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第七届“好记者讲好故事”

深圳广电集团栾少文:心中有柔情 笔下有担当

2020年11月02日15:49 | 来源:中国记协网
小字号
原标题:深圳广电集团栾少文:心中有柔情 笔下有担当

只为心中的那束光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栾少文

这是一个苹果,当你看到它,会想到什么?平安?健康?2018年3月9号,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却给一个女婴致命一击。在深圳市儿童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我见到了这个头已经被砸得变了形的孩子,她叫小米果。孩子的姥姥在我面前做着这个动作,她说“那苹果砸在了果儿的头上,在我跟前儿碎成了渣”。她做着这个动作,好像还在抱着她的小米果。这一消息播发后不久,高空抛下苹果的人终于现身了,是一个住在24楼的11岁的小女孩,她在把苹果扔给阳台上的宠物狗的时候,掉了下来。直到今天,已经三岁的小米果,还不会走路,只会叫一声妈妈。今年四月,法院一审判决肇事者家庭赔偿185万元。24层楼,70米的高空,一个苹果,成了两个家庭的痛。

这样的悲剧还在不断上演,去年,深圳的一个小区,一扇玻璃窗从天而降,砸中了五岁的男童小宇航,孩子的妈妈蹲在地上崩溃大哭,无助、绝望,她一声声嘶吼,小宇航还是离开了我们。这让我细思极恐,这是悬在城市上空的一把剑,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那个不幸中招的人。我该做些什么?我能做些什么?能不能把这扇窗户带回来?我们要举办一场高空坠物警示展,向高空坠物开战!

随后的一段时间,我和同事们每次采访高坠事件,都会做一件相同的事儿,一个个翻找垃圾桶,把这些掉下来的菜刀、钢管、避雷针……都捡了回来,这一系列“另类”的展览,走近了社区、学校,一个个奇形怪状的展品,刺痛了参观者的神经,引发各界对高空抛物的大讨论。同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提交建议案、议案,希望推动深圳对高空抛物的立法。我们的报道引起了深圳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去年7月,《深圳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进入第三次审查,特别增加了惩治高空抛物的内容,高空抛物以立法的形式写入物业管理条例,这在全国成为首创。物业小区开始安装对空摄像头,和居民一起形成文明公约,在台风来临之前,关好窗户、收好花盆儿。

高空抛物的报道,成为深圳本地“建设性”舆论监督的一个典型,如何更贴近百姓生活,我们一直在路上。去年,有观众发来这样一张图,一位市民弯着腰在社康中心的窗口咨询。来到现场后,我看见这样一幕,当时吓了一跳,这是一个人的背影,他的腰弯成了90度。工作人员给我说,这些矮窗口,是源于早些年医患关系的紧张,现在不管是医生还是患者,都感到这窗口不方便。我把这个情况反应给了社康中心的上级单位,他们当场就把窗口的玻璃给拆了。就这样一锤子就能解决的小问题,却引发了很多人的大倒苦水,这条新闻在新媒体平台播发后,很多网友在公众号上留言,说他们也遇到了这样的矮窗口,我们就一家一家走访,看着他们一块一块地把玻璃敲掉。全市各大医院主动展开自查,共排查出了矮窗口有40多处。

除了矮窗口,还有矮凳子,这是深圳街头的公交站台候车凳,它的标准高度是不低于40公分。后来街道办、城管部门对道路进行了品质提升,因为凳子属于其他部门就没管了。路面垫高后,凳子就变矮了,一些腿脚不便的老人,一屁股坐下去,就会一个趔趄摔倒。采访中,每到一处,我都拿着卷尺去测量,34公分,27公分,23公分!这组报道历时6个多月,各区的交通运输部门全面排查,全市共整改了70多处矮凳子。

一个苹果,一个矮窗口,一条矮凳子,起初都是寻常的新闻案例。有人会说,矮凳子算新闻吗?不就是矮了点,至于一追就是半年吗?对新闻工作的使命与担当的思考,这些年也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春节前,深圳一个保障性住房小区迎来2200户居民的集中入住,出现了垃圾清运不及时的情况。夜里11点钟,我跟同事来到现场采访,恰逢小区停电了,这时有人拿起手机给我们打起了灯,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住户加入,灯光越来越多,小区里成了一片“星星”的海洋。采访中大伙儿达成了共识,物业增加人手,居民做好垃圾分类,问题顺利解决了。

拍下这张照片的那一刻,我想,我们媒体人的工作,不就像这一束束光吗?它也许微弱,微不足道,但只要汇聚起来,就是一片光明,就是美好的希望。

做记者这些年,这一个个我曾参与过的新闻现场,锻炼了我的脚力、眼力,磨砺着我的脑力、笔力,我深刻领悟到,媒体的舆论监督从不是一“曝”了之,而是要思考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如何唤醒人们的现代化治理意识,如何以法治推动社会治理,尽自己所能,照亮一方土,温暖一座城。而我愿意继续做这一束“微光”,在新闻路上努力发出属于自己的光亮!

采访马大爷

你是黑暗中的一束光

去青海马大爷的家乡

去青海马大爷的家乡

走访深圳街头的候车凳

采访深圳市福田区副区长欧阳绘宇,打卡体验疫情后深圳消费市场复苏情况。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深入深圳抗疫一线报道。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深入深圳抗疫一线报道。

2011年7月,本科毕业后,栾少文进入深圳广电集团成为一名记者,超过9年的一线采访经历中,主要以各类民生新闻、舆论监督类报道为主,其中采访来深圳卖土豆的马大爷这一热点新闻引发全国关注,还前往马大爷的家乡推动两地扶贫协作;“被遗忘28年的房子”系列报道,不仅帮助当事人圆满解决问题,还上了新华社、微博热搜,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新闻;采访了无数大大小小的突发新闻,其中南山区“5·16”车祸的报道,因夜间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新闻报道在深圳本地引发广泛关注,当晚冲上微博热搜,栾少文本人在采访现场被同行拍下的照片走红网络,被称为“黑暗中的一束光”。

所报道的各类民生新闻,也获得业界的认可,其中《老人的“电梯梦“”》获得深圳新闻奖电视新闻类三等奖;《这扇玻璃窗 该拆!》获得广东省新闻奖三等奖。

(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广电总局、中国记协主办的第七届“好记者讲好故事”决赛日前举行,由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全国性行业类媒体层层选拔推荐36名优秀记者讲述了他们参加“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重大主题宣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舆论监督报道的亲历故事。)

(责编:宋心蕊、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