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侦察兵”防控一线过春节
“2021,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背起40多斤重的消毒桶,“奋斗青年”自拍了一张照片,发在了微信朋友圈。
“奋斗青年”真名叫王成博,是顺义区妇幼保健院疾控科的“顶梁柱”,是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侦察兵”,也是足迹遍布保健院各个角落、进行高频消杀的人。
“疾控科人手紧,我是90后,理应多承担一点儿!”
从去年底到现在,王成博一直处于24小时“待机”的状态。医疗机构的院内消毒和环境采样是他承担的众多工作中的一项。防控形势最严峻的时候,他每天都会穿上两层防护装备,背着几十斤重的喷雾机、消毒桶出现在保健院的各个角落。“我就是负重前行的人。”有一天,凌晨3点,一位隔离区产妇转运到保健院。王成博接到命令后立刻出动,他沿着患者的入院路径,从大门口一路消杀到位于11层的病房。忙完消杀工作,东方天空已经微微泛白。
消杀工作是“体力活儿”,即使是在严冬,脱下防护服时,王成博也是汗流浃背。
体力活不轻松,脑力活更是辛苦。
“这个患儿到京前的住址在河北省的一个中风险地区,信息需要上报。”“患儿的亲属在机场从事货物运输工作,这是风险因素。”“这位患者1月初就到京了,来自黑龙江省的一个高风险地区,要密切关注。”清晨时分,王成博对着电脑屏幕上细细密密的表格反复核对情况,不时打电话到相关科室询问更详细的信息,跟同事们展开讨论。
这个表格汇集的内容是前一天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患者的基本情况,王成博要做的是将“可疑”的内容挑出来,追问、核实,将必要的信息反馈给疾控部门和医院相关科室,协同做出研判,给出应对举措。筛选信息上报系统的同时,他打开一份详细的病例调查报告文档,将当天的情况记录在册。
去年底,顺义区发生疫情,为了不遗漏任何一丝疫情传播隐患,王成博两次组织完成了院内大规模流调,反复访问、反复排查,做到精准防控。“流行病学调查容不得一丝疏漏,及时、细致是其中要义。”他说。
快过年了。忙碌在一线的王成博想起了去年回家过年的经历。2020年1月23日,腊月二十九。那一天,他从北京西站乘坐火车回老家山西运城准备陪家人好好过年,没想到火车还没到运城,王成博就接到电话,“院内有疫情防控任务,快回来!”作为疾控科的工作人员,疫情就是“号角”,他二话没说,立刻买了当晚返京的机票。那一天,王成博与家人团聚了6个小时后匆匆飞回北京,投身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我们家三代从医,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我义无反顾的动力。”
家人的鼓励,支撑着王成博全力投入到高强度的工作中。今年,奋战了一整年的王成博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选择留在顺义,留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特殊时期,特殊岗位,这个时候我不能撤。我希望以我的坚守,为首都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记者 孙乐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