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人民日報:讓媒體在融合中變革

陳  凌
2015年08月20日08:1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把住真實性權威性這一生命線,用好互聯網思維,在深度融合上下足功夫,何愁媒體轉型沒有新的藍海

  “強化互聯網思維,堅持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優勢互補、一體發展”“著力打造一批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一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上,對主流媒體提出了新要求,也開啟了中國“媒體融合元年”。過去一年交出了哪些“融合答卷”?怎樣讓媒體融合形神兼備、筋骨強健?今年8月19日,由人民日報社和深圳市委、市政府聯合主辦的“2015媒體融合發展”論壇,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繼“告別鉛與火,迎來光與電”之后,“數與網”的技術革新,帶來了信息傳播更深刻的變革。微博在興起之初,就流行過一句話:你的微博“粉絲”超過十萬,你就是一份都市報﹔超過一百萬,你就是一份全國性報紙﹔超過一千萬,你就是電視台。移動互聯猶如一個磁場,吸引著各式各樣的信息。而智能手機的發展,又讓每個人置身磁場中央,成為一個個網上小“通訊社”。

  失去了渠道優勢,沒有了時效亮點,何去何從成為傳統媒體的“第一議案”。“百年老店”《洛杉磯新聞報》停刊,《西雅圖郵報》不再出版紙質報紙……對於傳統媒體而言,變革圖存,時不我待。

  然而,將傳統媒體轉型為新興媒體,就萬事大吉了嗎?不可否認,無論是微信公眾號,還是新聞客戶端,在快速傳播、互動交流等方面,新興媒體的確有著先天的優勢。但是信息雜亂、謠言滿天飛、同質化嚴重,這些問題也一直為人詬病。“一慢就慘、一快就亂”,網友的調侃,道出了新興媒體的“痛點”所在。“高高在上、我播你看、愛看不看”的方式固然已行不通,但是,離開專業素養,新聞的價值從何談起?不能保証真實性,公信力生長的土壤又在哪裡?

  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興媒體,都有其長,亦有其短,關鍵是取長補短。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融合發展是媒體轉型的不竭動力。回首過去一年,融合發展的“年輪”早已在拔節生長中刻下:人民日報組建“中央廚房”烹飪新聞美味,新華社推進全媒體集成報道,光明日報成立融媒體中心打造全新傳播體系,經濟日報加緊構建“快在微博、深在報紙、廣在網絡”的立體傳播格局……無論是分拆“小灶”,組建“大灶”,打通編輯部門的界限,還是再造新聞生產流程,探索多媒體報道的各種可能,將融合的基因注入媒體發展的血液,已逐漸成為一種自覺。

  融合,沒有邊界。在中國越來越融入世界的過程中,中國需要進一步了解世界,世界也想聽到中國的聲音。以人民日報昨日的一篇評論《新聞發布須懂公眾心理》為例,經過翻譯推出后,僅4個小時,在一家國際社交媒體上的閱讀量就達到近13萬次,點贊人數達4600余人。這從一個側面印証了人民日報社的看法,“在融合發展背景下的新型傳播,必須有全新的表達方式和呈現形式,樹立適應互聯網傳播的新理念,構建適應融合發展要求的內容生產體系。”

  日新者日進,日進者日強。也要看到,對於“融合”,也還存在著模糊觀念。有的媒體熱衷於做“增量”,卻把“融合”放在一邊,各自守著“自留地”﹔有的挂著“互聯網+”的旗號,卻仍然沿襲傳統媒體的那一套,新瓶裝舊酒,換湯不換藥﹔還有的盲目上馬“大數據”“雲計算”項目,趕時髦、拼時尚,卻不注重實際應用、技術支撐。正如許多媒體的掌門人所言,融合的最大難點,在於如何打破、重組、融合傳統的體制機制。

  “不隻在過渡,而是在轉型。我們要面對的,不僅是一個新社會,而是一個嶄新文明的再創造。”融合發展這項“轉基因工程”,沒有范本。怎樣融合,也沒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攬子方案。但無論怎樣,有一點是肯定的:假如說創新是媒體融合的“總開關”,那公信就是其“保險絲”。把住真實性權威性這一生命線,用好互聯網思維,在深度融合上下足功夫,何愁媒體轉型沒有新的藍海?

  《 人民日報 》( 2015年08月20日 05 版)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