。这些以“非遗”为核心题材创作的影视剧,通过对“非遗”名录细节原汁原味地真实呈现,让以往曲高和寡的“非遗”名录以亲和的讲述方式、传奇的故事情节走近年轻观众,让隐藏的文化遗珠在荧屏上得以呈现。
当下,影视剧的主要受众是年轻观众,因而,与年轻人距离较为疏远的“非遗”名录要想通过影视剧成功“出圈”,离不开传播形式和渠道的创新。一方面,影视剧可以通过传奇性的故事讲述,提升年轻人的观剧兴趣。如《大宅门》中大小姐白玉婷与京剧名旦的照片结婚,成为“私生饭”的鼻祖,间接影射当下部分年轻人的非理性追星狂潮;离家出走的白景琦在济南的艰辛创业,与当下万千创业青年感同身受惺惺相惜。《天下第一楼》中卢孟实效仿内联升的“履中备载”,制作一本“膳中备载”,被网友戏谑为服务业的“原始大数据”;临危受命将摇摇欲坠、几近倒闭的“福聚德”烤鸭店经营成北京城一等一饭庄的卢孟实,也被网友戏称为“职业经理人”。另一方面,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及社会化媒体,以话题互动的形式提升年轻人观剧的参与度,让“非遗”以更为活泼的面貌俘获年轻观众。截至2020年8月,在豆瓣平台上,《芝麻胡同》有840条小组讨论、9834条短评、428条剧评;《鬓边不是海棠红》有3253条小组讨论、40703条短评、1398条剧评。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表明讲好传统文化故事,也是年轻观众的期许。
可以看到,以“非遗”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创作空间巨大,在未来的创作中,依旧要以“非遗”为根基,不断拓宽“非遗”品类,并在“非遗”知识普及、情节设计、人物塑造、服化道等方面继续深耕,让“非遗”与影视创作成功嫁接、相互成就,让更多“非遗”再次“活”起来。
(作者:闻学,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游欢,系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