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2021年新闻战线“新春走基层”活动>>人民网记者走基层

【新春走基层·文化成都】

“汉代高楼”来成都 “教科书级文物”把你美哭

刘海天
2021年02月05日06:51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原标题:“汉代高楼”来成都 “教科书级文物”把你美哭

  “妾家高楼连苑起”是什么样的楼?

  “美人赠我金错刀”是什么样的刀?

  “玲珑骰子安红豆”是什么样的豆?

  ……

  就如同历史上的这类诗句总能引发人们的无穷想象,对于历史书上提到过的很多文物,人们也渴望着一睹真容。

  2月9日开始,成都博物馆将进行“列备五都——秦汉时期的中国都市”历史主题展览活动。五层彩绘陶仓楼、银豆、金错刀、玉衣……来自全国15家文博单位、属于“五都”的300余件套“教科书级别”的明星文物,将在成都还原出秦汉盛世时期的各地城市风貌,带参观者走入历史的殿堂,感受古朴的风霜。

  “大麦万石”陶仓和“小豆万石”陶仓。洛阳博物馆供图

  太平盛世中,高楼平地起

  提到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宽敞大气的北方四合院,还是婉约精致的江南园林,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多是平房。但实际上,中国人造楼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秦汉时期的古人,就能建造多层的高楼,且是既美观又实用的多功能“摩天大楼”。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理论用在造楼这件事上很恰当。汉朝经过文景之治,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发展,仓廪日益丰足。《史记·平准书》记载:“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意思是说,穿钱的绳子因为放得太久都腐朽了,国库的粟米因为总也用不着吃都腐烂不能吃了。

  在这种经济情况下,各行各业百废俱兴,造楼业也就风生水起。

  灰陶彩绘双联仓。河南博物院供图

  经济的繁荣和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设,推动了西汉建筑业的飞速发展。而要储存更多粮食的社会需求,催生出了仓楼这种多用途的建筑形式。下层为粮仓,上层为围廊式楼房,仓楼很形象地展现了“坐在粮堆上吃饭心里不慌”的底气。

  多层仓楼涌,建筑明星出

  据了解,本次展览将展出两件来自河南省焦作市的汉代彩绘陶仓楼。其体量之高大、构造之复杂、工艺之精美,可谓是古代建筑的“炫技”之作。

  五层彩绘陶仓楼。焦作市博物馆供图

  这是一座可拆卸组装的五层陶仓楼模型。楼前有院落,前墙有双开门,门口有卧犬一只。两个人立于墙外,看似要步入院中。一、二楼的粮仓高大方正,开有四个通风窗口。难得的是,出土时仓室内还残存着一些谷物。三层以上的楼房雕梁画柱,层层叠叠的斗拱、装饰精巧的门窗与回廊、宏阔大气的庑殿顶都清晰可见,生动再现了汉代高等建筑的风格。装饰上,整栋楼以红、蓝、青等色彩绘制出树木、凤鸟、几何纹样等精美图案,端庄粲然。楼上一人凭窗远眺,让人想起李白的诗“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愁什么呢?或许是粮食太多吃不完的“喜中愁”。

  根据人物的大小比例,这座高楼的复原高度可达14.5米,应该是当时少见的地标建筑了,可能类似于现在的“网红打卡地”。

  四层刻线纹彩绘陶仓楼。焦作市博物馆供图

  这座四层陶仓楼由院落与楼体两部分组成。院落前墙开门洞,设大门两扇,门左侧墙壁绘捧侍图,院落外墙两侧绘有缚虎图。院外有人正背着粮食,门口鸡犬相闻,一片祥和富庶的景象。楼体一二层为整体,是粮仓部分。其上部开四个方窗,下部有小孔,两侧绘有舞蹈图案。三层于右侧开一门,上有斗拱承托出檐。四层开方窗,上覆庑殿顶,殿顶上卧彩绘瑞鸟。

  陶仓楼是汉代建筑物的真实写照,直观形象地表现了古代建筑物的形制和技巧,我们可以通过它一窥当时城市的风貌。

  “教科书级文物”,要把人美哭

  美轮美奂的陶仓楼展现出了汉代精巧的建筑技艺,却远远不是汉朝盛世的唯一标识。此次“列备五都”展览,见证中西交流往来的银豆、“一刀平五千”的金错刀、极具神秘色彩的“刘和”银缕玉衣等“教科书级文物”都将惊艳亮相。更有百炼成钢的“五十湅”铭钢剑、形态逼真的红釉陶狗、翩跹优美的七盘舞俑、精巧雅致的彩绘百花灯等精彩文物,可让文史爱好者们一饱眼福。

  在成都,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人们可以前往成都博物馆,透过这些文物,领略强大汉朝的富庶与繁华。

(责编:宋心蕊、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