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教育是民族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郑洞天创作《邻居》工作照。北京电影学院提供
电影教育实践离不开社会和历史环境。70年来中国电影教育的方法理念不断变化成长,而北京电影学院在新中国的电影教育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培养艺术创作人才的电影教育体系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建构的。1949年以前,我国只曾零星开展短期艺人培训和高校电化教育技术人才培训。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通过“表演艺术研究所”等机构应对产业人才缺口,培养实用性艺术创作人才,具有明确的实践导向,并力求能迅速服务于创作生产,理论学习与社会和创作实践及电影生产结合。不久之后,就整合电影相关教学力量,开始尝试建立比较系统的电影人才培养体系。从1956年起,北京电影学院正式开始本科层次电影专业艺术人才高等教育的探索。最初的努力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是电影学科的结构建设与教学队伍的建设,从初创阶段表、导、摄、美四个本科专业外,逐步涵盖电影生产主要领域,并在艺术理论、文学等相关领域积累了教师队伍;第二是结合新中国革命电影事业发展需要,从之前的技术型实用人才培养转向艺术创作人才的培养;第三是结合中国现实技术与创作环境,建立高效优质的实践训练方式。在这一时期,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在技能训练之外强调对人文素养的关注,并以此作为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中的核心理念,例如在摄影教学中以图片摄影作为基础训练过渡到电影摄影、创作训练与参与新闻片生产结合的过程中,通过社会实践与专业教学训练的互相渗透,在参与社会运动和艺术生产过程中拓展学生艺术经验和审美传承视野,提高把握和表现生活能力。
改革开放后,北京电影学院紧随时代变革,迅速接受了新的思想,在电影创新潮流中实施了20世纪80年代的一系列教学改革:在解放思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电影学院教师和“青年电影制片厂”共同推动了学院的教学通过拓展学生的思想和艺术视野及鼓励实验性创作探索,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方向;在开阔视野、追赶世界电影潮流方面,在课程建设和教育理念方面开始更多借鉴欧美电影教育的新的经验,并结合中国的现实寻找自己建设高质量电影学院的道路,如针对78级学生经历丰富、学习刻苦,探索意念强烈的特点,教学上注重提供新鲜的思想信息,扎实的技术训练和宽松的创作环境,并鼓励他们从大三就开始进入创作一线锻炼,使他们较快在电影创新浪潮中崭露头角;在优化教学体系方面,先后进行了选修课、创作日、淘汰分流、跨校双学位等多种教学改革尝试,逐渐健全专业系科和教学层次、学生作业拍摄制度,加强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训练。
进入新世纪之后,面对数字化影像技术的兴起和电影教育格局的巨大变化,北京电影学院瞄准世界影视教育的前沿,加快了教学改革的步伐,将电影教育从职业电影人培养向视觉媒体素质教育的多样化电影教育发展,在新媒体艺术、数字声音、电脑动画、游戏、手机电影拍摄教学实践等不少领域都走在了国际同类院校的前列。同时,学校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师生拓展国际视野,更多地了解世界电影创作教学的经验与成果,包括国际学生教学训练营,跨国学生联合创作,全英语电影制作本科班,交换学生与联合培养等,这些国际交流不仅拓展了师生的学术视野,也向世界展示了北京电影学院的教学水平与成果。
数字影像时代的到来,大大降低了电影生产的门槛,给电影教育格局和理念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今天,专业电影教育已经不仅限于北京电影学院,众多院校差异性的电影教育探索的广泛存在,也将成为中国电影教育未来生机与活力的基础。未来的电影教育需要立足中国电影产业和媒体产业发展的需求,探索适合中国社会实际的电影教育发展道路。电影教育不仅培养高素质的职业视听媒体从业人员,也将承担起满足提高全民的视听媒体素质和视听媒体更广泛的人才需求的任务,并将成为中国新的民族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作者:钟大丰,系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