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句标题出爆款 吸睛重在掌好度
当下,大众的信息需求极为旺盛,怎样让正确、权威的信息触达更广、更深?大众对科普知识也十分渴求,怎样将专业内容讲得有趣、有益?标题制作是一个重要环节和手段,是考验编辑专业技能和知识面的一门学问。
什么是好标题?什么是“标题党”?
近日,一则以问句标题引出地理科普的冷新闻持续上热搜榜,全网流量突破5亿。这篇文章的标题是《秦岭以一己之力挡住南下冷空气?》。无独有偶,11月7日,一段题为《“复兴号”撞公交?》的视频在网络流传,多家媒体以此为题还原事件现场。
笔者也受好奇心驱使,到文中一探究竟。前者源于网友分享的一张云横秦岭、冷暖空气“泾渭分明”的航拍照片,经由气象部门和专家的科学解读,这样一个极为专业的地理知识被受众看得进、读得懂。后者实则是一起交通事故,虽然受众看第一眼就会觉得“不可能”,但仍会有兴趣去了解真相。问句标题,无疑是这两则新闻的吸睛点之一。
同一个新闻事件,问句标题或勾起了受众的探求欲,或戳中了大家的知识盲区,比陈述式标题更富吸引力。在潮水般的新媒体内容中,就如一朵激起的浪花。
一方面,这体现了编辑运用新媒体传播规律、创新表达方式的智慧和能力,通过对标题的“先入为主”,起到了传播的“倍乘效应”。当下,大众的信息需求极为旺盛,怎样让正确、权威的信息触达更广、更深?大众对科普知识也十分渴求,怎样将专业内容讲得有趣、有益?标题制作是一个重要环节和手段,是考验编辑专业技能和知识面的一门学问。特别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传播健康科普、遏制网络谣言,亟须提高传播技巧、创新表达方式。如11月9日光明网发布的《新冠疫苗可预定?多地调整取暖费?这10大谣言别信!》一文,标题中连用两个问句,内容则对涉及公众利益的疑问作出了权威解答。
另一方面,笔者认为,比制作一个吸睛标题更考验编辑素养的,是掌握好传播的度。不能为吸引眼球而制造噱头、追求猎奇,实则文不对题,或内容不实在,甚至失准失真。在新闻采集、撰写、编排、传播等各个环节,都要把好导向关,在提供权威正确信息、坚持正确舆论方向的前提下,运用传播规律,创新方式手段,或以问句为题,或巧用修辞手法,或制造反差效应,以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打造更多品质爆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