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記者》>>2015·第6期

採編為寶,才能內容為王——

《文匯報》採編專業職務序列改革探索

吳茂林
2016年01月12日11:11 | 來源:新聞記者
小字號

2015年4月底,上海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通過了《上海報業集團採編專業職務序列改革方案》,韓正書記肯定了上海報業改革的各項工作,要求正確認識陣地與市場的關系、全面把握導向和效益的關系。此次採編專業職務序列改革是在《文匯報》先行試點的基礎上,啟動《解放日報》和《新民晚報》的改革試點,要求通過深化改革,拿出更多優質的精神產品,不斷提升影響力。

2014年10月15日,《文匯報》按照上海市委主要領導對報業“導向為先、內容為王、受眾為本、採編為寶”的要求,推出改版面、改機構、改序列的“三改聯動”,對報紙版面、內設部門進行改革,並同步推行採編專業職務序列改革試點。半年多來,改版面和改機構運轉磨合良好,採編專業職務序列改革也取得預期成果,並復制推廣到其他兄弟報紙,國內不少媒體也紛紛來調研取經。《文匯報》的採編專業職務序列強化了“採編為寶”的理念,為採編人員打開了更多脫穎而出的發展通道,激發了內部活力,為打造一支適應“全國性人文大報”要求的高素質新聞專業人才隊伍努力實踐。

一、打開通道,新辟專業化晉升路徑

一直以來,新聞單位採編人員的晉升路徑基本有兩條:一是走採編管理的路,“寫而優則仕”,一些優秀記者編輯慢慢晉升為部門主任、副主任﹔二是走專業技術職稱的路,採編人員按一定年限可以去申請參評正高、副高、中級、助理等幾個職稱等級。這兩條晉升通道看上去都不錯,為採編人員提供了各具特色的發展空間,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一些制度缺陷也導致不少媒體單位論資排輩現象嚴重,內部活力不足,年輕人看不到未來發展的希望。

首先,第一條發展路徑中,畢竟部門主任名額有限,而且現行體制下部主任一般都是“能上不能下”,部主任越來越年輕化,后面的同志再想走這條路就越來越難了。而且,也並非所有業務能手都能成為合適的管理干部。其次,第二條技術職稱的發展路徑也越來越顯出各種弊端,評新聞專業技術職稱不僅需要一定資歷年限,而且還有獲得過國家級或省級各種新聞獎項、提交學術論文,獲得外語和計算機資質証書等要求。更現實的問題是在整個報社裡,要求參評的人多,還得論資排輩,不少採編人員因此抱怨重重。此外,各媒體對副高、正高職稱名額都有比例限定,一旦按比例結構聘滿后,下一級職稱的採編人員就難以憑借工作業績獲得職稱上的晉升。

而《文匯報》的採編專業職務序列改革正是針對上述問題,堅持“採編為寶”的宗旨,按照不拘一格、打開通道、延伸平台的原則,讓優秀採編人才脫穎而出。改革的目標,就是要在採編管理和專業技術職稱之間搭建第三條路徑,把所有的資源集中到生產優質精神產品上,形成一整套符合報紙健康發展的管理體制和機制,為採編人員打開一條新的通道,完全按照新聞規律和採編人員的特點來實施晉級,讓採編人員更多地向專業方向和業務領域拓展。

為此,《文匯報》採編專業職務序列設計了一條“塔台式”的晉升通道,塔基為1∼10級晉級階梯,面向全體採編人員開放,採編人員根據工作業績和一定年限可以一步一步往上走。塔尖為首席平台,為特別優秀的採編人員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

二、搭建平台,為優秀人才創造更多發展機會

在採編專業職務序列的頂端——首席平台上,分別設立特聘首席記者(編輯、評論員)和專業首席記者(編輯、評論員)崗位,並賦予相應的職權和待遇,充分發揮其在採編業務領域的標杆地位和引領作用。在1∼10級晉級階梯上,採編人員以業績考核為依據,實現崗位序列的正常晉升、平級緩升和降級,體現績效優先和能上能下原則,採編人員的努力程度、業績水平可以決定自身的晉級速度。

首席崗位在報名階段,不設年齡、工齡、職稱等資格限制,報社全體採編人員均可參加競聘,體現了不拘一格選人才的原則。報社也可根據實際需要,向社會招聘或返聘,專項引進人才,靈活用工。在評審階段,報社根據採編人員的職業道德、工作業績、業務能力、協調能力、發展潛力、作品的影響力知名度認可度等進行綜合評價,引入業界專家學者參與評審,確保首席在公開公平公正的評審中產生。

首席作為報社新聞業務的尖子,特聘首席代表報社最高水平,專業首席代表部門最高水平。首席的主要任務是打造具有影響力的精品力作,以重大選題和項目為抓手,在策劃、組織、實施等方面具有相應的自主權。在承擔重大選題和項目過程中,首席可按實際需要獲得版面、經費、團隊、服務等資源配置方面的保障。特聘首席可在報社層面配置資源,專業首席可在部門層面配置資源。同時,報社和部門在頭版供稿機制、首席專版專欄、首席工作室等方面為他們提供配套支持。

1∼10級崗位在首次聘任階段,所有採編人員根據自己的專業技術職稱和聘任年資,聘入對應級別的崗位。這一設計旨在為廣大採編人員提供可預期的職業發展路徑,既體現貢獻積累,又體現績效競爭﹔既與現有的專業技術職稱評聘互為關聯,又對職稱評聘進行了補充和突破。報社為1∼10級採編人員創造各類工作便利,鼓勵採編人員在按時按質按量完成採編任務的基礎上,根據個人業務特長,在一專多能、媒體融合、社會活動等方面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不斷發揮個人業務潛能。

三、業績優先,打造想干事會干事能干事的隊伍

在《文匯報》採編專業職務序列中,各級別的晉升直接與工作業績挂鉤,摒棄了現有機制中論資排輩的缺陷。工作業績好,排名靠前,下一輪可以直接往上晉升1級,特別優秀的甚至可以往上晉升2級。對關鍵崗位,在晉升上也予以傾斜,保障了關鍵崗位採編人員的積極性。工作業績較差,排名落后,不論現有採編管理職務和專業技術職稱,下一輪都有可能面臨降級。這套制度設計的初衷就是鼓勵採編人員不斷精研業務,認真學習,踏實工作,勤勤懇懇,做新聞戰線上的“孺子牛”。

《文匯報》實行採編專業職務序列改革后,每個月都公布採編人員業績排名榜,鼓勵先進,激勵后進。同時,對每一個序列等級,報社每月都通過業績數據進行分析,了解每一個級別的工作狀態,也為報社部門結構調整和內部人員調配提供數據支持。如下圖為2015年3月份《文匯報》採編專業職務序列各級別人數佔比和績效佔比對應圖。黑色柱狀高於灰色柱狀,說明該級別人員工作狀態較為飽滿,反之則說明該級別工作業績尚有提高空間。

報社薪酬體系由基本保障部分、績效考核部分、專項獎勵部分三部分組成。在現有框架下,報社維持基本保障部分,增加績效考核比重,新增重大採編任務和項目專項獎勵,使薪酬更多地與工作業績挂鉤,進一步調動採編人員積極性。

四、理順關系,激發內部改革創新活力

採編專業職務序列作為採編人員晉升的第三條通道,在實際運作過程中,與採編管理和專業技術職稱都有對應相通之處。各通道之間相互融合,共同推進。

與採編管理的對應關系。根據新聞單位的特點,部主任作為採編業務管理人員,一般都是從優秀的採編人員中選出,因此採編專業職務序列將部主任也納入其中。報社通過多種措施引導鼓勵部主任深入採編一線,特別是鼓勵副主任具體參與採編實際工作,讓部主任的作用不僅體現在組織策劃上,也體現在採編業務的具體執行上。在考核上,部主任考核與部門採編人員業績挂鉤,與個人完成採編任務挂鉤,未來部主任在採編職務序列上的晉升也有了數據支撐。而根據初步方案,特聘首席可以對應部門正職,專業首席可以對應部門副職,相關細節還在進一步完善溝通中。

與專業技術職稱的對應關系。採編專業職務序列與專業技術職稱的對應關系相對較為緊密。首先,1∼10級崗位首次聘任是以專業技術職稱為基准,通過專業技術職稱和工作年限可以直接聘至對應級別的崗位序列中,原有的專業技術職稱晉升空間仍然保留。其次,職務序列與專業技術職稱同向並進,既可通過職稱評聘獲得晉升,又可通過工作業績獲得晉升,就高不就低,為員工提供不同的晉升途徑,由員工的努力程度、業績水平來決定晉升速度。第三,業績特別優秀的員工,不僅在職務序列中晉級速度可以加快,而且在職稱評審時擁有優先權,體現不拘一格選拔人才,使用人才的理念。

在採編專業職務序列基礎上,《文匯報》還在充分調研,積極推進非採編崗位人員的職務序列改革,包括職能部門行政管理人員、檢校人員、財務人員、技術人員等,明確崗位職責,建立發展通道,健全人才梯隊,以充分調動每個人員的積極性,不斷凝聚起隊伍的榮譽感、責任感、歸屬感,營造團結協作、績效至上的內部文化。

(吳茂林 / 《文匯報》總編辦副主任。)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