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参与乡村振兴 媒体以何能作何为

常莹
2020年09月22日13:32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参与乡村振兴 媒体以何能作何为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支重要力量——媒体用生动的文字和镜头记录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新面貌新成果,讲述中国乡村振兴故事。跃入大众视野的乡村不再闭塞落后,越来越多的美丽乡村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闻名,这其中媒体的力量不容小视,新媒介技术及传播工具成为消除农村贫困、发展乡村经济与文化、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载体。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媒体以何能作何为?

  责无旁贷,主流媒体应主动扛起助力乡村振兴的大旗。

  深入脱贫攻坚一线,讲述更多更好的脱贫攻坚一线故事,挖掘乡村振兴更多的价值表达,这是主流媒体不容推脱的责任。这其中,主流媒体需发挥舆论引导中的主导优势,形成舆论合力。同时,厚植文化,着眼变化,主流媒体当以文化自觉主动承担起乡村振兴中的文化传播使命,做乡村文化振兴的推动者与建设者,在乡村振兴的宣传推广中,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比如:在农产品的推广上挖掘更多文化价值;在地方宣传中找到文化破题的思路,强化对受众文化觉醒的唤起。

  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农村网民数量突破2.5亿。手机的一头是鲜活的乡村图景,另一头是大众传播的无限内容。媒体对于农村受众的舆论引导方面,媒介素养培养塑造上,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除了技术的辅助,媒体还需适应农村的发展需求,助力传统农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让农民离新闻更近,离信息更近,助力乡村振兴,量好责任之尺,发挥媒体的大众传播效能。

  资源流动,借用自身优势提供更多乡村振兴服务。

  乡村振兴需要各种资源向乡村流动,促进城市资源下沉。城乡资源互补,进一步提升城镇化水平,媒体及媒体的衍生资源也是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比如,媒体可利用自身优势通过智库服务向农村引智,提供精准的智库服务;也可通过推广宣传等手段,提供引资引流等,建构乡村振兴传播的有机共同体,加强媒体宣传的辐射作用。

  同时,整合平台资源,利用媒体传播力优势,加强人才“输血”,提供助农新模式,带动农民增收,激发更多人投身乡村振兴、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夯实乡村振兴的人才之基。

  跨界出圈,探索全媒视角下乡村元素的更多内容。

  近年来,媒体报道中的跨界效应与破圈效应在乡村振兴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跨界中,多媒介跨平台联动,深耕内容价值。比如近年来热播扶贫剧的年轻化、媒体介入直播带货受到热捧、对李子柒等乡村生活自媒体网络达人的延伸报道、一些乡土纪录片的走红等,在不同视角下对乡村元素的多元报道,为乡村生活的展示和农村经济消费带来了可借鉴之路。在破圈中,多内容跨产业互动,打破行业壁垒。近年来电商直播正成为一种流行趋势,从市长县长带货直播到村播,从演播间里的带货助农到田间地头的自媒体现场讲解,直播带货在乡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乡村振兴的媒体报道策划中,不乏有与文旅结合、与乡村治理结合的案例,越来越多向乡村延伸的报道内容反哺乡村,助力乡村新业态催生、发展、转型。跨界联动,传播的主体不再囿于媒体,主流媒体、商业机构、农民自媒体等多元主体,发挥互联网时代的视觉文化传播优势,开拓参与式扶贫行动的多种模式。

  无论是传统媒体时代,还是融媒时代,内容始终是媒体的核心价值,精品内容是受众追求的刚需。从不同维度出发,在全媒视角下,主流媒体可将更多的乡村元素融入内容生产中,提高跨界的传播声量,研判下一个破圈风口,让出圈成为提高乡村振兴传播效能的新帮手。与田野相连,与泥土相伴,内容生产传播的便捷让乡村日常叙事中文化传播话语实现了下移,那些描摹着农村生产生活变化的短视频、直播,让下沉用户从观赏者、消费者变成了内容生产者,移动互联网正在成为重塑乡村文化的新场域。跨越个人表达与公开展示的藩篱,也看到了乡土生活的传播潜力和媒体可以深耕的新闻富矿。

  而现阶段媒体仍面临城市与乡村的“数字鸿沟”依然尚存的现状。如何让农民离信息更近,如何缩短城乡间的“数字鸿沟”,数字乡村建设中如何改善农村金融环境,这一系列现实问题仍需媒体在全方位的实践探索中给出解答。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媒体的作用不仅是在乡村生活的推广报道、乡村振兴的内容服务,还需重视对乡村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深刻调整与重构的现实意义。

    (作者系《光明日报》评论员)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