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关于《夺冠》,听导演陈可辛怎么说

2020年10月14日15:22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关于《夺冠》,听导演陈可辛怎么说

四场比赛、三段故事,两个朋友的互动、一个中心人物郎平,这就是《夺冠》的叙述线,讲述了中国体育史上最具传奇色彩和英雄气质的中国女排跨越30年的发展历程。作为一种体育精神的传递,中国精神的传递,导演陈可辛如何看待当前的票房?在拍摄中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对于目前的票房成绩您是否满意?

陈可辛:电影是比较被动的艺术,它需要观众和市场去验证。我们尽力拍了《夺冠》,我在创作上和制作上是满意的,我觉得我们已经很幸运地有机会去拍这样一部电影,也在这一过程中做了很多对的决定,我没有留下遗憾。对于影片而言,市场怎样去反馈,这是市场主导的事情,我们也要接受。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拍摄过程中,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印象最深刻的经历是什么?

陈可辛:中国女排这个题目很大,让我有机会能够从女排故事入手,以小见大地深入了解整个背景,再把这个题目通过改革开放、上世纪80年代初直到现在等时间节点拍出来。

我第一次现场看中国女排比赛是1978年,曼谷亚运会。18岁的郎平第一次亮相国际大赛,我当时16岁,看到中国女排站出来,真的觉得很震撼。在我看来,国人对女排的热爱超越了体育本身。

拍摄过程中最可贵的是,无论上世纪80年代女排那批队员,还是现在国家队的这批队员,都令我喜出望外。因为她们都不是在演戏,而是把真实的感觉表达出来。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在演员选择上,给您留下哪些印象?

陈可辛:我们试着找过比较高的女演员或者模特,练了两周排球就知道不可能拍。后来用了大概一年半的时间,通过国家体育总局、排管中心的支持,我们一共见了几千名排球运动员,最后从中选了四五十人。

对于巩俐而言,她实际身高是1.70米,而郎平身高是1.84米,现役女排队员更是一米九几甚至两米的身高。在拍摄过程中,我们讨论出一套方案,包括有些时候可能把巩俐垫高一点,或者是借位等,拍的时候我们就能感觉到,巩俐的气势能压住这些球员,一个是她进入郎平的角色有一段时间了,她就是“郎指导”,现役女排队员一进来就默认她是“郎指导”,再就是在表演上巩俐也能带领这些非专业演员。所以,电影中女排姑娘们的气场不会影响到巩俐的气场。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在您看来,影片希望面对的主要受众是哪些?

陈可辛:从1979年写到2016年,三十几年的跨度,从女排的故事看整个中国的背景。整个戏的核心就是女排精神,从上世纪80年代的女排到现在女排的传承,80年代为什么会赢,现在怎么再去赢,“90后”“60后”甚至“50后”的区别在哪儿,中国的改变在哪儿,就是这部电影重要的主题。里面包含了不同年代的价值观,观众可以跟小孩、跟父母、跟爷爷奶奶一起重温这几十年的变化。

比如,女排精神在上世纪80年代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中国经过了那么多苦难之后,改革开放拥抱世界,也被世界拥抱,女排向外走,向国际走。中国百废待兴的时候,希望世界看到自己,通过什么呢?其实女排就是世界看到中国的一个视角。它确实不是一项体育运动那么简单,是一种中国精神。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看了影片之后,有观众说很喜欢“女排姑娘在美发店”的段落,您出于哪些考虑设置了这个情节?

陈可辛:去日本世界杯之前,她们去美发店烫头发,这个细节是来自我们看当年照片的启发。当年很多人的头发本来不是这样,是去打日本世界杯之前,所有人都烫了头发,所以打世界杯的时候,大家的头发都很像。我觉得这会不会是为了让外国的队员或者教练认不出她们采取的“战术”?据说当时郎平的球衣还从1号改成了3号。所以,我们就设计了这样的段落。(记者 李雪昆)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