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炼成峰薪相传
——费伟伟专著《新闻采写评》《好稿是怎样“修炼”成的》读后
去年底,到人民日报社参加国务院扶贫办指导、人民网等机构主办的一个颁奖会,会后看望10年前在人民日报社福建分社任社长的地方部副主任费伟伟,喜得他两本签赠之作:《好稿是怎样“修炼”成的》和《增强“四力”专题解读》。
10年前,费伟伟曾惠赠他的专著《新闻采写评》,元旦假期,找出当年赠书,重温当时铅笔写的旁注,同时展读新著,感觉这两本著作有三个很突出的特点,体现了“三用”精神。
一是用心,可以说是呕心之作。
作者精心选择每篇文章,且点面结合作精彩点评。对于典型案例,书中还附有原稿,方便读者对照查看。如此匠心,不仅有助于读者了解一篇优秀新闻稿是如何诞生、如何炼成的,对一般意义上的写作者也具有指导价值。《新闻采写评》一书从采访、写作、评论三个方面阐述作者的所思所想所为及感悟,在采访上做到“不到现场不发稿”、“出门一把抓”、“选题有评论眼光”;在写作上力求“取其大而略其小”、“拎起来写”、“让人物动起来”、“俯视、透视、环视”;在评论上追求“说事宜粗、论理应细”、“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到哪座山唱哪首歌”等等。作者在新著《好稿是怎样“修炼”成的》中提倡“要自然,不要自然主义”、“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传授“观千剑而后识器”,透露“文有大法”、“好标题是一字一字抠出来的”;献计“千斟万酌、以求一是”,“同每一个词搏斗”……书中妙语连珠、精彩纷呈。诸多领导、名家也点赞:伟伟无疑是个有心人!
二是用功,从主题到文字的提炼,逐篇逐段逐句评析。
《新闻采写评》一书附有48篇采访札记,力图由事入理,以事明理,或深或浅所探讨的并不限于报道本身,而是他对采、写、评方面一些普遍规律的思考。他从具体的报道中总结经验,探讨规律。把学问写在田野上,把功夫用在业务上。作者在漫笔而书、随意短长中,道出采写经过和感悟。针对性、操作性强也就成为其著作的最大特点。读者可以从中看出一个记者实践的足迹和思考的轨迹是怎样融为一体,实践和理论是怎样互动的。
三是用情。
费伟伟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可谓“痴迷”,用情之深,确如其在《好稿是怎样“修炼”成的》一书后记“半世情缘”中所坦露,因对办报情有独钟,面对超级央企“有房、高收入、有位子”等诱惑,以及数次人生重要抉择,最终还是“不如办报”,“还是办报、还在办报、还喜欢办报”。文章满纸书生累,若非“用情”之深,何来半世情缘?!
从学科领域来看,长期以来盛行“新闻无学”论调,概因业界理论思考和梳理提升功夫不够。是否属伪命题?试就此百度搜索,“最佳答案”是:因为新闻人们常常看,却没有看到记者和编辑的特别才能。看本小说,人们也许会赞叹作者的文笔,新闻内容如何,人们都不会赞叹它的收集者和编辑者。再看文末“追问”之答:新闻并非如家常小菜,而是如我等日常呼吸之空气,须臾不可离开。但是正是因为如此,让大部分人反而忽略了新闻的存在感。
网络联通世界,网语观照现实,此说并非谬论。的确,纵观历史,一个学科领域光有实践,缺乏理论总结与提升,或者没有思想理论建树,很难在史上奠定地位。只是奉行“不在现场就在去现场的路上”、“脚板底下出新闻”理念的新闻记者,往往无暇停下脚步作思考作总结,因而很大程度上在思想理论上鲜有建树。新闻学理论大厦的构建,是需要新闻界和高校新闻研究机构等共同努力的。
功夫不负苦心人,费伟伟在这方面做了不懈努力,卓有成效,乃至获得高度评价。如对六易其稿发表的《无锡再唱太湖美》的评析,就得到时任人民日报社总编杨振武称赞:江苏分社社长贺广华同志的《无锡再唱太湖美》写得好,是篇美文。伟伟同志的业务研讨稿《六易其稿为“故事”》也很好,都值得一读。时任社长张研农则批示肯定:记录修改过程,推动新闻改进。此篇可作为一个研讨教学的经典案例。
真如人民日报社领导所肯定,费伟伟用非凡功力和“三用”精神打通新闻采、写、评,多视角构建新闻实践与理论新高地,其所著中颇多“研讨教学的经典案例”,因而已具有教科书级意义,但笔者仍觉得不啻于此。
其作极具理想情怀。生于“这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最难得的是守住一份初心。每每捧读费伟伟著作,总是很有感觉。书中有段话在说别人更像是在说作者自己:无非对新闻事业爱得真诚,个人得失且放一边,坚守那份对新闻的挚爱,把写稿变成纯粹的、最能获得快乐的精神活动。笔尖吐芬芳,不变的是真情。那种对新闻理想的坚持和追求,对新闻事业的投入感人至深。他也唤醒了我对近20年新闻职业生涯的很多记忆与那些探索尝试。有一年笔者曾在人民日报要闻版(主要1、2、4版)刊发现场新闻10多篇。报社有关领导告知,这个数字在全国设区市业余作者中都属罕见。《政务新闻如何鲜活起来》一文在国家有关报刊发表后居然被人民日报业务刊物《记者工作》转载。除了报社驻闽记者老师帮助,与我身处基层努力寻找中央决策部署与地方工作最佳结合点分不开,这也与费伟伟所推崇的“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的观点不谋而合。
其作极具理论高度。“记者要从思想家那里吸收思想资源,优秀新闻作品的追求不仅是真实事件的震撼,还有事实之后思想力的震撼,追求思想的力量。思想家提出了新的思想,记者要用血肉丰满的事实来深化思想的表达。”这是费伟伟在《好稿是怎样“修炼”成的》一书中的表达。时任人民日报副总编米博华在《新闻采写评》序中说:从费伟伟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看到,他属于兼具学者和官员长处的记者。既注重理论的拓殖,也知晓实际的操作。用新闻报道搭起了一个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桥梁。这一点尤为难能可贵。我想,其终极目标应该就是打通新闻实践与理论升华的“最后一公里”。应该说,从两本著作中不难看出,他做到了。
其作极具实践价值。“对话简洁,冲突强烈,矛盾对立尖锐,场面鲜活生动,这样的开头不是很抓人吗,为什么要否掉?”——因为与主题扣得不紧。“原稿有对话,有场景,有冲突,语言接地气,画面感也强,这样的精彩场面为何要删节?”——还是因为与主题扣得不紧。书中这样设问叙述很多。这是源自丰富实践的思想喷发,而一吐为快中,又讲透了技巧。两部著作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风格一致。从《新闻采写评》中可以看出,费伟伟“以我手写我心”,采用“报道+札记”“煮己”方式,以自己20年的部分能源新闻报道,结合自己长期从事采访、写作、评论的感悟,为广大读者细致深入地介绍了自己学习、从事新闻写作的经验,讲述如保使新闻在不失庄严性的情况下获得可读性的写作技巧。《好稿是怎样“修炼”成的》则侧重引用别人作品评析,视野更宽、案例作品更加多样化。对所引报道进行深入解析,解剖麻雀,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直接融入案例剖析中,详尽的案例引人入胜,精辟的点评让人沉思。评论味道更足,理论色彩更浓。这背后蕴含的无疑是作者深厚的洞察力、判断力,也特别有助于新闻从业人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这是同类著作或教材所罕有的。
古语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费伟伟两部专著中,无论是个案缕析,还是跳出新闻报道的理性思考,他庖丁解牛般在“术”与“道”中旁征博引,恣意解读。既有宏观理论上的指导,也有具体的实践操作,所涉及的内容不仅对从事或喜欢新闻写作者有很强的指导性,普通喜欢写作者也可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得到启发。从这种意义上说,其著作确又超越一般教材的意义。
其著作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敢于直面问题自我解剖,和浓厚的批评味道。把见报稿与原稿(含多稿)进行对比且成书出版,于己而言是自我揭丑、属刀刃向内,是需要勇气的。于他人而言,更是冒着极大风险。毕竟说好容易批评难,毕竟对方也都是大报记者,不是谁都能接受批评意见且被揭伤疤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都需要一种风度。但费伟伟的著作中两者得到了很好的结合,亦堪称典范,这又有异于其他著作,这种批评深刻性也同样罕见。这也说明人民日报业务探讨的氛围相当浓厚,于当下尤属难得!
书中还有作者与范敬宜、杨振武、张研农、李宝善、艾丰、梁衡、谢国明、卢新宁、牛一兵等老领导和新闻界耳熟能详的前辈大咖交集、交流的故事,也生动展现了人民日报上下齐心协力办报的动人情景。读来也令人兴趣盎然,掩卷沉思。
人们常说,新闻报道是“易碎品”,随着时间的流逝,可能“过时”,但也不尽然。有些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会留给历史,留下的精气神是不会过时的。有些作品历经时光之淬炼,思想之果却永远沉甸甸地挂在枝头。那些站在时代之巅锐眼洞察天下、放出胆量以雄健之笔写就的报道,那些带着鲜明时代印记的报道,其生命力总是很久,尤其是方法思路不会随之湮灭。时任人民日报社地方部主任(现任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牛一兵点评:费老的业务研讨犹如阿森纳传递28脚洞穿大门的慢镜回放;犹如教科书中的庖丁解牛。球去哪儿,刀下哪儿,沙盘推演似实战,按图索骥定坐标。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方法论决定了事物发展的深度与高度。新闻报道工作也一样。尽管许多作品属旧作,但因其提供了新闻采写评方法论,创新理念、新闻手法,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也尽管新技术手段层出、新媒体勃兴,但因其支撑了“内容为王”业界论断,仍具现实学习借鉴意义。费伟伟这两本著作提供了多视角新闻实践与理论观照和阅读体验,蕴藏丰富,秘笈甚多。相信以其实践深度与理论高度、品质,即使时光流逝,其“修炼”的思想魅力及流动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和理念、方法,定能抗时间之压 。
何况,人类思想史往往会给探索创新的前行者留下一席之地。因而,历久弥新。
惟愿,也坚信如此。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首批福建省文化名家,宁德师院兼职教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