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第七届“好记者讲好故事”

农民日报张艳玲:一条生路 一条心路

2020年11月02日10:00 | 来源:中国记协网
小字号

追花

农民日报 张艳玲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夫妻、兄弟、父子结伴,每年从云贵高原出发,跨过长江越过黄河,最北到达呼伦贝尔大草原,风餐露宿、居无定所;他们是在农区的牧民,放的不是牛羊,而是会飞的蜜蜂;追的不是水草,而是盛开的花海。

蜂农,这个不怎么被大众所知的群体,今年初,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蜂农无法转场忿而自杀的悲剧,一下子将这个群体推向公众视野。

就在我着手调查这一事件时,接到了四川凉山州蜂农严老六的求助电话。他与自杀蜂农是同乡,每年冬天都在云南楚雄州繁蜂,两人的蜂场相距不过几十公里。老严告诉我,蜂农的无助和绝望并非个案。不少蜂农千里跋涉到了村口,却被劝返,进退两难,无处安身。云南当地的油菜花眼看就要谢了。蜜蜂无花,就如同牛羊无草,蜂农就没了活路。电话里我能感受到老严的深深的无助。

是呀,在这样一个突发重大的危机面前,全社会都在为疫情防控聚焦聚力,蜂农面临的具体困难,在当时很难被主流舆论关注到。而此时,仅四川就有3万蜂农被滞留在云南。

症结究竟在哪里?我必须到一线去到农村去到农民中间去,才能搞清楚他们的顾虑和期待。当时正是疫情防控最严峻的时候,作为2个孩子的妈妈,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我的先生时,他只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陪我一起去。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蜂农的期待与托付,推着我勇往向前。

我们即刻启程,驱车赶赴县乡。原本车水马龙的高速公路和乡村场镇,空空荡荡,但在村子的每个关键路口却都有人把守,因为当地村民担心疫情传入风险,明确拒绝蜂农入场。

就在这时,又接到老严打来的电话。“再不走不行了。”老严声音发颤,原来随着天气回暖,云南当地防治油菜蚜虫喷施农药,蜜蜂大量死亡。电话里,老严几度哽咽。

必须加快行动。我立马跟蜂业协会、各级各地有关部门充分沟通,了解更加全面的情况。从掌握到的信息看,跨区域联动机制的缺失,导致了蜂农转场最后1公里出现梗阻。

我们马上动笔形成调查报告,建议四川云南两省建立合作联动机制,将送行与接引两个端口前移,为蜂农转场打造有人送有人接的闭环。相关部门接受了这个建议,并迅速采取行动。很快,云南相关部门主动上门为老严开具了出行条和健康证。老严开始放心的张罗着转场。走的那天,他专门给我打了个电话。他说,咱们四川见。第一次,我听到了老严爽朗的笑声。

事实证明,双方联动的机制是有效的。在当时,社会复工复产正迫切需要解决人员跨省流动难题,四川云南的经验可能对其他省其他行业都有借鉴意义。为此,我们形成了内参,将这一经验上报,以期推动更高层面的关注。同时农民日报适时推出了整版报道——《疫情下转场的蜂农》,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惊喜的是,不久,农业农村部就印发了紧急通知,提出了一揽子帮助蜂农转场的措施。

我突然对记者这个身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记者,是事件的记录者、见证者,但我们很多时候却处于信息交互的中心,是事件各方的联结枢纽,赋予了我们在关键时刻推动困难解决的使命和担当,赋予了这个职业价值和荣誉。

3月中旬,老严的蜂场第一次起蜜,他打来电话,邀请我去吃顿团圆饭。那一刻,我感受到,我走到了他们的心里。我很想去看看他们的生活状态。

照片里的活动板房就是老严一家的临时住所。那天中午,老严准备了一大桌子菜。席间,他们给我讲述了许多追花路上的有趣故事,笑声在整个屋子洋溢。只是说起已经离开这个世界的蜂农老刘,大家黯淡下来,不禁叹气惋惜,如果当时有一只及时的援手,结果是否有所不同呢?

在这部英雄的抗疫史诗中,涌现出了太多涤荡人们灵魂的品质和精神值得被讴歌。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中,却也少不了像严老六这样的普通人、小人物。他们的生计与活路,直接决定了我们所建设的小康社会的质量与成色,直接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和使命。

蜂农追花路,这是一条关乎千万家庭的活路,更是一条通往群众心里的心路。

在凉山州布拖县阿布洛哈村与北京新闻中心视频连线

在四川省剑阁县蜂农蜂场采访

在四川宜宾长宁地震受灾群众安置点采访

张艳玲同志长期扎根基层一线,热爱新闻事业,曾参与2013年四川雅安芦山地震前线报道,带队报道2019年四川宜宾长宁地震,荣获全国记协2019新春走基层先进个人、2018全国法制新闻二等奖、2019四川新闻奖特等奖、宣传四川好新闻一等奖,并多次获得四川新闻奖二等奖、四川新闻奖三等奖、农民日报十佳新闻采编奖等。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该同志不畏艰险,第一时间奔赴一线,聚焦疫情下的蜂农转场和农民工进城两大主题,在写出有深度有温度的新闻报道的同时,积极推动相关政策措施出台,为全国蜂农顺利转场和农民工安全有序进城贡献了新闻人的力量。

(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广电总局、中国记协主办的第七届“好记者讲好故事”决赛日前举行,由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全国性行业类媒体层层选拔推荐36名优秀记者讲述了他们参加“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重大主题宣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舆论监督报道的亲历故事。)

(责编:宋心蕊、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