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國辦《關於進一步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回應社會關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見》發布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加快信息公開的步伐—— 

指尖上的政務新格局

呂 婷

2014年01月09日05:37    來源: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插畫:李瑞寧

  剛剛過去的2013年,各地區各部門加大信息公開的新舉不斷。基於互聯網的多元政務平台的涌現,讓公眾對一個更加公開透明的服務型政府有了更多信心

       

  對於政府信息公開,2013年值得銘記。這一年,有兩大重要路標。

  2013年10月15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回應社會關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進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增強公開實效,提升政府公信力。此后不久,11月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出台《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多處涉及黨務政務公開、互聯網管理等方面內容,對於運用互聯網做好政務信息公開工作,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

  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務公開到便民服務,從信息單向輸出到雙向交流互動,政府信息公開的力度不斷加大。隨著新媒體的應用與推廣,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新媒體平台成為政府信息公開的重要渠道。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如何做好“指尖上的政務”,也給各級政府提出了新課題。

  信息公開步伐加快

  《意見》和《決定》出台后,中央各部委紛紛利用互聯網發聲,積極進駐新媒體平台。

  2013年,是中央部委微博蓬勃發展的一年。10月份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國資委、証監會等一批“國字頭”官方微博陸續開通。12月18日,中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入駐人民微博、新浪微博。國務院重要政務信息將第一時間通過官方微博公開。老百姓與中南海又近了一步。截至12月份,共有77家中央部門或其直屬機構落戶新浪微博。

  除了政務微博大發展之外,其他公開舉措也讓人耳目一新。國家衛生計生委於12月10日開通官方新聞客戶端賬號“健康中國”,並首次在手機終端直播其例行發布會。12月9日,《農業部關於進一步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完善新聞發布制度的意見》出台,提出建立健全涉農輿情回應機制,充分發揮門戶網站在信息公開中的主渠道作用。

  貫徹落實《意見》要求加強信息公開,各級地方政府也是新舉不斷。遼寧省將開設“網絡回應人”制度,在政府門戶網站建立互動平台,派專人答復公眾問題。廣東省廣州市加大“三公”經費公開力度,成為全國首個實現三級政府“三公”經費信息全面公開的城市。

  同時,地方政府借力微博、微信,開啟“微政務時代”,亮點頗多。重慶市紀委監察局於2013年12月26日正式開通政務微信“風正巴渝”,成為第一個全國省級紀檢監察機關政務微信。從2014年元旦起,貴州省政府常務會議、全省性重大活動將通過政務微博、微信公開“微直播”。

  此外,移動政務客戶端成為政府信息公開的新平台。《2013年移動政務客戶端專項評測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11月15日,省級政府移動政務客戶端擁有率達到了31%。移動政務客戶端順應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大勢,方興未艾。

  多媒體政務平台更接“地氣”

  實踐中,各級政府逐漸認識到,單一的信息公開渠道已無法滿足政民互動的需要,必須打造出一套政務公開的“組合拳”。無論是以新媒體政務平台還是以傳統門戶網站作支點,政府信息公開的新格局已逐步形成。

  成功的例子正在不斷涌現。

  通過新媒體開辟政務互動平台,上海市嘉定區走在了前沿。嘉定區去年10月推出的移動政務APP“掌上嘉定”,在2013年中國政務網站績效評估中位列區縣移動政務客戶端之首。“掌上嘉定”除了及時發布政務信息之外,還依托各職能部門,深度整合便民服務的信息資源。客戶端涵蓋了食品、天氣、教育、醫療等十幾個領域的二十多項功能。此外,“掌上嘉定”還作為信訪受理的入口之一,開拓網絡問政的新機制。

  充分利用新媒體發展移動政務,打造更加人性化的政府形象,已成為各級政府的普遍共識。“廣州公安”政務微信負責人劉艷說:“新媒體平台大大縮短了政府部門與受眾溝通的時差。政務微信以其‘秒速傳播,高頻互動,點對點服務’的優勢,深受歡迎與信賴。”“新媒體政務平台讓政府直面群眾,更接‘地氣’。”貴州省政府督查室信息公開處副處長羅琳說。

  在新媒體時代,曾作為政府信息公開主力的政府門戶網站也在積極尋求轉型之路。首都互聯網協會名譽會長閔大洪提醒說:“政府門戶網站和新媒體政務平台是相輔相成的,仍應重視門戶網站的建設與創新。”

  建立“網絡發言人”、“網絡回應人”等制度是門戶網站的創舉之一。浙江省安吉縣利用網絡發言人平台累計受理並解決問題4000余個。現有76家單位在該平台實名注冊,主動發布權威信息,及時答復網民訴求。工作日24小時限時響應制度打造出效率高、反應快的網絡發言人。安吉縣互聯網宣傳管理辦公室主任張國鋒說:“網絡發言人制度在實現信息對稱、了解百姓訴求、有效引導輿情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探索政務平台發展新路徑

  並非所有政務平台的發展都令公眾滿意。

  “部分政府在搭建新媒體政務平台的過程中,忽視了門戶網站的建設。出現數據不同源、信息不統一的‘兩張皮’現象。”中國軟件評測中心移動應用開發部總經理李旭說。

  政府門戶網站和新媒體平台作為政務服務的雙翼,在助力政府信息公開的過程中均不可替代。關於打通政府網站與新媒體平台,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金兼斌說:“門戶網站本身要建立順暢的互動機制,借助大數據更好地識別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提高使用者的體驗度與忠誠度。新媒體平台要以門戶網站為依托,擴大權威信息的輻射范圍,並實現即時互動。”

  與門戶網站相比,移動政務系統尤其需要重視信息安全問題。《2013年移動政務客戶端專項評測報告》顯示,多數移動政務客戶端未進行反編譯、防篡改等保護措施。一旦移動政務客戶端被篡改,篡改者將可能植入木馬、病毒等惡意內容並竊取用戶隱私。

  在各地形式多樣的移動政務平台中,相當一部分政務平台“人氣”持續走高,深受公眾青睞。但是也有少數平台乏人問津,使用量低。“移動政務的發展存在地區之間、部門之間不平衡的情況。”人民網輿情監測室主任分析師劉鵬飛說。

  談及移動政務平台使用量,金兼斌說:“從受眾臨界值的角度分析,隻有當受眾規模達到臨界值之后,產品才能順利實現可持續發展。在移動政務平台的用戶規模達到臨界值之前,政府需要有策略性地進行推廣,使平台具備一定的影響力與良好的口碑。當然最關鍵的是政府要有決心、下力氣打造真正惠民的信息公開平台。”

  《 人民日報 》( 2014年01月09日 14 版)

分享到:
(責編:劉軍濤、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