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见证!在奔小康的火热现场,感动着成长着

2020年10月27日07:31 | 来源:中国记协网
小字号
原标题:见证!在奔小康的火热现场,感动着成长着

编者按:在脱贫攻坚的采访路上,记者们躬身融入、真情采访,看到别样的风景,讲述感人的故事,探寻幸福的密码,收获成长的感悟。“人民群众是一辈子都读不完的书”“每张笑脸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在最熟悉的地方发现不一样”……一句句肺腑之言,是他们发自内心的获得感,更是他们最想分享给同行们的心里话。

求是杂志社记者柴潇凡:

追随总书记的足迹

7月18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采访团一行奔赴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这曾是一个极度贫困的“五无乡”,没有电灯、自来水,没有财政收入、办公场所,重要的是公路也没有。

1989年7月,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下党调研,只能驱车到邻近的村寨,再沿着陡峭的山路艰难跋涉两个多小时,才得以进乡。

沧海桑田三十载,下党旧貌换新颜。这条与下党新貌格格不入的山路却被原模原样地保存下来,还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学习路”。这条路,不仅是下党乡脱贫致富的见证之路,更是下党人牢记总书记嘱托,弱鸟先飞、久久为功的精神之路。

我们追随总书记的足迹,踏上了这条山间小路。7月的福建,烈日难捱,崎岖的山路,踉跄的脚步,我们仿佛穿越时空,切身感受到了昔日下党乡是怎样“地僻人难到”,也体悟到总书记当年不畏路途坎坷,带领乡亲们摆脱贫困的坚定决心。

站在旧山路,远眺新生活。今天的下党,蜿蜒绵长的盘山公路连接内外、畅快通达,路上车辆熙熙攘攘、川流不息;临溪而建的步道栈桥宽阔平坦、清新雅致,木栈道上热热闹闹、游人如织。通往下党的路,也不再有硌脚的碎石杂草,也不再有坎坷的上山下坡。大山和溪水再也不是阻碍交通的“拦路猛虎”,而是郁郁葱葱、波光粼粼的“路上风光”。

从难行的土路、山间路,到畅达的公路、观光路,下党那一条条平坦畅通的新公路,就是最具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求是杂志社记者柴潇凡(右二)在福建省宁德市三祥新材车间采访。

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闽东大地擘画的蓝图,如今已实实在在地变成了乡亲们红红火火的生活。而总书记曾为宁德指明前进方向的科学论述,经过时间的洗礼和实践的检验,如今演变成了全中国扶贫的指导思想。追随正确的思想,持之以恒,滴水穿石,脱贫致富、全面小康一定能如期实现。

求是杂志社记者柴潇凡(左二)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采访海上渔排综合治理。

出发前,我重温了《摆脱贫困》和《习近平在宁德》这两本书。书中还原了总书记在宁德两年的心路历程和工作轨迹。闽东之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惑,都在书中找到了答案。作为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我们要牢记职责使命,深入基层一线,多采写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作品,用鲜活的事例、生动的实践宣传好、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铁道报记者金炫美:

人民群众是一辈子都读不完的书

8月25日,我作为《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慢火车向着小康开”系列采访活动一员,登乘6437次公益性“慢火车”前往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奇峰塔村,采访铁路扶贫对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

从列车到山间、从车厢到老乡的家,老百姓朴实的话语里,有对小康生活最纯真、最质朴的期望。不断提升的列车服务品质和逐步改善的家庭生活,亦是铁路人与老百姓共同书写的脱贫答卷。

在6437次列车4号车厢,一个背着大包小裹的旅客,手里握着电子客票单,正找寻自己的座位。我敏锐地意识到,这位旅客一定有故事。

“您回老家?”“恩,两个月没回去了,回家歇两天。”话匣子打开了,轻松的聊天氛围中,我了解到50岁出头的刘文新,进京打工已有20余年,而一年的收入也从最初的五六千变成现在的四五万。有工作干,有热饭吃,孩子们有学上,生活没有大烦恼,刘文新简单的话语中透着满满的幸福。

在太行山深处的奇峰塔村,我们看见村民崔连营背着一箩筐平菇从远处走来。“去我家,我给你们看晒好的,一斤能卖七八十元呢。”那种发自内心的获得感,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人民群众是一辈子都读不完的书,永远要保持一颗敬畏谦逊的心,去学习、去感悟。

人民铁道报记者金炫美(右)采访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奇峰塔村村民。

覆盖全国21个省区市,途经35个少数民族地区和104个国家级贫困县市……81对公益性“小慢车”的每一条线路如书中的页码,我和小伙伴们在祖国大江南北,走村串户,把镜头对准走在小康路上的人们,呈现他们的故事。我们要做有情怀的记者,写有温度的文字,用责任担起使命,为奔小康的精彩故事画上最美的注脚。

吉林日报社政法部主任赵乃政:

跋山涉水是家常便饭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百名记者蹲点采访活动”中,吉林日报社百余名记者编辑背上行囊,奔赴乡村,蹲点采访,在讲好脱贫攻坚故事的同时,也经受了一次心灵洗礼和精神淬炼,提升了做好脱贫攻坚报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书记所驻贫困村大多都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采访他们跋山涉水是家常便饭。

为了采访吉林省长白县马家岗村第一书记蔡光洁,青年记者李抑嫱、祖维晨顶风冒雨,翻山越岭,换了4次车、用了8个小时、行程300多公里,最后坐着拖拉机到达村子。她们采写的报道《驻村五载,她收获了“16+1”个娃儿》主题新颖、故事鲜活。

吉林日报社青年记者李抑嫱(左二)、祖维晨(右二)在吉林省白山市长白县马家岗村采访第一书记蔡光洁(左四)时,与村里的孩子们在一起。

说起这次采访体会,大伙儿深有感触,这些故事都是“蹲”出来的。蹲下去、跑起来,深入火热的脱贫攻坚一线,锻造强劲脚力,才能捕捉到大量生动鲜活的新闻素材。

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吉林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第一书记、基层干部还有脱贫典型。将全县111名第一书记组织起来发展农村电商“抱团取暖”的第一书记姜瑞雪,继承曾祖父遗志、志愿到革命老区贫困村扶贫的杨靖宇将军曾孙马铖明……编辑记者们用身融入,用心采访,一个个“真”“新”“实”的感人故事被挖掘出来。

吉林日报社记者赵乃政(左一)与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河南村第一书记姜瑞雪(右二)在贫困户家的蓝莓地里。

通榆县五井子村第一书记纪德永驻村五年,全心全意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通过开办“爱心超市”,把全体村民凝聚在一起,村民们亲切地叫他“永记得”。

像纪德永一样,广大扶贫干部投身脱贫攻坚战场展现出的一心为民、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奋斗事迹和精神,不仅为记者编辑提供了丰富的新闻素材,也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理想信念教育课,激励和鼓舞我们肩负责任与使命,做好伟大时代的记录者和见证者。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柳春迪:

在最熟悉的地方发现不一样

作为一线记者,我曾多次前往黑龙江同江、富锦、抚远等地采访,但如此高频度地与“幸福生活”零距离接触,却是第一次。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老百姓质朴的笑容和语言,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生活的变化,感受到了幸福的滋味。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记者柳春迪(中)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国家湿地公园采访,记录当地发展生态旅游给农民带来的变化。

同江市三村镇的一位贫困户,在村里的扶贫项目——樱桃采摘园里打工,一个月能收入六千多元。经过自己的努力,他还成了园区里的技术经理。这些,都是他过去无法想象的。如今的他,给自己设立了一个“小目标”——要成为园区的总技术员。

从他身上,我深切地感受到,一个人只要拥有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渴望,好日子必将到来。

富锦市东北水田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春,建立了水稻科技示范园,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合作社里的农民不仅粮食不愁卖,还共同努力把稻田打造成了田园综合体,搞起了生态旅游。过去靠天吃饭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记者柳春迪(右),摄像张锐(左)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富锦市采访合作社采用科技技术提高水稻产量,助力农民致富的做法。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如今,在佳木斯各地的县城里,甚至是村镇里,各种产业项目、扶贫项目层出不穷。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挣钱,只要肯努力,都可以靠双手打拼出自己的小天地,奔向幸福的小康生活。

脚沾泥土,才能写出好故事。作为记者,我们有责任记录这个伟大的时代,讲述那些或温暖、或感动的故事。与采访对象唠家常,聊老乡家的生活,聊他的家人,聊他对美好生活的看法,记录下最鲜活的瞬间。

只有俯下身来,才能真正了解对方的故事;只有走进他的场景,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事物。“火红樱桃里的好日子”“唱着赫哲船歌奔小康”“水稻船长的致富经”,一个个新闻故事,就在这一次次采访中被发现。作为记录者、见证者,在为眼前景象振奋的同时,也为祖国感到自豪。

湖北广播电视台电视综合频道记者王珣:

每张笑脸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山的回答”大型融媒体蹲点采访行动中,湖北广播电视台上百人的全媒体采访团队,深度聚焦武陵山、秦巴山、大别山、幕阜山等脱贫攻坚主战场。一路走来,每一张笑脸的背后都有一个关于精准扶贫的故事,这也是大山给出的答案。

湖北广播电视台记者一行奔赴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九道乡采访,从房县县城到九道乡最短路程157公里,因为是山路,单程要四五个小时,采访路上正赶上下雨,途中经过两个漫水桥,开车像开船。

在秦巴山区,我们冒着大雨,坐大船换小船,走泥巴路穿峡谷,踩出了野人谷镇“一村一品”因地制宜脱贫的选题。

我们在湖北房县九道乡遭遇了一次山体塌方。这样的塌方,仅6月这里就发生了20多次。扶贫干部每一次进村入户都很艰难,很多不是按要求一周驻村五天四夜,而是一呆就是个把月。他们这种不畏艰难、真心为民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我。

湖北广播电视台记者在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九道乡采访时遭遇山体塌方。

我深感,只有不断增强脚力,走进大山、入村到户,真正深入贫困地区,细嗅泥土的芬芳,才能呈现奔小康的火热场景。

采访中,我们感到,贫困户的收入变多,住房变好,信心变强。

房县化龙堰镇的一位婆婆叫卢华,问起收入时,她开怀大笑,笑声中藏着村民们满怀信心奔小康的幸福密码。房县九道乡响应沟村村民以前住的是土坯房,现在住的是易地扶贫搬迁小区。变化的不仅在物质上,更看到他们精神上的变化,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村民们有了战天斗地的勇气和决心。

湖北广播电视台记者王珣(右)采访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九道乡响应沟村脱贫户。

记者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要生动呈现旧貌换新颜的可喜变化,更要大力颂扬敢想敢干、勤劳致富的精气神。

如何把观察到的变化表现出来,要结合扶贫政策来思考。采访时,我们带着对老乡生活的关心去发问,了解实在的,冒着热气的内容。

期间我们拍摄了很多Vlog,多次尝试了全同期的方式成片。这种表达方式效率更高,但前提是同期里要注入信息量,布局要有层次,需要提前设计表现形式。我们在拍摄主播蹲点Vlog《瑾怡夜行 深山夜来香菇香》时,提前把香菇采摘收购的环节以及给贫困户带来的收益变化了解清楚后,拆分成一个一个信息点,用合适的表达方式放进Vlog中,打造出了信息丰富又生动有趣的产品。

广西日报社记者覃伟立:

考验“四力”的5天

7月21日至25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题采访报道走进广西。5天时间里,采访团马不停蹄奔赴广西来宾、贵港、梧州、贺州、桂林等市采访,在基层一线感受党的使命担当和一诺千金的不懈追求,展现人民群众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动实践,触摸坚定信心克难关、同心同德奔小康的强大力量。

这是考验“四力”的5天。

7月23日,采访致富带头人、全国人大代表祝雪兰和当地贫困户后,我们立即赶往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塘平村,采访国家级六堡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韦洁群及其女儿石濡菲制作六堡茶的过程……每天早晨七八点出发,晚上九十点才回来,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虽然很累,但我们并没有丝毫懈怠。这是对新闻的热爱,更是对全面走向小康生活的坚定信心。

广西日报社覃伟立(右)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采访电商扶贫。

前往贺州市平桂区沙田镇狮东村大冲瑶寨采访,路特别难走。盘山公路,中巴车无法通行,我们只能换乘商务车前往。无畏艰难,往往能看到更美的风景。因为深入采访,我们见证了广西各族人民奔赴小康的伟大进程。群山深处的大冲瑶寨,游客如织,跳竹杆舞,听敬酒歌,品长桌宴,大家玩得不亦乐乎。

广西日报社覃伟立(左三)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苗寨采访。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去年建成通车的盘山公路。有了路,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与外界往来开始频繁起来,并以全新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成为旅游景点。

看到了这里的别致风景,我深切感受到,记者只有走到基层,才能有大收获。

走完高速公路走国道,走完国道走省道,走完省道走乡道和村屯道路甚至盘山公路,我们一路采访一路发稿,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全媒体手段,随时记录、播发每一个采访点的感人时刻。

我们白天采访,晚上发稿,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5天5个市,进社区、入深山,贴近火热生活、走进群众心坎,把镜头对准人民,挖掘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讲好小康故事……我深切体会受到,只有践行“四力”,深入群众,脚沾泥土,才能写出有温度、有感情的鲜活报道。

(责编:宋心蕊、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