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拍摄纪录片《藏着的武林》播出
“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想要知道中国武术为何物,就要亲自走上探索的路。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摄制的6集纪录片《藏着的武林》近日正在热播。该片拍摄历时三年,摄制组行程数万公里,对中华传统武术进行了溯源式的寻访与抢救式的拍摄。
该纪录片分别为《战——止戈为武》《守——万变归宗》《藏——大隐于市》《困——面壁图破》《道——天地人心》《传——生生不息》,从不同的价值点和角度直面社会关注的中国武术话题。《藏着的武林》回归常识,用冷静、理性、科学的方式解读中国武术的历史源流和真实现状,为观众解密一个藏于民间,鲜为外人所知的中国武术世界。
形式:深度参与的“我”与摄影机
起源于60年代法国的“真实电影”流派强调,导演应介入拍摄过程,推进事件进展;摄影机亦是“参与”的摄影机,可以主动介入被摄环境,建立与被摄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抵达真实。
《藏着的武林》并非是一部旁观式的纪录片,而是一部以导演的行动为线索,以摄像机的在场去推动故事发展的纪录片。因此,可以说该片延续了“真实电影”流派的拍摄方法。其以第一视角深入探访武林,分集导演们多次出镜,并以第一人称进行解说,带领观众探访分散各地的武术能人,进一步拉近与观众的心理距离。
纪录片第一集便将把寻访的动机、调研的场景展现在荧幕上,将纪录片的“幕后”挪移到“台前”。对观众而言,以往只能在花絮中见到的片段,在放映交流会上获悉的信息,经由导演的编排,融入成为正片的一部分。
在情节上,影片设置悬念,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第二集中,摄制组为了拍摄戳脚翻子拳传人白国栋的故事,来到了沈阳中山公园,却未料到白老先生拒绝了拍摄。经过沟通,摄制组才知道,原来曾有人拍摄过白老先生,并将拍摄内容作为教学片出售来盈利。就纪录片的主题“武术”而言,这一情节无关紧要只是一个意外的插曲。但从这个“外插花”中就能够发现,这部纪录片并未采用上帝般的全知视角,而是将“我”的经历完整真实地呈现出来,用这种方式为平淡的寻访故事增添了曲折感。
作为画面与同期声的补充,解说词推动着纪录片叙事不断向前发展。与同类型纪录片不一样的是,《藏着的武林》中解说词不但推动着叙事前行,还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在解说词里导演以在场优势,融入自身感受,带来更为强烈、更具冲击力的现场感。例如第四集中,当买不起专业护具的壳子棍爱好者们在农村小院里,利用简易装备“土法上阵”时,解说词这样说道:“眼前的这一幕看似滑稽,却让我们既心痛又欣慰。心痛的是,他们如此的贫穷和闭塞;欣慰的是,他们还没有向生活低头,而是依旧努力前行。”
内容:“解构”与“重构”
“中国传统武术到底是什么?”“武术人又是什么样的?”“时至今日,中国传统武术的价值何在?”影片伊始便将摄制组拍摄的疑惑,逐一展示出来,并试图以此唤起观众的思考。
受武侠小说的影响,在当今的语境下,“武林”“武术”等词不可避免地与飞檐走壁、隔山打牛、轻功漫步等词联系在一起。为了打破刻板印象,纪录片对武术的概念进行解构,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完成对这一概念的重构。
“原来我们中国人真实的武艺,真实的武学,离我们想象中的那个东西差得太远了。”第一集分集导演李华俊在片中说道。
科普类纪录片讲究权威性与准确性。为此,片中邀请到了许多武术方面的教授学者进行专业的解读。第一集中,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马明达告诉观众:“‘既得艺,必试敌。’武术最重要的鉴定模式,是竞赛。后来我们渐渐失去了这样一个竞赛模式,它变成了套路表演。”
中国古代武术起源于“戎”与“祭”,即军事活动与祭祀活动。原本武艺的主体是器械,而非赤手空拳。源于军旅的武术,而后传入民间,才逐渐分化成了多种形式。“战场杀敌的大枪,脱化出民间的徒手拳术。一种古老武艺的演变,一个当代武者的坚守,折射出的正是武术变化的外在形态和不变的技击本质。”
作为科普类纪录片,《藏着的武林》将重心落在“常识表达”上,同时融入故事化叙事手法,整部影片构成了一个探访故事,每一集则呈现若干个人物故事,以去“说教”式的手法,来完成信息传递的功能。
随着纪录片的推进,一幅中国民间武术全景图渐渐铺开。在一个个民间武术传承人的讲述中,在一段段鲜活故事的呈现中,纪录片不断强化武术的竞技功能,强调其与“套路表演”的区别,完成了对“武术”概念的重构,并使其内化于观众心中。
内核:隐藏于武术中的社会变迁与家国精神
中国向有“南拳北腿”“东枪西棍”的说法。在寻访“何为武术”的过程中,摄制组踏遍祖国大地,遍访不同流派的民间武术传承人,探寻武术形态的演变过程。当我们深入其中直达内核,便可发觉武术的变迁亦是社会的变迁,武术的竞技之内,深藏的是家国精神。
任何时代的任何事物都不是独立于社会存在,而是与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结构息息相关。因此,脱离了时代背景,武术的诞生、演变、传承均无从谈起。
第三集中提到了武术传承困境。一方面,这是由于全球化过程各种异域文化的入侵,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年轻人纷纷到城市里打工,许多留守在村中的老一辈武术人,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武术传承土壤变得局促和瘠薄。而这不仅仅是武术的困境,亦是整个时代的症结。
武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但武术中浓厚的家国情怀却从未变过,正是这些情怀形成了对强大民族精神的一种感召。“强我种族,壮我国魂”,一代代武术人不惜用生命和热血来英勇践行武术之道。
当镜头指向百年前的中国,有一段关乎武术,也关乎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呈现在了观众的眼前。纪录片将个体经历融入到国家大事,将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相结合,掀开了一段保家卫国挥洒热血的历史。
第五集里,从中华武士会到中央国术馆,纪录片再现了老一辈习武人的仙风傲骨。由于相关档案的缺失,人们通常认为中央国术馆在抗战期间已经名存实亡,但在拍摄中,摄制组却意外得到了新的线索。借由老兵宋茂田之口,摄制组得知中央国术馆的武术前辈们,曾奔赴战场前线英勇作战,一段尘封的历史由此浮出水面。
沿着历史发展的轨迹,纵观当代武术的形态,纪录片期许的,是一个更好的未来。一如分集导演徐旸的导演手记中所写:“无人不知的中国武术,究竟应该往何处去?它在今天乃至未来的价值是什么?在走向民族复兴的路上,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苦苦求索,而有些答案,或许应该让历史去告诉未来”。
(图文: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李宁 林露)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