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米博华:新闻评论的价值可能将被重新定义

2022年07月08日14:24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近年来,被称作“社会风向标”的新闻评论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学界和业界或许都需要认真思考并回答这个问题:评论的本义是什么。

《新闻评论实战教程》是米博华多年从事新闻评论工作与新闻教育工作的经验总结。

此前,著名评论人、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米博华出版了新作《新闻评论实战教程》,引起业界关注。该书既是对他个人从事新闻评论工作与新闻教育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对新闻评论系统化的理论梳理。全书阐明了新闻评论的基本理念,又涵盖评论业务的关键环节,并结合具有示范性的获奖作品,以党报评论员的视野和立场,立体全景呈现了评论写作的内在规律与外在技巧,有助于启发评论思维,培养正确、公允、理性的评论素养。

作为一位资深评论人,米博华近日与业界分享了他对当前新闻评论变化与走向的观察。

米博华认为,互联网时代,评论依然是对新闻事件和人物的判断、分析和给出结论,但同时也呈现出以下几大变化:一是评论不再为专业人士所独占,而是走向大众。大众写,大众看,大众参与讨论;二是刊发的阵地也不再是少数人专有,发表门槛被打破;三是言论只代表个人,不再捆绑在一个组织上;四是题材广泛,没有格式要求。

“让我最感惊讶的是,有太多的思路开阔、知识渊博、文笔优美的评论人才涌现。”他说。

但他同时指出,尽管当前自媒体评论蓬勃发展、百花齐放,但也的确是杂芜并存。在实战方面几乎少有人真正接触过主流和权威媒体的写作。

“‘人人都有麦克风’,就好像人人都可以K歌。歌厅随便去,但到国家大剧院表演则有门槛。”米博华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表示,人人有“麦”与主流权威声音并不等同,大音量与权威没有必然联系,创作量与影响力也没有必然联系。国际社会关注的还是中国政府的声音和中国官媒的评论。

他建议专业评论人一定要阅读和研究党报党刊的评论,研究时事政策,否则就无法了解一个完整的中国。

展望未来十年,米博华认为,新闻评论等新闻工作应考虑两大背景。

首先是百年变局中新闻的历史方位。今后若干年,中国无疑将会成为国际舆论中心,中国的声音会被国际社会更多关注,中国的意见会被汇入全球舆论场。这是客观情势使然。所以自然而然地,舆论交锋将围绕中西文化对撞和大国利益关切全面展开。对此新闻工作者要有充分的准备。

其次,随着时代发展,新闻报道和评论的价值和意义可能将被重新定义。新闻不仅是信息传播,或可成为国家治理、安全管控、公共生活、社会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新闻工作者必须习惯多元意见展示、多渠道发声、多重效应呈现的复杂舆论环境。未来,官方声音和民间声音、主流媒体声音和自媒体声音,将逐步走向既有区隔又有融合的状态。可以预见,评论人和评论佳作将大批涌现,可以展示拳脚的机会也将越来越多。(李楠桦)

(责编:杨虞波罗、李楠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