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媒体融合背景下党媒如何弘扬人文价值

2020年10月13日13:08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媒体融合背景下党媒如何弘扬人文价值

从互联网时代到全媒体时代,人们发表意见的途径和方式方法变得越来越便捷。对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而言,这种现状,正日益变成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承担着沟通桥梁作用的新闻舆论工作者,有了更快捷、有效的平台去倾听民意、体察民情;另一方面,“话筒”早已不止掌握在新闻工作者手上。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网络声音中,发挥党媒“一锤定音”的作用?

笔下千钧重,肩头万斤担。2019年以来,面对良渚成功申遗、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主题报道,浙江日报全媒体文化新闻部坚定坚持媒体深度融合的方向不变,用全新的技术手段力争全方面、多角度展现新闻事件;另一方面,坚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高扬人文价值、高水平的人文呈现,打造品质化主流媒体品牌,提升传播力。

把握好“小”和“大”的关系

浙江日报全媒体文化新闻部在实践中意识到,全媒体时代,情感的作用不容小觑,社会情感、网络情绪的导向,往往能够影响新闻事件的最终走向。因此,该团队特别注重在新闻宣传中注入人文力量,坚守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成风化人、凝心聚力”这一职责使命,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浙江故事,来牢牢守住舆论阵地。

越是在特殊时期,越需要媒体及时发声,传递正能量;越是重大事件,越要善于寻找小的切口。新闻的“温度”,正是新闻媒体的人文高度。做“有温度”的新闻,就是要从社会观照的角度审视和理解新闻现象,找到与基层百姓需求相契合的传播亮点。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侵袭全球,影响了几十亿人的正常生活。战“疫”主题报道,成为全球媒体的关注点。作为党媒,浙江日报全媒体文化新闻部自1月中旬起全面投入战“疫”报道,积极组织力量投入新闻采写。除了第一时间发布每日疫情通报、疫情新闻发布会等相关信息,传播权威声音外,他们深入挖掘政府部门、一线医护、基层保障等各相关领域的线索,讲好战“疫”故事,体现人间大爱。

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最早提出“共情”这一概念,指的是人对他人的一种替代性情感反应。如,看到别人的痛苦时,感到自己仿佛也在经历着痛苦。这一理念,被浙江日报全媒体文化新闻部采编团队广泛运用在实践中——通过对新闻当事人情感的刻画和细致报道,产生社会共情,力争让新闻报道在社会中形成情感共鸣,以达到传播效果。回顾采编团队出品的多篇报道可以发现,“亲情”“爱情”“友情”这些概念,在文章中高频出现,正是在一次次情感“正反馈”中,这些战“疫”报道始终保持着温度,起到了较好的舆论引导效果。

报道中,记者们通过追踪式采访,深度挖掘出暖心故事。如连线武汉的《这束萝卜花,太暖心了》,记者通过电话连线发现驻地酒店主动给援鄂医疗队员过生日,因为买不到鲜花而改用萝卜雕刻成花的故事;来自记者朋友圈爆料的《为医生爸爸“穿铠甲”》,讲述了浙大邵逸夫医院援荆门医疗队员的孩子给爸爸画像,给爸爸“穿铠甲”的故事;元宵节当天,记录一位新冠肺炎患者在病房内顺利产子的《“小汤圆”,欢迎来到这世界》,让大家看到了生命的力量……这些高品质人文叙事的作品,不仅充满着智慧的思考,也充溢着满满的正能量。

不仅在战“疫”期间,民生报道应时刻与百姓生活密切相连。在文化、教育、医疗、科技等各个报道领域,都需要坚持高品质人文叙事,既做到“疾风荡尘埃”,又能够“细雨润无声”,以小见大,是党媒人文叙事永恒的主题。

用有穿透力的细节直指人心

一个有穿透力的细节,往往能直指人心。记者牢牢抓住这一特点,在浙江新闻客户端和部门“有风来”微信公众号的报道中,着重以细节说话,根据不同的新闻内容,选择不同的传播方式。

2月4日,一则新闻《妈妈和孩子相隔数米却无法拥抱 浙大一院这段小视频令人落泪》在浙江新闻客户端刊发。新闻讲述了一个简短镜头里的故事:护士胡巧俏因在隔离病房工作,无法回家。丈夫带着女儿来看望她,非常思念女儿的胡巧俏只能隔着防护线,远远地看一眼女儿。在客户端报道上,记者特别选择了一段15秒的现场小视频。“宝宝,你让爸爸抱你来看看妈妈!妈妈好想你啊!”视频开头,胡巧俏真情流露喊出的一句话,就令人鼻子发酸,这种思念家人的情绪相互感染,也令周围一起在隔离病房工作的同事难掩思绪。可以说,这段视频新闻带来的情感冲击力,远比文字叙述来得更加直接和强烈。

这些人物故事之所以动人,并非是塑造了铜墙铁壁般的英雄人物,而是因为报道对象与读者一样有血有肉有牵挂,在家国情怀面前作出了个人的牺牲。新闻报道的关怀对象应该是人性的价值,瞄准人的尊严和人生的意义。而这种关怀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和人民情怀,在情感上不断增加对人的关怀和理解。

一声声呼唤、一双双手、一个个压痕,采编团队就像握着情感的“显微镜”,寻找每一个可能引发社会共鸣、达到传播效果的细节。

部门“90后”记者思考从不同角度做微信,尝试数据新闻、视频集锦等创新呈现方式。她们合作带来的视频作品《泪目!他们的“手”护 筑起防疫长城》,聚焦奋战在战“疫”最前线的医护人员、一线工作人员的手,一张张粗糙苍白的手的特写,承载起一个个生命的期待,凝聚着众志成城的力量,这段只有1分钟的小视频,经过记者的剪辑和音效叠加之后,带来了更为直观而震撼的冲击力;长图《浙江医疗队2018将 带去湖北的“三十六计”》,巧妙选取了“四抗二平衡”“阳光处方”“方舱医院”等关键词,以小切口、多角度地展现了浙江援鄂医疗队在前线各司其职,施展“十八般武艺”的技能。这些经过精心策划、细致设计、合作出品的原创新媒体作品发布后,获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阅读量均在30万以上。

体报道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每逢重大事件报道,团队的合理分工、密切配合必不可少。一方面需要“开快车”,让报道节奏紧跟事态发展;另一方面要“深挖洞”,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让新闻事件更具人文价值。一次次的实战证明,这种立体化的呈现方式,最终能带来更为立体化的情感表达。

2019年,全媒体文化新闻部遇到了人文领域近年来的一大重要新闻——良渚申遗报道。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良渚考古工作进程加快:1996年,良渚遗址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至2007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现面积近3平方公里的良渚古城遗址;2015年发现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在这些节点性的时刻,《浙江日报》文化新闻部新老记者接力,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新闻敏感性,始终参与在报道一线,发表了《良渚“申遗”工作正式启动》《良渚申遗进行时》等上百篇报道。

为给2019年7月的申遗报道做好充分准备,文化新闻部打好提前量,从当年初就开始策划报道选题,将其视为全年度最重要的文化领域报道工程,协调全部门、全集团参与。各部门记者在文化新闻部主导的报道策划下,分工合作,精品频出。

在报端,深度分析、评论、人物、副刊口述等各类报道为申遗成功造势。7月7日连续刊发《从83年前的田野考古到如今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大义良渚:申遗路上留下多少足音》等特别报道共计6个整版;本报评论员文章《让古老文明启迪未来》提炼申遗成功的意义;《刘斌:考古人生AB面》等人物报道带大众认识幕后的考古工作者;口述史《莫角山考古发掘记》,以一线工作者口吻向大众阐述考古发掘过程。部门还在《浙江日报》阅读版整版发文,推荐良渚申遗相关图书。部门记者参与写作的重大主题报道《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习近平同志关心良渚遗址保护和申遗纪事》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同时,在浙江新闻客户端、浙江日报有风来微信公号推出一系列新媒体产品,如良渚古城遗址的360度VR全景展示、动漫风格的良渚古城遗址科普性创意视频产品、良渚考古口述史系列等报道陆续推出,丰富了各年龄层次、各知识层次的大众全方位了解良渚古城遗址的路径。其中,部门参与策划、制作的视频产品《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在举行有个“新生”来报到》获得第41届世界新闻设计大赛最佳数字设计银奖。

良渚申遗报道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越是遇到重大主题,越是处于关键时刻,越需要打破固有的工作模式,综合、高效、全盘地考虑问题,从而调动每位采编人员的积极性,将传播效果最大化。(作者童颖骏 陆遥 单位:浙江日报社)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